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07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葛淑兰王旭晨刘焱光陈志华石学法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站位
  • 1篇深海
  • 1篇碎屑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浊流
  • 1篇火山
  • 1篇火山碎屑
  • 1篇航次
  • 1篇白令海
  • 1篇IODP
  • 1篇沉积速率
  • 1篇M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葛淑兰
  • 1篇吕华华
  • 1篇黄元辉
  • 1篇石学法
  • 1篇陈志华
  • 1篇刘建兴
  • 1篇刘焱光
  • 1篇杨刚
  • 1篇王旭晨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令海深海异常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中国历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在白令海北部陆坡及海盆等深水区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对其开展沉积学等研究,系统归纳该海域常见的异常沉积类型及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成因。BR02孔出现至少3段浊积层,浊积层主要分布于末次冰消期至中全新世。B5-4孔存在至少2段火山碎屑沉积层,其沉积年代分别约为1.3 ka BP和13.2 ka BP。B5-7站表层沉积物中的硅藻组合以新近系硅藻化石Kisseleviella carina Sheshukova-Poretzkaya和Kisseleviella ezoensis Akib为主,且与附近海域其他表层沉积物的硅藻组合面貌差异明显,可能是沉积物再沉积结果,其初始沉积年代大约为早中新世。白令海北部陆缘/陆坡区附近遍布的海底大峡谷对该区沉积物沉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可能是导致该区浊流沉积与再沉积物的主要原因。此外,白令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北美板块交汇区边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该区地震与火山等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进而进一步促使该区海底异常沉积现象频发。
黄元辉石学法葛淑兰刘焱光陈志华王旭晨吕华华
关键词:白令海浊流火山碎屑
IODP341航次之阿拉斯加湾U1417站位磁性地层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运用系统的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研究方法,对取自亚北极阿拉斯加湾的IODP 341航次U1417站位191.94m的综合岩芯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揭示了湾内1.9Ma以来高沉积速率的年代地层框架。沉积物样品在交变退磁场下获得了稳定的剩磁方向,并显示出4个正向极性段和3个负向极性段。结合IODP 341航次初步报告中古地磁和古生物的数据,确定了U1417综合岩芯的布容-松山极性转换界线(M/B:0.78Ma)位于钻孔110.46m,Jaramillo极性亚时、Cobb Mountain极性事件和Olduvai极性亚时的记录在岩芯中的深度分别对应133.28~139.91m、158.41~162.73m和182.67~191.94m。由上述年龄控制点推算出钻孔的沉积速率在1.2Ma以来显著上升,这可能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所导致的源区侵蚀加剧有关。综上所述,该研究不仅为阿拉斯加湾深海沉积物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年代学约束,也为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进一步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标尺。
陈曦葛淑兰刘建兴刘建兴
关键词:IOD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