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245)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魏丹金梁郭文义徐猛李一丹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空军后勤部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生物炭
  • 2篇土壤
  • 2篇大豆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土
  • 1篇叶片
  • 1篇营养诊断
  • 1篇玉米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质量指标
  • 1篇石膏
  • 1篇石膏改良
  • 1篇苏打
  • 1篇苏打碱土
  • 1篇苏打盐碱土
  • 1篇炭制备
  • 1篇土壤肥力

机构

  • 5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空军后勤部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金梁
  • 4篇魏丹
  • 2篇张磊
  • 2篇常本超
  • 2篇李一丹
  • 2篇胡克林
  • 2篇徐猛
  • 2篇郭文义
  • 1篇李玉梅
  • 1篇李虹
  • 1篇米刚
  • 1篇谷学佳
  • 1篇马星竹
  • 1篇高中超
  • 1篇刘晓莉
  • 1篇乌力更
  • 1篇田明明
  • 1篇孙景玲
  • 1篇张军政
  • 1篇白由路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化肥单施及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大豆形态学指标及产量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在现代化低碳农业的背景下,研究了土壤物理性质、大豆植株形态学指标(迪克森质量指标)与收获产量对推荐施肥(NPK)及生物炭和推荐施肥(NPK)配施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与化肥单施(T1)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化肥混施(T2、T3和T4)处理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降幅为3.1%-10.2%;大豆茎长、茎重和根长均大于化肥单施T1处理,而根重则无明显规律。与化肥单施T1处理相比,T2、T3、T4处理增产幅度依次在4.8%-12.1%之间,生物炭施用量与产量增幅成正比;迪克森质量指标范围在7.79-9.71之间,与产量间相关关系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表示,决定系数为0.98。说明迪克森质量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作物长势,研究结果可为评价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的大豆最终产量和生长过程中植株形态的环境相应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金梁魏丹郭文义徐猛张磊李一丹常本超高中超谷学佳赵赛东
关键词:生物炭大豆
石膏改良苏打碱土.Ⅰ.经济改良层石膏用量的确定被引量:10
2012年
石膏可以改良盐碱土,室内土柱淋洗试验是验证其改良效果的方法之一。本文将石膏计划改良层定为40cm,计算的定量石膏与0~10cm土层混匀后,装填0~40cm土柱于室内进行分次淋洗试验,将收集的滤液测定溶液离子组成并换算成盐分,应用推理计算法分析石膏溶解、转化、渗漏情况,以及石膏与碱性盐及交换性钠镁作用量。结果表明:将石膏与表层0~10cm土层混匀条件下,4次灌水后,0~40cm的土层物理通透性改善,渗透时间变小,pH由9.25降到8.20,碱化度均基本达到10,而且还有残余石膏,应用推理计算法得出,最经济纯石膏理论改良用量为0.05t·hm-2。
金梁乌力更魏丹胡克林赵丽兵魏鲁玉
关键词:脱硫石膏苏打盐碱土
夏玉米叶片分层氮素营养的高光谱诊断被引量:11
2013年
建立能够快速诊断作物氮素状况的光谱估算模型,对指导有效施肥具有现实意义。应用高光谱技术在夏玉米生育期研究了氮素在上下层叶片的分布规律及其氮素含量与植被指数的关系,并建立了叶片氮含量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夏玉米四个生育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上层叶氮含量均高于下层叶氮含量,抽雄期的下层叶片对氮素的缺乏反应敏感,生产上在抽雄期可以通过对下层叶片氮含量的监测来指导施肥。构建了三个时期(拔节、大喇叭口和抽雄期)各自最佳的估测叶片氮含量的模型。研究结果为作物氮素营养诊断及合理施肥提供了参考。
金梁金梁胡克林田明明魏丹李虹白由路
关键词:营养诊断
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以始于197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麦秆长期还田及与化肥配施对暗棕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土壤有机质和p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麦秸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有效减缓土壤有机质和pH的降低;(2)土壤碱解氮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各处理年均含量表现为麦秸+高量化肥(S+N2P2)>高量化肥(N2P2)>对照(CK)>麦秸(S)>低量化肥(N1P1)>麦秸+低量化肥(S+N1P1);(3)土壤速效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处理的年均含量整体表现为S+N2P2>N2P2>S+N1P1>N1P1>S>CK;(4)大豆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各处理年均产量表现为S+N2P2>N2P2>S+N1P1>S>N1P1>CK。因此,长期麦秸还田与化肥配合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大豆产量。
崔喜安姜宇米刚刘晓莉马星竹孙景玲
关键词:暗棕壤土壤肥力大豆产量
生物炭制备及其稳定性估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生物炭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策略的理想热解产物,投入土壤后可以存留成百上千年,其正效应表现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土壤肥力和土壤持水性能等方面。本文从近期国内外生物炭研究文献出发,研究筛选关于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特殊稳定性的文献资料,最终从各异的环境条件、生产原料角度推出估算生物炭(生物炭碳素)稳定性3种方法,即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和分子特性法。指出生物炭源因热解速率、热解温度和缺氧程度的广泛性,生产出来各种生物炭类型的稳定性需要建立新机制评估,以便多角度去评价生物炭生产和改良土壤的前景和限制性。
金梁魏丹李玉梅郭文义徐猛张磊李一丹常本超
关键词:生物炭稳定性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