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T50497)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程延海王浩戴振东杨金勇潘家保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结构光三维角度测量系统位姿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提高结构光目标角度测量的精度,对结构光系统结构参数与角度测量精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结构光测量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角度测量精度的主要系统结构参数;其次,对结构参数影响角度测量精度的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优化的结构参数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优化参数可有效提高转角测量精度,为后续基于结构光的3D四轮定位仪的改进方案奠定设计基础。
- 丁洵赵前程王宪赵亚峰
- 关键词:视觉测量结构光结构参数优化图像采集
- 热流变对润滑脂圆管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 2015年
- 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NLGI 00锂基润滑脂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润滑脂热流变实验结果,建立了润滑脂圆管流动的计算模型,并采用Fluent软件对润滑脂圆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各温度下润滑脂圆管流动过程中压力、速度和表观黏度分布情况。揭示了热流变对润滑脂圆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及变化机理。
- 潘家保程延海曹帅杨金勇
- 关键词:锂基润滑脂流场数值模拟
- 鸽子慢性电刺激用电极转接装置及其固定方法被引量:4
- 2014年
- 慢性电极植入以及无线刺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脑区功能研究。实现刺激器与脑内植入电极过渡连接的转接装置需固定在颅骨之上。鸟类特殊的骨质构造不利于转接装置的长期固定。以鸽子(Columba livia)为例设计制作了一种用于慢性运动诱导实验的9通道电极转接装置,长12.8 mm、宽9.5 mm、高5.5 mm,重0.42 g;根据鸽子颅骨特点在固定过程中对颅骨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增加固定时与牙科水泥的接触面积,并选取特定位点拧入螺钉进行固定,有效延长了转接装置的固定时间。经实验验证能够在鸽子头部稳定固定6个月以上,满足鸽子长期运动诱导研究的需求,未对动物正常活动产生影响。该装置及其固定方法亦可为其他小型动物的脑区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 蔡雷王浩王文波石爱菊戴振东
- 关键词:鸽子电刺激
- 铁基换热面CaCO_3析晶污垢结合力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腐蚀产物Fe2O3在污垢与换热表面相互作用时的作用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Fe和Fe2O3吸附方解石(1-10)晶面的体系,并且对2个体系进行吸附过程的平衡处理,通过计算2个体系吸附后的各种能量推导出吸附结构中结合能的大小,将Fe和Fe2O3吸附方解石(1-10)的2个体系的结合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Fe2O3吸附方解石(1-10)晶面的结合能要比Fe吸附方解石(1-10)晶面的结合能高,同时,径向分布函数的计算也进一步证明了该结果。该理论计算得出,Fe的腐蚀产物Fe2O3吸附的污垢比Fe吸附的污垢更难以清理。
- 陈帅帅程延海徐金龙彭玉兴韩东太
- 关键词:方解石FE2O3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能
- 基于变温下圆管内润滑脂流动特性的表征被引量:9
- 2014年
- 为研究温度对润滑脂圆管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旋转流变仪分析了润滑脂的流变特性,并基于流变特性研究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润滑脂圆管流的速度场和应力场变化模型。结果表明:润滑脂具有高的屈服剪应力,表现出良好的黏温特性和剪切稀化特性,温度升高润滑脂的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均下降,表现为更好的流动性;利用MATLAB编程绘图对速度场和应力场分析,给出了润滑脂圆管流动特性规律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关系;揭示了温度对润滑脂圆管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提高输送介质温度利于润滑脂的输送。
- 潘家保程延海朱真才杨金勇
- 关键词:润滑脂非牛顿流体流变学速度场应力场流动特性
- 面向动物机器人的遥测遥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动物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特种机器人,其以活体动物作为机器人运动载体,无能源问题且运动能力强,但尚不能可靠控制。从脑神经网路入手研究运动神经调控机制是解决动物机器人控制问题的科学途径。自由运动活体动物的在体实验技术,包括脑电信号遥测和脑电刺激遥控,是该类研究的关键。对国内外动物脑电遥测和遥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评述,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 朱志坚王浩王文波戴振东
- 关键词:动物机器人遥测遥控射频通信蓝牙通信ZIGBEE
- 大壁虎肌电信号在体采集与存储装置被引量:1
- 2013年
- 大壁虎因其非结构环境中独特的运动能力已成为动物机器人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大壁虎的四足运动特点是仿壁虎机器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更好了解大壁虎运动时四肢肌肉的放电情况,制作了大壁虎肌电信号的在体无线采集与存储装置,该装置的大小为3.2 cm×2.5 cm×1 cm(长×宽×高),重量为12 g,系统能以1 kHz/s的采样率同时对来自5个通道的模拟信号连续采样2 h以上。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稳定信号源对采集存储装置进行了验证,并对大壁虎附着于不同倾斜角度平面时四肢屈肌的肌电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装置可用于大壁虎不同状态的肌电采集记录,同时为其它动物生物电信号的采集与存储提供了有益借鉴。
- 刘婷婷王浩蔡雷戴振东
- 关键词:大壁虎肌电信号屈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