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6140)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一坚陈光明蒋云云陈香玉高能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ZnCl2/CaCl2混合盐液体除湿剂比定压热容测定
- 2020年
- 针对亟需新型氯化锌(ZnCl2)与氯化钙(CaCl2)混合盐液体除湿剂的高精度比定压热容数据,在ZnCl2与CaCl2不同摩尔比(n(ZnCl2):n(CaCl2)=1:2、1:1和2:1)、温度范围为308.15~348.15 K、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40%条件下,测定了混合盐液体除湿剂的比定压热容,得到了精度较高的ZnCl2/CaCl2混合盐液体除湿剂比定压热容经验关联式。该经验关联式与实验数据之间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50%,与文献中的计算通用关联式相比,其最大绝对偏差(MAD)由9.71%降为1.79%。结果表明,该经验关联式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上对高精度比定压热容计算的需求。
- 何一坚蒋云云蒋云云李涛高能
- 关键词:氯化锌氯化钙
- CO_2跨临界循环耦合绝热吸收型两级溶液除湿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提出了CO_2跨临界循环耦合绝热吸收型两级溶液除湿系统,直接使用跨临界循环压缩机高温排气再生LiCl溶液,充分利用了跨临界循环排气温度高和温度滑移大的特点。本文使用LiCl溶液作为除湿剂,建立了复合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分析得到可用排热的温度滑移范围为120~50℃。耦合系统能够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跨临界循环的蒸发温度得到明显提高。一级除湿器除湿量占比与湿空气入口含湿量呈单调递增关系。一级除湿器进口LiCl溶液温度降低、浓度增大,能够提高溶液除湿循环的性能系数。耦合系统的可用排热与蒸发温度密切相关,存在一个临界蒸发温度使得可用排热满足系统再生需求。对比CO_2跨临界循环冷却除湿,在相同除湿量下,使用本文耦合系统进行除湿,跨临界循环的COP提高5.6%,压缩功减少29%。
- 何一坚陈香玉黄国斌陈光明
- 关键词:CO2跨临界循环溶液除湿性能分析
- 一种制冷剂液态比定压热容的测量装置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基于热导式量热仪的量热原理,引入惰性气体进行压力平衡,搭建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宽温区不同压力下制冷剂比定压热容测量的系统。在该系统上,选择苯和R22在305 K到340 K温区内进行验证实验,所得的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最大偏差分别不超过2.08%和2.31%。该系统结构简单,结果可靠,且能够适用于液态混合工质的高精度比定压热容测量。
- 高能蒋云云何一坚陈光明
- 关键词:制冷剂量热仪
- 天津地区双U型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性能模拟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对地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以天津某工程为例,根据土水特征曲线确定了土壤垂直方向含水量分布和热物性变化,并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换热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模拟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对于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地区地源热泵工程设计、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朱祖文蒋云云何一坚
-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下水位
- CFD方法修正流体液相比定压热容测量精度研究
- 2019年
- 为了提升一类快捷、高效准稳态低沸点流体液相比定压热容测量方法精度,发展了其数学物理修正模型。基于数学物理修正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在压力1.56~4.53 MPa及温度310.15~365.15 K范围内34个点和1,1,1,2,3,3-六氟丙烷(R236fa)在压力1.48~5.41 MPa及温度315.15~365.15 K范围内32个点的液相比定压热容值进行修正。修正后R1234ze(E)比定压热容值与工程方程求解器(EES)软件计算值之间平均绝对偏差(AAD)从0.91%降至0.75%,最大绝对偏差(MAD)从3.55%减至3.22%;R236fa的AAD从3.04%降至2.66%,MAD从6.08%减至5.81%。结果表明,应用CFD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测量过程对流现象对准稳态低沸点流体液相比定压热容测量精度影响。
- 何一坚孔家煊郑舒鹏陈光明
- 固态风扇耦合半导体制冷系统仿真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固态风扇耦合半导体制冷系统克服了常规利用机械风扇散热的半导体制冷系统所导致的振动与噪音等问题,能更好地发挥出半导体制冷技术所具有的安静、紧凑等固有优势。为此,本文基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了固态风扇耦合半导体制冷系统二维数学物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冷端温度与半导体致冷片性能系数(COP_t)和耦合系统性能系数(COP_s)之间呈单调递增关系,环境温度与COP_t和COP_s之间呈单调递减关系。固态风扇的结构参数(放电极垂直高度H、放电极半径r、散热截面宽度W)以影响热端散热的形式与半导体致冷片之间发生复杂的强耦合,放电极半径r与半导体致冷片和固态风扇耦合半导体制冷系统性能系数之间呈单调递减关系,并存在最佳的放电极高度H和最佳的散热截面宽度W使固态风扇耦合半导体制冷系统获得最大的性能系数。
- 何一坚陈香玉李荣郑幼明陈光明
-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性能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