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90249)
- 作品数:6 被引量:223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平张晔蔡国庆张鹏鹏胡安荣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新能源汽车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为主要战略方向。基于这样的愿景,该文在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设计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路线图和政策路线图,探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有序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支持。
- 张平胡安荣
- 关键词:电动汽车产业政策发展路线图
-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路线图构想被引量:12
- 2013年
- 生物技术产业是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已确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把生物技术产业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参照技术路线图的方法,根据科技部规划的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和研究方向,结合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的培育形成、快速发展和产业成熟3个不同阶段,对我国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路线图和产业政策路线图做了初步设计,试图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 张平张晔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产业政策生物技术
- 全球生物能源政策比较及启示被引量:15
- 2014年
- 本文从产业发展角度,探讨了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一般规律,描述了全球生物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困境,比较了国外生物质能源大国的政策沿革、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了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原则和重点。通过比较与借鉴,本文认为,在生物质能源发展问题上,中国同时具有"资源劣势"和"政策优势"双重特征,未来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框架应该综合考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业和维护经济稳定等更多的因素,形成一个均衡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 张平张晔代木林
-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源产业
- 我国风电产业特征及其发展路线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风电因其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产业发展角度,对目前我国风电产业的特征、企业行为、发展条件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描述,认为国家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防治大气污染、削减煤炭消费的重要手段,风电将会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改善能源结构的重点内容之一。
- 张平蔡洁代木林
- 关键词:风电产业
-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比较研究被引量:178
- 2016年
- 波特假说提出后,引发了大量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但是少有文献提及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且较少涉及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本文基于费用型环境规制与投资型环境规制两种类型,利用我国30个省份在2003-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排污费的征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并不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型环境规制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波特假说"。投资型环境规制通过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信心和预期水平,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在三类环境投资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难以确定;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门限回归分析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与投资型环境规制均存在门限效应,即环境规制程度的不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考虑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效果差异,有所侧重地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制政策。
- 张平张鹏鹏蔡国庆
- 关键词:门限效应
-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测度被引量:4
- 2015年
- 研究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比较优势的演进规律,有利于我国政府制定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调控政策。文章利用联合国贸发组织数据库相关数据,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非参数条件密度估计,对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1)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比较优势现状不容乐观,绝大部分产品并不具备比较优势。(2)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出口的专业化程度在逐步下降,出口专业化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上。这提示有关部门要从资源禀赋和国情出发,制定出适合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 翟超颖代木林张平张晔
-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产业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