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50502)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谭春青赵洪雷顾春伟刘红纪星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某三轴MW级燃气轮机热力循环计算的建模及验证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对三轴燃气轮机热力循环计算进行了建模,包含压气机模块、燃烧室模块和透平模块,基于部件性能采用误差矩阵描述燃气轮机运行时部件间的平衡关系.研究了三轴燃气轮机热力循环计算方法.以某三轴MW级燃气轮机为对象,根据由CFD计算获得的该燃气轮机的压气机、透平的性能,计算和分析了该燃气轮机在不同运行工况时的稳态性能,通过与实验测量数据对比.表明热力循环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热力循环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 纪星星顾春伟刘红李朝坤
- 关键词: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稳态
- 可调导叶端壁间隙泄漏损失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减小可调导叶端壁间隙引起泄露损失,在导叶两端分别增加一个圆盘,圆盘分别嵌入到机匣和轮毂内,导叶附近的机匣和轮毂设计为同心球面,圆盘在流道内的表面分别与机匣和轮毂共球面,同时导叶的旋转轴过球心,保证了导叶旋转时流道保持一致。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导叶两端增加圆盘设计与导叶两端无间隙和全间隙时涡轮的性能,结果表明:导叶两端增加圆盘设计可明显减小可调导叶端壁间隙引起的泄露损失,提高涡轮的性能。
- 潘波陶海亮赵洪雷谭春青
- 关键词:可调导叶涡轮
- 考虑冷却模型的燃气轮机热力循环计算模型的研究
- 2015年
- 热力循环计算是燃气轮机性能分析和设计的重要手段。随着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参数不断提高,热力循环计算必须要能对变工况下透平冷气需求量作出准确的估计,并考虑冷气在燃气轮机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本文基于适用于多轴燃气轮机热力循环计算模型,引入混合模型,结合气体掺混的Hartsel模型,建立了带冷却模型的热力循环计算模型。对某三轴MW级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进行计算,通过与简化冷却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考虑混合模型的热力循环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 纪星星顾春伟刘红李朝坤
- 关键词:热力循环
- 车载燃机移动电源压气机设计
- 2011年
- 运用一套以"S2流面反问题设计"为核心的离心压气机设计体系,设计了某车载燃机双级离心压气机的低压压气机。通过三维CFD计算对气动设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的压气机流动情况良好,拥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的工作范围,符合设计目标要求。
- 刘寅晟吴世勋赵洪雷刘锡阳谭春青
- 关键词:低压压气机气动设计
- 一种涡轮叶尖间隙控制技术被引量:10
- 2014年
- 基于涡轮叶尖间隙的变化机理,设计了一种冷气自动调节机构,该机构无需其他外界动力,可根据工况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冷气限流嘴的节流面积,控制涡轮外环冷气量,以控制涡轮外环的直径,从而有效控制涡轮叶尖间隙的变化趋势,维持涡轮叶尖间隙在合理范围.对3个不同工况涡轮采用与未采用涡轮叶尖间隙控制机构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涡轮叶尖间隙控制机构的涡轮叶尖间隙随工况变化的变化率为6.5%,未采用涡轮叶尖间隙控制机构的涡轮叶尖间隙随工况变化的变化率为20%.因此,采用该机构可以达到控制涡轮叶尖间隙变化的目的.
- 杨家礼涂孟罴张亿力张立章阳诚武
- 关键词:燃气轮机叶尖间隙
- 氦气压气机高压级实验研究及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高温气冷堆(HTGR)一回路氦气轮机直接发电装置的氦气压气机中,工况最为恶劣的高压级进行性能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压级实验叶栅的气动性能,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其性能,给出了40%~130%设计转速的流量-压比和流量-效率特性曲线,并进行了叶栅内部流动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氦气压气机高压级性能较好,可应用到氦气压气机整机研制中。
- 赵洪雷来亮徐立民谭春青
-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氦气轮机氦气压气机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