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2008Y030)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沈银忠卢洪洲张永信郑毓芳江雪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念珠
  • 5篇康唑
  • 4篇念珠菌
  • 3篇真菌感染
  • 3篇光滑念珠菌
  • 3篇氟康唑
  • 3篇艾滋病
  • 2篇隐球菌
  • 2篇隐球菌脑膜炎
  • 2篇念珠菌病
  • 2篇侵袭性
  • 2篇侵袭性念珠菌...
  • 2篇侵袭性曲霉病
  • 2篇侵袭性真菌
  • 2篇侵袭性真菌感...
  • 2篇曲霉
  • 2篇曲霉病
  • 2篇膜炎
  • 2篇耐药
  • 2篇脑膜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9篇沈银忠
  • 6篇卢洪洲
  • 4篇张永信
  • 2篇刘莉
  • 2篇张仁芳
  • 2篇王江蓉
  • 2篇齐唐凯
  • 2篇江雪艳
  • 2篇郑毓芳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5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应用被引量:16
2009年
新型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优化了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案,提高了抗真菌治疗的疗效。伏立康唑作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安全且组织分布广等特点,在临床抗真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与较多的药物具有相互作用。临床应根据真菌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机体免疫状况、真菌药敏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合理选用伏立康唑。伏立康唑在真菌感染防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需通过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沈银忠
关键词:伏立康唑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临床抗真菌疗效仍有待提高。为了提高抗真菌疗效,临床医生常联合应用多种抗真菌药物。不同的联合治疗方案在不同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价值不尽相同。随着新型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临床上出现了多种可能的联合用药方案,但联合用药的确切价值尚需通过临床研究加以验证,联合用药不宜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初的常规治疗方案,且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沈银忠张永信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念珠菌病
耐氟康唑光滑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分析耐药氟康唑光滑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情况,探讨ERG11基因突变在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将氟康唑耐药光滑念珠菌株9株和敏感株10株的ERG11基因克隆至pUC57-T载体,利用载体上的通用引物对其ERG11基因整个开放读码框进行双向测序,将测序结果与网上公布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19株光滑念珠菌耐药株和敏感株ERG11基因共存在10个点突变,均为同义突变,无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其中5个点突变在耐药株和敏感株中均出现,3个只出现在耐药株,2个只出现在敏感株.点突变主要位于ERG11基因1320~2200 bp,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点突变为T2117A、A1583G、T1328C.结论 光滑念珠菌ERG11基因序列存在多态性,未发现因ERG11基因突变引起靶酶氨基酸改变而导致的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
沈银忠卢洪洲张永信
关键词:氟康唑突变遗传密码
光滑念珠菌的流行现状与耐药机制被引量:16
2010年
沈银忠张永信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流行病学耐药机制
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耐药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明确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ERG11、CDR1和CDR2基因表达的mRNA进行相对定量,比较氟康唑耐药株与敏感株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在光滑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及敏感株中,ERG1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1.4±96.8、102.9±78.8、51.2±20.7;CDR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1.4、1.9±0.7、1.1±0.4;CDR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7±2.2、3.4.4-2.4、1.9±0.9。耐药株ERG11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敏感株(P=0.041);耐药株(P〈0.001)和剂量依赖性敏感株(P=0.009)CDRl基因mRNA表达量均高于敏感株;耐药株CDR2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敏感株(P=0.018)。随着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降低,ERG11、CDR1及CDR2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上升。结论ERG11、CDR1及CDR2基因mRNA的上调表达与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有关,ERG11、CDR1及CDR2基因上调表达是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
沈银忠卢洪洲张永信
关键词:念珠菌氟康唑ERG11基因
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假丝酵母)病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艾滋病合并口咽念珠菌患者口咽拭子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Rosco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从50例患者共分离出65株念珠菌,其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77%),其次是热带念珠菌(8%)、光滑念珠菌(6%)、克柔念珠菌(3%)、近平滑念珠菌(3%)及季也蒙念珠菌(3%)。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未发现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40%,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结论白念珠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且对氟康唑敏感;非白念珠菌在临床的检出率高,且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高。
沈银忠卢洪洲
关键词:念珠菌属艾滋病药敏试验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一例被引量:5
2010年
患者女,3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7个月余,发现H1V抗体阳性4个月入院。入院前7个月,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无发热,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1周,无缓解,且有发热,给予氟康唑治疗10d,仍有发热及咳嗽。
沈银忠卢洪洲齐唐凯江雪艳张仁芳郑毓芳刘莉王江蓉
关键词: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艾滋病反复发热刺激性干咳抗体阳性氟康唑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分别接受三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n=10)和传统的两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n=10),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的幅度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三联治疗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下降率明显高于两联治疗患者(下降率分别为0.743和0.408,P=0.009),三联治疗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短于两联治疗者(分别为12 d和20 d,P=0.009),两组在2周、4周、8周及12周时的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能有效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可作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诱导期的治疗选择。
沈银忠卢洪洲齐唐凯江雪艳张仁芳郑毓芳刘莉王江蓉
关键词:伏立康唑隐球菌脑膜炎艾滋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子诊断现状被引量:7
2009年
沈银忠卢洪洲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念珠菌病肺孢子菌肺炎分子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