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886)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益山姜代勋陈武孙胜永穆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椎间盘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效应
  • 1篇穴位
  • 1篇血管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量
  • 1篇血流量变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液流变学变...
  • 1篇照射
  • 1篇针灸
  • 1篇针效
  • 1篇鼠模型
  • 1篇椎间盘病
  • 1篇椎间盘脱出
  • 1篇微血管
  • 1篇微循环

机构

  • 3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观赏动物...

作者

  • 2篇陈武
  • 2篇李格宾
  • 2篇姜代勋
  • 2篇陈益山
  • 1篇卢知松
  • 1篇穆祥
  • 1篇穆样
  • 1篇赵雪
  • 1篇孙胜永
  • 1篇侯爽
  • 1篇黄群

传媒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穴位区微血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低能激光照射对体表相关穴区微循环功能的影响,为揭示激光针灸的作用与机理积累数据。方法:使用SN-650型半导体激光仪照射,通过PeriFlux System 5000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10名健康人体合谷,曲池,足三里等三个穴位的微循环灌注量(PU)、速率和微血管舒缩振幅等指标,并与非穴区进行比较。结果:激光照射1min后3个穴位的微循环PU、速率和舒缩幅度等均呈上升变化,合谷穴和曲池穴显著升高(P<0.05),足三里穴极显著升高(P<0.01),而非穴位区照射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低能半导体激光照射刺激穴位能够显著改善灌注量、速率和微血管振幅等穴区微循环功能,提示调节微循环功能是激光针灸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赵雪侯爽黄群陈益山姜代勋穆样陈武
关键词:激光针灸穴位微循环
犬椎间盘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探
目的:研究椎恫盘病犬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变化,为揭示该病气滞血瘀病理和针药防治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采集临床椎间盘病犬血样,测定其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等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红细胞变形性、压积容量、红细...
李格宾罗京京姜代勋张焱田海燕李凡郭泽岭郑晓玉赵雪卢知松陈武
文献传递
椎间盘脱出大鼠模型的脊髓血流量变化及电针效应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椎间盘脱出模型的脊髓血流量及其电针效应,为兽医临床犬椎间盘病病理和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硅胶片填充于大鼠第13胸椎(T13)脊髓腹侧位制作胸腰段椎间盘脱出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系统实时监测造模后第一腰椎(L1)脊髓背侧血流量及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和趾间穴对其的影响。结果以硅胶片填充于大鼠T13的脊髓腹侧位可成功制作出类似犬胸腰段椎间盘脱出的后肢瘫痪模型,且重复性好;模型组大鼠在压迫后,L1段的脊髓背侧血流量呈极显著下降(P<0.01),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和趾间穴可显著升高血流量(P<0.05),电针结束后约10 min其血流量逐渐恢复至电针前水平;电针组大鼠电针治疗14 d后,脊髓背侧血流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运动功能评分显示电针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通过外科手术将硅胶片填充于大鼠T13脊髓腹侧位可成功制作胸腰段椎间盘脱出模型;压迫后L1段脊髓血流量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后脊髓血流量极显著升高,且瘫痪大鼠运动机能明显好转,这可能与电针改善脊髓血流量继而减轻脊髓损伤并促进损伤恢复或促进代偿机制有关。
卢知松陈益山姜代勋李格宾孙胜永穆祥陈武
关键词:脊髓血流量电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