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1010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侯文生吴小鹰上官冰汪曼青万小萍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活动
  • 1篇电信号
  • 1篇神经刺激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活动
  • 1篇脉冲
  • 1篇近红外
  • 1篇肌电信号
  • 1篇红外
  • 1篇表面肌电信号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篇吴小鹰
  • 2篇侯文生
  • 1篇夏楠
  • 1篇郑小林
  • 1篇万小萍
  • 1篇汪曼青
  • 1篇上官冰

传媒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近红外脉冲刺激神经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近红外光刺激因其非侵入性、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的神经刺激技术。目的:探讨808nm近红外脉冲光刺激神经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中搭建了808nm光刺激实验平台,主要包括808nm激光器、恒流源以及基于MC9S12XE的控制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对激光器脉冲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经光纤耦合后,用频率2Hz,脉宽100至1000us脉冲光刺激大鼠初级运动皮层,记录并分析皮层神经元响应。结果:在控制电路调制下激光器脉冲近红外光输出参数稳定;随着脉冲光能量的增加,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spike发放率增加,且在0.2894至2.8939J/cm2阈值范围内光刺激未对神经细胞造成可见性热损伤。结论:本文中实现了808nm激光器脉冲光控制,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短波近红外脉冲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汪曼青上官冰夏楠吴小鹰陈海燕周平侯文生
关键词:神经刺激神经电活动
基于先验模板的表面肌电信号渐进分解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研究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解为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来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运动单元(MU)的募集与发放模式。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MUAP叠加问题,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和小波包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先验知识构建了4种形态的可伸缩MUAP模板;最后,采用"先大后小"的渐进识别方式,逐个对MUAP进行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还将该算法应用于8名受试者(3组/人)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的指浅屈肌多通道(12通道)sEMG分解;单通道分解结果显示,高力量水平下sEMG中的主体MUAPTs能够被有效检测和分类;统计结果证实,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MUAP的数目增加;不同大小MUAP比重的变化与活动手指和力量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利用先验模板从sEMG中渐进提取MUAP的可行性,为sEMG分解和进一步研究MU发放规律提供于一种新的思路。
罗万国侯文生郑小林万小萍陈海燕周平吴小鹰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