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511)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朱恩林严毓骅石旺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东亚飞蝗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虫
  • 1篇微孢子
  • 1篇微孢子虫
  • 1篇荒地
  • 1篇蝗虫
  • 1篇蝗虫微孢子虫
  • 1篇飞蝗

机构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石旺鹏
  • 1篇严毓骅
  • 1篇朱恩林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1篇200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海南省撩荒地生态系统飞蝗的持续控制被引量:8
2001年
针对海南蝗区飞蝗每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发生为害时间长等特点,提出了应用蝗虫微孢子虫持续控制海南蝗区飞蝗灾害的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第2代飞蝗发生期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低、中密度蝗群和采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互补协调应用技术防治高密度蝗群,处理后5周,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达76.6%~97.2%和79.8%~88.3%;且存活蝗虫感病率分别达33.6%~95.0%和23.3%~26.7%。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第3代高密度蝻群,处理后2周,校正虫口减退率达50%左右,群居型蝗虫占整个蝻群的比例下降了90%以上,存活蝗虫感病率也在10%以上。1998年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地区,1999年蝗虫的虫口密度仍在防治指标以下,且存活蝗虫感病率达10.5%~31.3%。初步认为,在低、中密度下,每hm^2施用30个单位的微孢子虫,在高密度下,每hm^2施用45个单位的微孢子虫及卡死克(105ml/hm^2)与微孢子虫(60单位/hm^2)协调应用技术治理蝗群,均能达到预期效果。
石旺鹏严毓骅朱恩林张文锋李鹏
关键词:蝗虫微孢子虫东亚飞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