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3052) 作品数:13 被引量:92 H指数:7 相关作者: 张华 陈静 王硕 邵广宇 李玉玲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更多>>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研发与评估 听力受损后言语交流的困难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言语测听是评价听障者残疾程度、社交能力、治疗或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其对于评价助听器的佩戴效果、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前适应证和术后康复效果评估也越来越重要,这就对普通... 张华 王硕 王靓 陈静 邵广宇 李玉玲文献传递 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的等价性评估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对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进行难度等价性评估,以期选出具有较高信度者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青年受试者48例,在6个给声强度下针对24张单音节小词表进行言语识别率的心理声学测量。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P-I曲线拟和,获得在不同声强级下单音节词的言语识别率,并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表间难度等价性分析。结果拟和24张单音节小词表P-I曲线,识别率平均50的阈值为(5.4±1.0)dB HL。线性区域的斜率为(4.2±1.8)%/dB。在24张单音节小词表中,16张之间彼此难度等价。结论经验证具有难度等价性的16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可应用于临床测试和试验研究。 邵广宇 张华 曹文 陈静 王硕 郭连生关键词:词表 口头复述与书写反应方式对普通话言语识别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口头复述与书写反应方式在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言语识别率测试中产生的误差大小,探讨不同反应方式对普通话言语测试的影响。方法在6种给声强度(20、15、10、5、0、-5dBHL)下针对6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测试12例正常听力受试者的言语识别率。受试者以口头复述并同时书写记录所听到的测试内容,测试者以听觉监测记录受试者反应。通过对比受试者和测试者的记录,获得在不同声强级下不同反应方式对单音节词言语识别率得分的误差大小。结果口头复述与书写反应记录的言语识别率得分高度相关(P<0.001)。72对言语识别率测试记录中,有19对(26.4%)不一致。口头复述与书写反应的误差范围为-5.0%~10%。在给声强度为5dBHL时口头复述与书写反应的言语识别率误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声强度为20、15、10、0dBHL时误差无统计学意义。给声强度为-5dBHL时,口头复述与书写反应完全一致。结论不同反应方式影响言语测试结果,建议在开放项列言语测试中,受试者在复述测试内容时,同时进行书写记录,并与测试者听觉监测记录对照,以减少误差的产生,提高测试信度。 邵广宇 张华 陈静 张朝慧 李玉玲关键词:复述 言语测听 语音学理论在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编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单音节小词表,从全新角度建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评估材料。方法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编制完成单音节小词表。对编制材料进行数字化录音以及音频处理,形成CD测试材料,并对词表进行初步等价性评估。结果编制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24张,每表20个单音节字。结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可以明显缩短测试时间,但在临床推广前尚需等价性评估。 张华 曹文 王硕 陈静 梁思超 邵广宇 郭连生关键词:语音学 汉语普通话 单音节词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智能化研究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出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智能的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并对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利用Cool Edit Prov 2.1专业音频软件,对具有等价性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CD音频进行数字化无损分割,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中实现言语测听智能系统。最后经过听力计放大输出,在隔声室(双室)中进行测试。测试55例耳科正常人的7张单音节词表识别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词表等价性进行分析,验证智能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计算机智能系统测试方法中,测试表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582,P〉0.05),由此得知7张单音节词表之间具有良好的等价性。结论该智能测听系统初步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张华 王硕 陈静 邓军民 杨小林 郭连生 赵小燕 邵广宇 韩德民关键词:人工智能 语音学 开放式与非开放式助听器验配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开放式和非开放式助听器验配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SADL问卷和IOI-HA问卷对开放式助听器及与其条件相当的非开放式助听器验配者进行效果评估,并比较其配戴效果的差异。结果听力损失程度及类型相同的患者,开放式助听器的使用满意度明显优于非开放式助听器。结论开放式助听器因其在消除堵耳效应、改善噪声环境下言语辨别能力、外观及配戴舒适度等方面的优势,将会被大家广泛接受。 李玉玲 张华 陈雪清 吴燕君关键词:助听器 问卷 老年人助听器配戴效果的问卷评估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估老年人配戴助听器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和患者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client oriented scale of improvement,COSI)问卷门诊或电话随访62例老年助听器配戴者(年龄62~87岁,平均73.45±5.54岁,配戴助听器时间为6周左右)的主观效果,包括配戴助听器后听力残疾的改善程度、最终能力和满意度等,并将SADL问卷结果与Cox等1999年建立的标准值作比较;比较耳背式与耳内式、双耳与单耳助听器配戴效果的差异。结果 62例受试者SADL问卷总平均分4.97±0.35,积极作用4.38±0.51,服务与花费4.55±0.39,负面作用5.82±0.68,个人形象5.88±0.60分;COSI问卷改善程度的得分为3.05±0.57,最终能力3.54±0.45分(分值越高代表效果越好)。SADL问卷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Cox的标准,耳背式助听器在个人形象方面的得分低于耳内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耳内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耳配戴助听器后SADL和COSI问卷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DL和COSI问卷作为评估老年人助听器配戴效果的有效方法,简单易懂、耗时短;对于老年人,耳背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好于耳内式,个人形象方面差于耳内式助听器。 李玉玲 张华 陈雪清 吴燕君 孔颖 刘海红 李靖关键词:老年人 问卷 普通话单音节完整词表与小词表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普通话单音节完整词表和小词表言语识别率的心理声学测量,探讨词表长度对言语测听的影响。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青年受试者48例,在6个给声强度下针对24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和7张已完成等价性评估的普通话单音节完整词... 张华 邵广宇 陈静 王硕 张朝慧 李玉玲 韩德民文献传递 正常人单音节词及语句识别-强度函数测试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对难度等价性一致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中的单音节词表和句表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出基于此测试材料的听力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方法:选取18~25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话作为交流方式的40例听力正常人作为受试者,对其中8例受试者进行预试验,从而获得正式测试时所需的给声强度;对其余32例受试者进行正式的言语识别测试。采用MSTMs中经过等价性评估的7张(每张50词)单音节词表和15张句表(每表50个关键词)作为测试材料。使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STMs单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为Y=3.194X-46.147,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30.1dBSPL;MSTMs句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为Y=7.419X-121.744,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23.1dBSP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具有难度等价性的7张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词汇表和15张普通话语句测听词汇表的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于MST-Ms的正常听力者的鉴别标准。 张华 王硕 陈静 林少莲 王靓 郭连生关键词:单音节词 语句 助听器效果评估调查问卷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通过对两种助听效果评估调查问卷(COSI和IOI-HA)的临床应用和相互比较,建立更有针对性地反映中国听力障碍人群助听效果评估的问卷。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和面对面问答的方式对助听器验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共30例患者接受调查。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初步验证了两类调查问卷比较适合于我国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和助听效果评估。结果对COSI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助听器使用者集中关心的5种问题,且两种"助听器效果评估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的总体满意度为比较满意。结论效果评估问卷可以集中反映听力障碍患者最为关心的助听器问题和了解患者的助听器使用满意度,可初步作为康复效果评估的一个可靠主观效果评估指标。 张华 王硕 陈静 吴燕君 卞海岩 陈雪清 刘海红 孔颖 韩德民关键词:助听器 问卷 数据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