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科技项目(09AK-KF-003)

作品数:5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潘峰陈丽华付素静马金珠何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水化学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作物
  • 2篇污染
  • 2篇黄土
  • 2篇黄土塬
  • 2篇黄土塬区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 1篇第四系地下水
  • 1篇油类
  • 1篇油类污染
  • 1篇油类污染物
  • 1篇有机质
  • 1篇石油
  • 1篇石油类
  • 1篇石油类污染
  • 1篇石油类污染物
  • 1篇石油烃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陕西省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潘峰
  • 3篇陈丽华
  • 2篇付素静
  • 2篇马金珠
  • 1篇张清寰
  • 1篇梁俊宁
  • 1篇贾冰
  • 1篇周立辉
  • 1篇赵艳萍
  • 1篇何建华
  • 1篇张金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肃董志塬地区第四系地下水补给环境与水化学特征演化被引量:14
2014年
董志塬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了较为严重的供水安全问题,对塬区第四系地下水属性的认识十分必要。因此,通过综合利用水化学与同位素技术研究董志塬地区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对其补给来源、补给环境与演化规律进行探讨。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地下水的δ2H、δ18O值较负,与现代降水及地表水特征值具有明显差别,指示了后两者对前者微弱的补给作用。该区降水在对第四系地下水补给时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和HCO3-Ca-Mg型,矿化度较小,与当地主要河流的溶质成分差别较大,是很好的淡水资源。地下水经历的水岩反应有碳酸盐、硅酸盐和石膏矿物的溶解沉淀、阳离子交换和同离子效应等。
潘峰张清寰何建华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稳定同位素
马莲河地表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实地勘察、采集地表水样并进行室内检测,分析了马莲河地表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状况,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采样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有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变化范围为390~965mg/L,pH值为7.38~8.70,矿化度为1~3g/L,离子浓度及水化学指标变化较大;流域内主要支流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高锰酸盐指数最大值超标6倍,六价铬和COD最大值均超标5倍,总氮的平均值超标约15倍,石油类污染物最大值超标4倍多。分析了造成水质污染的因素并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付素静贾冰张金
关键词:地表水矿化度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
陇东黄土塬区农作物中石油有机质分布规律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实验分析,分别检测陇东石油开发区农田土壤、典型作物不同部位之间的石油有机质质量分数.结果显示:在所有样品之中,土壤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较植物样品中的要低,当土壤中的石油烃质量分数超过50×10-6时就会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影响;在作物不同部位中,叶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茎、根的.说明作物对石油有机质有很好的迁移转化能力,并不断向末端组织富集,对农产品品质造成影响.
潘峰梁俊宁陈丽华
关键词:农作物石油烃黄土塬
甘肃省陇东塬区土壤及农作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测定甘肃省陇东塬区马岭、西峰和华庆油田区土壤以及小麦、苹果、油菜中Cu、Ni、Cd、Pb、Cr、Zn等6种微量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研究塬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转移、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塬区土壤中w(Zn)明显高于其他5种元素,其平均值达111.64 mg/kg;w(Cd)最小,在1.64~3.38 mg/kg之间;其余4种元素(Cr、Pb、Ni、Cu)质量分数在20~70 mg/kg之间.当地主要农作物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富集能力一般,其中根部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大,地上部位均较小.
潘峰赵艳萍梁俊宁周立辉陈丽华马金珠
关键词:微量元素土壤农作物
石油类污染物在陇东黄土塬区土壤中迁移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29
2012年
采用一种新的土柱淋滤方法,在不同淋滤量、污染强度和柱长条件下模拟了陇东黄土塬区自然降水对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纵向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深度受污染强度、淋滤量、土层深度等因素的限制.污染物在土柱中峰值出现的深度均随污染强度、淋滤量和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在0~10cm的范围内,污染物均大量存在,且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规律与污染强度、淋滤量、柱长等众多因素有关,即淋滤量越大污染物越容易发生迁移,污染强度越高迁移深度越大,土层越深迁移越容易实现.
潘峰陈丽华付素静梁俊宁马金珠
关键词:石油类污染物黄土高原淋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