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126)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龚建平陈勇李金政刘作金余少红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肝移植
  • 3篇细胞
  • 3篇免疫耐受
  • 2篇蛋白
  • 2篇多药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耐药
  • 2篇乳腺癌耐药蛋...
  • 2篇逆转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腺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蛋白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龚建平
  • 6篇陈勇
  • 2篇王晓波
  • 2篇刘作金
  • 2篇李涛
  • 2篇曾贵利
  • 2篇余少红
  • 2篇李金政
  • 1篇丁雄
  • 1篇余正
  • 1篇刘长安
  • 1篇魏思东
  • 1篇涂兵
  • 1篇孙科
  • 1篇成名翔
  • 1篇陈龙
  • 1篇薛强
  • 1篇李生伟
  • 1篇钮柏琳
  • 1篇连峥嵘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XBP1信号转导通路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激活X盒结合蛋白1(XBP1)信号转导通路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受者,分为冷缺血转染组、活体转染组和对照组,以两袖套法建立肝移植模型。冷缺血转染组大鼠于冷缺血期经门静脉灌注转染携带XBP1短发夹干扰RNA的质粒(pSIXBP1);活体转染组大鼠在门静脉袖套吻合完成后经门静脉分支注入pSIXBPI;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分别于移植肝门静脉恢复再灌注后60和180min处死大鼠,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肝组织XBP1mRNA和XBP的表达水平;酶连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组织核因子xB(NF-~B)的活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n)的含量。结果再灌注后180min,冷缺血转染组病理损害程度、XBP1mRNA含量和XBP1含量低于活体转染组和对照组(P〈0.05),该组TNF-a的表达水平为(584.94±15.97)pg/ml,低于活体转染组和对照组(P〈0.05)。而再灌注后180min时,3组NF-KB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BP1通路与NF-kB通路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TNF-a基因的调控作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XBP1短发夹RNA干扰技术能有效减轻肝移植时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薛强陈勇李生伟刘长安龚建平屈谦丁雄
关键词:肝移植再灌注损伤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移植肝脏内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的表达。方法采用Kamada’s二袖套法建立从Lewis到Brown Norway(BN)大鼠的肝移植排斥模型为排斥组(n=5),从BN到BN的肝移植模型为耐受组(n=5)。术后24h,抽取血液,取肝脏及分离库普弗(Kupffer)细胞,检测肝脏上GITR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Kupffer细胞上GITRL的表达,检测血清及细胞上清液中TNF-仪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采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免疫耐受组和排斥组肝脏内的GITRL的平均染色强度分别为0.113±0.007和0.270±0.018(P〈0.05),TNF-α平均染色强度分别为0.114±0.004和0.141±0.005(P〈0.05),耐受组和排斥组的Kupffer细胞GITRL平均染色强度分别为0.206±0.017和0.337±0.018(P〈0.05),Kupffer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耐受组和排斥组TNF-α的值分别为(68.66-α21.12)、(178.33±29.39)ng/L(P〈0.05)。结论在排斥的早期阶段肝脏及Kupffer细胞的GITRL表达增高,监测和干扰GITRL可能有益于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黄中荣魏思东李金政刘作金龚建平余正
关键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KUPFFER细胞
黄芪通过抑制NF-κB减轻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黄芪(AM)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128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黄芪给药组(A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以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术后1,2,4h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值,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及ELISA测定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术后3d取肝脏标本做HE染色检查,TUNEL法检测肝脏细胞凋亡.结果:在肝移植完成后AM组ALT分别为(9.4±0.4),(10.8±0.5),(14.3±1.1)μkat/L,较NS组的(12.4±0.6),(15.9±0.8),(18.7±1.1)μkat/L低(P<0.05);AM组TNF-α水平分别为(757±54),(977±60),(318±53)ng/L,较NS组(1258±132),(1831±165),(499±66)ng/L低(P<0.05);AM组的NF-κB,ICAM-1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NS组(P<0.05);AM组肝细胞凋亡程度低于NS组(P<0.05);AM组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较NS组肝脏组织的损伤轻.结论:黄芪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移植后肝脏结构和功能上的破坏,提高肝脏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
陈蓁臻孙科陈勇成名翔黄庆勇龚建平涂兵
关键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在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istone deacetylase 11,HDAC11)及IL-10表达水平在3种大鼠肝移植模型中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相关机制。方法纯系Lewis和BN大鼠各30只,建立肝移植排斥模型后将受体分为排斥组(Lewis-BN)、免疫抑制剂干预组(Lewis-BN)、耐受组(BN-lewis),每组10只。干预组于术后1~7 d以1 mg/kg肌肉注射他克莫司(FK506);分别于术后7 d处死受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程度采用Banff评分标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HDAC1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HDAC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及IFN-γ的含量。结果术后7 d,排斥组为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Banff评分Ⅲ级,干预组为Ⅱ级,耐受组为0~I级。排斥组HDAC11 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明显高于干预组和耐受组(P〈0.05),耐受组表达量最低,与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斥组IL-10表达明显低于干预组和耐受组(P〈0.05);而IFN-γ含量排斥组明显高于干预组和耐受组(P〈0.05)。结论 HDAC11通过对IL-10的调控促进或抑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形成。
赖星连峥嵘陈勇李金政廖汪洋张玉君龚建平刘作金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耐受
抑制BCRP表达逆转肝细胞癌MDR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小片段RNA干扰对肝癌耐药细胞系HEPG2/ADM中BCRP基因及其蛋白产物BCRP表达的抑制作用和逆转其耐药性的效果.方法:构建针对BCRP基因pSUPER-RNAi质粒,转染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在mRNA和蛋白水平评价RNAi对BCRP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RNAi逆转HEPG2/ADM细胞耐药性的效果,按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计算RNAi对各种细胞耐药倍数的改变.结果:在耐药肝癌细胞HEPG2/ADM中,RNAi明显抑制了BCRP mRNA和蛋白产物BCRP的表达水平,其表达仅为对照组细胞的22.55%和37.49%(P<0.01).在相同浓度化疗药物的作用下,RNAi组HEPG2/ADM细胞耐药性显著下降,对ADM的耐药逆转倍数为3.55倍.结论:针对多药耐药基因BCRP,RNAi具有强大的逆转肝癌耐药细胞HepG2多药耐药的作用.为从基因水平逆转MDR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李涛曾贵利陈龙吴进峰陈勇余少红王晓波龚建平
关键词:多药乳腺癌耐药蛋白RNA干扰肝细胞
程序性死亡-1蛋白及其配体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0年
通过对B7超家族分子中新热点:程序性死亡-1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的相关信息及其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异体角膜移植、肾移植等领域的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结果认为,PD-1信号通路的增强已经成为各移植领域寻求增强免疫耐受的重要新途径,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在临床器官移植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钮柏琳陈勇龚建平
关键词:配体器官移植免疫耐受
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体内实验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片段RNA干扰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在裸鼠体内逆转人肝癌组织多药耐药(MDR)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裸鼠多药耐药肝细胞癌模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对照)注射生理盐水40μl+Lipo-fectamine200010μl,B组注射BCRP基因RNAi质粒pSUPER-BCRP40μl+Lipofectamine200010μl,两组均行瘤内注射1次。5d后,各组均经腹腔注射阿霉素5mg/kg化疗,每5d给药1次,共4次。彩色B超测量肿瘤体积;化疗结束后1周处死裸鼠,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BCR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组每次化疗后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除第1次化疗外,其余各次化疗后肿瘤体积均小于A组;化疗结束后,B组与A组相比,肿瘤组织中BCR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BCRP基因RNAi质粒pSUPER-BCRP可有效降低裸鼠肝癌组织BCR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DR,为从基因水平逆转MDR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李涛曾贵利陈勇余少红王晓波龚建平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蛋白多药耐药RNA干扰裸鼠
吲哚胺2,3-二氧化酶对乙肝患者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方面的免疫耐受作用,从而为重建人体主动免疫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采集50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作为乙肝组,检测其乙肝病毒复制水平,T细胞亚群功能,以及IDOmRNA,蛋白定量以及表达活性。统计分析乙肝病毒(HBV)复制水平、T细胞亚群功能以及IDO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采集50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处理之。结果乙肝患者IDOmRNA、IDO蛋白定量、IDO表达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mRNA:(2.110±0.615)×103vs(0.143±0.026)×103;蛋白定量:0.22±0.06vs0.02±0.0017;表达活性:26.07±8.12vs4.98±1.65;P<0.05],IDOmRNA与HBV(r=0.502,P<0.001)和ALT(r=0.65,P<0.01)均呈正相关。另外,IDOmRNA、蛋白定量和表达活性均与CD4(+)T细胞(r=-0.622,-0.682,-0.549,P<0.05)、CD8(+)T细胞(r=-0.487,-367,-294,P<0.05)以及CD4/CD8比值(r=-0.426,-0.533,-0.397,P<0.05)呈负相关。结论IDO与HBV密切相关,并且参与HBV的免疫耐受,抑制IDO的功能可以为打破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提供一个新方法。
何益平陈永兵龚建平
关键词:吲哚胺2,3-二氧化酶免疫耐受T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