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291)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法军俞晓平陈列忠张珏锋叶恭银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褐飞虱
  • 3篇飞虱
  • 1篇稻飞虱
  • 1篇地理种群
  • 1篇致害性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品种
  • 1篇种群
  • 1篇类酵母共生菌
  • 1篇灰飞虱
  • 1篇共生菌
  • 1篇白背飞虱
  • 1篇不同地理
  • 1篇不同地理种群
  • 1篇成虫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陈法军
  • 2篇张珏锋
  • 2篇叶恭银
  • 2篇陈列忠
  • 2篇俞晓平
  • 1篇陈建明
  • 1篇郑许松
  • 1篇曾敏
  • 1篇吕仲贤

传媒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种稻飞虱成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差异被引量:9
2006年
试验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研究了酵母类共生菌在3种稻飞虱成虫体内的存在状态、形态特性以及种类和组成。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3种稻飞虱成虫的头部和胸部均未观察到共生菌,在其腹部脂肪体中有大量酵母类共生菌,且以出芽进行无性繁殖,并伴有菌胞的出现。3种稻飞虱成虫体内共生菌的形态和组成明显不同。其中,褐飞虱体内的共生菌个体较大,以梭形、杆状和卵形为主,分别占共生菌总数的30·7%、53·5%和15·1%;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体内的共生菌个体较小,以卵形为主,分别占共生菌总数的93·4%和94·7%。此外,褐飞虱成虫体内的各类共生菌都显著大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体内的同种类型个体,且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体内的同种共生菌个体大小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陈法军曾敏张珏锋陈列忠吕仲贤叶恭银俞晓平
关键词: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
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体内共生酵母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差异被引量:6
2006年
褐飞虱腹部脂肪体内普遍存在共生酵母菌,该类共生菌在褐飞虱的生理代谢和营养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测定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体内共生酵母菌的个体大小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雌(雄)成虫体内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和数量差异显著,依次为:对照种群>广西种群>浙江种群>福建种群。结合虫体内脂肪和糖元含量的分析得出,褐飞虱体内共生酵母菌的长、宽度和数量与脂肪和糖元含量显著正相关。文章从共生酵母菌的角度解释了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内在原因,并推测,迁飞过程所导致的褐飞虱体内脂肪和糖元的消耗影响了该类共生菌的数量和质量,并最终导致褐飞虱对抗性品种水稻的致害性减弱。
陈法军张珏峰周彦铨叶恭银吕仲贤俞晓平
关键词:褐飞虱地理种群致害性
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褐飞虱腹部脂肪体内普遍存在类酵母共生菌,该类共生菌在虫体的生理代谢和营养利用等方面意义重大。研究采用冷冻切片技术结合显微摄像系统观察法测定了褐飞虱与水稻互作过程中虫体内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并通过“血球记数法”测定了虫体内该类共生菌的含量。与取食感虫品种水稻TNI的褐飞虱相比,取食抗性水稻品种IR26(Bph1)和IR36(bph2)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长度分别降低23.2%。24.4%和18.0%-32.7%,宽度分别降低24.4%-28.8%和8.6%-30.6%。取食抗性水稻品种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数量都显著下降。其中,连续取食IR26二代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显著降低,第三代后虫体内共生菌数量又有所回升。说明抗性水稻品种与褐飞虱互作会导致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发育变小、数量减少。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关键词: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水稻品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