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201)

作品数:29 被引量:171H指数:6
相关作者:曹文平张雁秋汪银梅黄浩施亮亮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脱氮
  • 10篇浮床
  • 7篇生态浮床
  • 7篇硝化
  • 7篇基质
  • 6篇生态修复
  • 6篇水体
  • 5篇稻草
  • 5篇碳源
  • 5篇污染
  • 5篇反硝化
  • 4篇生物脱氮
  • 4篇水质
  • 4篇水质净化
  • 4篇除磷
  • 3篇营养化
  • 3篇污染水
  • 3篇污染水体
  • 3篇富营养化
  • 3篇除磷脱氮

机构

  • 24篇徐州工程学院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江苏莲洋港环...
  • 3篇江苏爱尔沃特...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天津海泽惠科...

作者

  • 25篇曹文平
  • 8篇张雁秋
  • 7篇汪银梅
  • 5篇黄浩
  • 4篇孙玲
  • 4篇施亮亮
  • 3篇周大众
  • 3篇成彦蓉
  • 3篇王冰冰
  • 3篇董玉玮
  • 2篇涂宝军
  • 2篇张后虎
  • 2篇魏薇
  • 1篇马敬环
  • 1篇刘莹
  • 1篇张建昆
  • 1篇张惠芳
  • 1篇戴青松
  • 1篇许强
  • 1篇赵鑫

传媒

  • 6篇工业水处理
  • 6篇节水灌溉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信息报...
  • 1篇环境科技
  • 1篇能源研究与管...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浮床脱氮效果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2
2014年
生态浮床技术因为诸多优点在生态修复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首先指出了生态浮床在脱氮方面的优缺点,然后回顾了近些年来生态浮床脱氮技术发展的最新技术及机理,最后基于实用性原理,探讨了一种以农业秸秆为浮床植物生长基质和微生物吸附材料及其生物反硝化碳源的思路、机理和优点,并提出了该思路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生态浮床脱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曹文平张雁秋汪银梅施亮亮
关键词:生态浮床生物脱氮生态修复工程反硝化碳源
基质对生态浮床净化效果和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5
2013年
以植物浮床为对照组,选用稻草和空心塑料填料作为生态浮床的基质而组建另外两种有基质的生态浮床,考察了3种浮床脱氮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及其浮床内大型植物生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进水TN、NH+4-N、NO-3-N是17、6、11mg/L时,EFB-RS最终TN、NH+4-N、NO-3-N质量浓度分别为(1.05±0.20)、(0.38±0.18)、(0.17±0.03)mg/L,明显优于EFB-PF和EFB-PO系统,而EFB-PF优于EFB-PO系统,可能是因为基质能提高浮床系统的生物浓度和生物链长度强化修复效果,而且稻草基质在作为填料的同时还提供了碳源,改善了水体脱氮效果.对比3个生态浮床系统中的植物发现,EFB-RS系统中的植物从生长量和生长状态来说都是最好的,其次为EFB-PF系统.说明基质对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和植物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雁秋曹文平刘莉韩锡荣黄浩
关键词:基质生态浮床脱氮大型水生植物
载体在富营养化水体脱氮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
2019年
生物膜法是污水生物脱氮常见技术之一,而载体决定了生物膜特征和生物脱氮效果,载体研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载体在富营养化水体脱氮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载体在生物脱氮研究领域的热点技术,分析了新型载体研发的技术原理,讨论了载体在富营养化水体脱氮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为生物膜法水体脱氮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曹文平孙玲汪银梅衡强强漆新华江成
关键词:生物膜生物脱氮富营养化水体
具有生物载体和基质双功能材料在生态浮床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生物载体是组合式生态浮床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研究生物载体在组合式生态浮床中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传统生态浮床特点、修复机理和净化效果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出了组合式生态浮床,阐述了无机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天然纤维素材料在组合式生态浮床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有生物载体和基质双功能材料在组合式生态浮床系统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期望能为生态浮床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李睿黄浩韩锡荣周大众曹文平刘自强
关键词:生物载体生态浮床脱氮除磷基质
稻草碳源释放特性及脱氮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在常温条件下,研究了pH值(6.0、6.5、7、7.5)和碳源释放环境(绝对好氧和完全厌氧)对稻草碳源释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稻草填充床脱氮效果和特征。研究表明:酸性pH值和完全厌氧环境有利于CODcr释放。稻草填充床脱氮效果使NO-3-N浓度基本上保持低于10mg/L,NO-2-N低于0.5mg/L,CODcr基本上维持在50mg/L以下。
曹文平张雁秋
关键词:稻草碳源脱氮填充床
竹丝固相碳源去除硝态氮效果及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竹丝为固相碳源分别进行批式和连续流试验,研究竹丝固相碳源去除硝态氮效果及特性研究。先对比了有无固相碳源系统硝酸盐去除效果,竹丝固相碳源系统中硝酸盐的去除率较高且亚硝酸盐积累也较少;所以后续实验以竹丝作为生物反硝化的碳源。实验结果表明:在竹丝填料和竹丝/污泥生物反应器中,硝酸盐的平均容积负荷分别在2.09~2.5mg/L·h时,每去除1g的硝酸盐使亚硝酸的平均积累量分别为0.63mg和1.29mg。此外,温度是影响硝酸盐容积负荷和亚硝酸盐积累一个重要因素。当补充少量的乙醇作为碳源时,硝酸盐的容积负荷和亚硝酸盐积累量均大幅度增加。连续流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反硝化过程中,其他共存污染物如COD和氨氮可以同时被去除。因此,竹丝是一种潜在的反硝化碳源。
成彦蓉施亮亮曹文平
关键词:竹丝亚硝酸盐积累生物反硝化
不同基质复合植物浮岛净化污染水体的效能和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选取菖蒲和美人蕉为浮岛的复合植物,组建稻草基质生态浮岛、塑料球形填料基质生态浮岛和纯植物生态浮岛三组平行试样,分别在批式实验和连续流实验下探究其净化污染水体的效能及特性。批式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稻草基质生态浮岛的复合植物株高生长发育最为良好,在去除水体中的NH+4-N,TN和TP方面的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7.2±0.08%,95.4±0.10%和56.1±0.02%,高于塑料球形填料基质浮岛的96.4±0.06%、53.1±0.21%和53.3±0.01%及纯植物生态浮岛的93.1±0.14%、38.7±0.12%和52.7±0.01%。高锰酸盐指数在水中出现负增长是由于稻草组织细胞中水溶性物质释放导致。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h时,稻草基质生态浮岛净化水中NH+4-N,TN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别95.7%和62.3%,优于塑料球形填料基质生态浮岛的94.9%和51.2%。稻草组织细胞中的水溶性物质依然是实验过程中的主要碳源来源。
施亮亮曹文平成彦蓉韩锡荣黄浩
关键词:污染水体生态修复
生态浮床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23
2013年
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新型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因具有可操作性强、运行成本低、易维护、生态风险小、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影响该技术的因素也较多,主要包括温度、浮床水生植物选型、水体污染程度等。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被修复水体对浮床植物的选型要求、浮床植物的回收处理、浮床载体的选择等。
曹文平王冰冰
关键词:生态浮床富营养化水体修复
以纤维素物质为反硝化碳源和载体去除水中硝酸盐被引量:27
2012年
利用纤维素物质作为反硝化碳源和载体是目前去除水中硝酸盐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取材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对基于纤维素物质的固相反硝化技术使用的可行性、影响因素以及技术难题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纤维素物质固相反硝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该方法的弊端,为纤维素物质固相反硝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曹文平张后虎汪银梅
关键词:生物载体硝酸盐
PAC-PPFC复合混凝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被引量:2
2019年
为加强混凝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的处理效果,研发了以聚合氯化铝(PAC)-聚磷氯化铁(PPFC)复合混凝剂,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设计,探讨了强化混凝工艺预处理酮连氮法制肼废水参数。结果表明,COD和NH^+4-N去除率影响先后顺序为废水pH>PAC-PPFC投加量>APAM投加量和PAC-PPFC投加量>废水pH>APAM投加量,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当PACPPFC投加量2 g/L、APAM投加量6.3 mg/L、原水pH为9.0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2.64%和50.42%,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强化PAC-PPFC复合混凝工艺预处理制肼废水是可行的。
王嘉豪马云超马敬环刘莹刘莹张欢
关键词:响应曲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