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31)

作品数:38 被引量:742H指数:16
相关作者:李同昇于正松龙冬平孟欢欢芮旸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农业
  • 4篇都市
  • 4篇园区
  • 4篇生态
  • 4篇农户
  • 4篇农户行为
  • 4篇县域
  • 4篇空间分异
  • 3篇都市农业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农业科技
  • 3篇农业科技园
  • 3篇农业科技园区
  • 3篇农业现代化
  • 3篇乡村
  • 3篇科技园
  • 3篇科技园区
  • 3篇城乡
  • 2篇示范区
  • 2篇统筹

机构

  • 38篇西北大学
  • 8篇安阳师范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淮阴工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冶地集团西...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央司法警官...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内蒙古财经大...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35篇李同昇
  • 17篇于正松
  • 15篇龙冬平
  • 7篇孟欢欢
  • 7篇刘晓琼
  • 7篇芮旸
  • 5篇苗园园
  • 4篇李晓越
  • 3篇罗雅丽
  • 3篇孙东琪
  • 3篇刘彦随
  • 2篇李楠楠
  • 2篇冯小杰
  • 2篇王婷玉
  • 2篇米文宝
  • 2篇周民良
  • 2篇杨美玲
  • 2篇陈云莎
  • 2篇杨瑛
  • 1篇李钢

传媒

  • 6篇经济地理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未来与发展
  • 2篇人文地理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地理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6篇2014
  • 10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扩散被引量:34
2016年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极,是新时期中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新模式。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农业技术扩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地理学视角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农业技术极的成长机制、农业技术扩散系统及其特征,构建了技术扩散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基础"范式,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时间过程特征(扩散阶段、扩散速度、扩散广度)、空间过程特征(扩散效应、空间形式)及其影响机理,指出园区技术扩散遵循"点—轴"扩散的基本规律;基于"采用"范式,分析了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探讨了不同环境、不同属性技术对农户采用行为的影响。最后,指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李同昇罗雅丽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农户行为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4年
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间维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1978以来,全国与"四大板块"先后经历了倒"U"型增长→波动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的演替;②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空间维度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③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增长的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即增长热点先后历经了"两核集聚"→"一核极化"→"中心辐射递减"的时空演变;④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差异主要受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等5个因子影响,并且各因子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⑤面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新形势与新挑战,地理学界在理论成果及应对措施方面应该作出更多贡献。
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刘超李晓越孟欢欢
关键词:农村人口非农化影响因素空间自相关
陕甘宁地区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选择——基于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内的企业管理者调查被引量:10
2014年
企业是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研究企业管理者的区位决策行为能为园区的优化布局与企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依据。基于企业的微观视角,在对已有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选择理论模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杨凌、渭南、吴忠、银川、定西、天水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模型从地理区位、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园区环境等四个方面,对影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区位选择的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选择受4个变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综合影响;从表象来看,影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区位选择因素的直接效应强度依次是产业环境>政策环境>地理区位>园区环境;从本质来看,地理区位的差异性形成了政策环境的特殊性,两者又经连锁通道形成了产业环境的差异性与园区环境的优越性,从而对企业管理者的区位决策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即影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区位选择因素的总体效应强度依次是地理区位>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园区环境。
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李晓越刘淑娟于正松
关键词:区位选择企业集群农业科技园区
“四化”同步发展下的人居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高陵县为例
2014年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高陵县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高陵县8个乡镇、2个管委会的人居环境整体差异较大,人居环境评价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2)"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存在4种类型:工业促进型、城镇引领型、农业依托型和信息推进型。
尚璐李同昇龙冬平
关键词:人居环境
高强度能源开发区气候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榆林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能源战略西移的核心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扰动等的强烈影响,榆林市气候变化中增温少雨现象较明显,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瓶颈的制约和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加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非稳性和敏感性,进而危及到区域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利用区域气象资料、能源开发系列数据,深入分析了1986年前后榆林市气候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研究结果和地方实际,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暖干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市及同类地区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刘晓琼刘彦随李同昇于正松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多维评价与调整——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新一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评价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基于已有相关研究,提出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的四个维度八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维评价模型。具体为:选取农业内部结构系数、农业产业化结构系数两个指标测算结构层次维度;采用农业内部结构变化率、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来反映结构的市场适应维度;选取农产品供需结构偏离度、农业产业环节劳动效率偏离度指标表征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维度;选取百元物耗农业产值和土地资源利用度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率维度。对1990年—2014年西安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实证研究表明,西安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整体趋于合理;结构层次性、效率性不断提高,市场适应性随着产业结构的每一轮调整而强弱波动;而协调性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当前农产品供需结构的时空错位、农业产业链环节之间的结构失衡的现实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西安都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罗雅丽
关键词:都市农业农业产业结构
中国建设监理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建设监理行业数据首先研判了中国建设监理企业在数量规模、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方面的空间分布基本格局;接着,通过分析建设监理企业的服务特点,提出了4类9项影响建设监理企业空间分布的可能因素;进而分别以2006年和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企业数量为依据并结合省域层面的统计数据及自主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手段实证剖析了上述可能影响因素的作用性质、强度及变化特征。
张琦李同昇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探索——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被引量:30
2016年
半城市化地区因其在社会、经济、景观等方面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从而得到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城乡聚落的消长规律,探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综述半城市化地区和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近15年来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杜村在2001-2015年间共经历了4次建房高峰和2次显著的就业变迁,绝大多数原住民的房屋租赁始于2006年;原住民的就业变迁时间与主要的城市化时间节点高度一致;就业变迁与建房高峰之间呈现出"刺激—反馈"的系统演化特征。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外部驱动和村庄原居民的自我调适是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动力。
马恩朴李同昇卫倩茹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动力机制
高强度能源开发区河流径流量演变及其减流成因——以窟野河为例被引量:13
2014年
运用数理统计、Morlet小波分析、累积距平分析、Yamamoto、Mann-Kendall秩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窟野河年平均径流量及其主周期和突变点变化情况,并通过模拟天然径流量求解了人类活动因子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50-2011年窟野河径流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存在丰枯位相交替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径流变化的主周期依次为14,31,7,22年,径流量突变发生在1979年,1998年或1999年前后;2)窟野河天然径流量模拟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窟野河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平均值明显高于1974-1985年的平均值,且1985年以来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说明高强度能源开发是导致窟野河减流的重要原因;3)窟野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91年,其与径流量突变时间的不一致性再次证实了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能源开发和地下水开采是导致窟野河减流的主要人文因子.
刘晓琼刘彦随李同昇于正松芮旸
关键词:径流量变化小波分析
基于框架语义的地理信息概念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框架语义学理论为指导,从一种基于框架的本体描述语言的思想出发,结合地理信息概念的本体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框架语义的地理信息概念分析方法 ;并以部分水系地理信息概念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李楠楠李永胜刘涛赵金梅宫东海
关键词:框架语义本体属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