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34001)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姚广春华中胜马佳张志刚张啸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冶金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NIFE
  • 6篇NIFE2O...
  • 4篇惰性阳极
  • 3篇添加剂
  • 3篇气孔率
  • 3篇固相
  • 3篇NIFE2O...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电解
  • 2篇动力学
  • 2篇碳纤维
  • 2篇碳纤维表面
  • 2篇陶瓷
  • 2篇涂层
  • 2篇纤维表面
  • 2篇铝电解
  • 2篇抗弯强度
  • 2篇固相合成
  • 2篇复合陶瓷

机构

  • 16篇东北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15篇姚广春
  • 9篇华中胜
  • 7篇张志刚
  • 7篇马佳
  • 4篇张啸
  • 4篇王淑兰
  • 3篇刘宜汉
  • 3篇王磊
  • 2篇曹卓坤
  • 2篇王海川
  • 2篇龙秀丽
  • 2篇梁李斯
  • 1篇杜金晶
  • 1篇鲍丽
  • 1篇赵卓
  • 1篇马俊飞
  • 1篇李荣梅
  • 1篇张丽君
  • 1篇韩召
  • 1篇肖赛君

传媒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功能材料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Intern...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NiFe_2O_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09年
以高温固相合成法,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镀铜碳纤维增强的纤维/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即先以NiO、Fe2O3、微量V2O5和MnO2为原料制备NiFe2O4尖晶石基体材料,然后以该NiFe2O4尖晶石基体材料和镀铜碳纤维为原料,采用冷压烧结法制备纤维/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研究镀铜碳纤维添加量对NiFe2O4复合陶瓷惰性阳极体积密度、气孔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碳纤维可以显著改善NiFe2O4复合陶瓷材料的性能,当镀铜碳纤维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其体积密度比不添加镀铜碳纤维试样的体积密度提高约12%,其抗弯强度比不添加镀铜碳纤维的提高约22%。
马佳姚广春曹卓坤华中胜王磊鲍丽张志刚
关键词:惰性阳极体积密度抗弯强度
短石墨纤维表面溶胶-凝胶法涂覆Al_2O_3被引量:5
2010年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短石墨纤维表面成功地涂覆了一层厚度约为1~2μm的Al2O3涂层,得到了在石墨短纤维表面制备Al2O3涂层较为合适的工艺条件:pH值为6,勃姆石溶胶浓度为0.4 mol/L,涂覆时间为16 h.采用XRD和SEM对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Al2O3涂层纯净,厚度均匀,与石墨纤维结合紧密;抗氧化性测试结果表明,涂覆Al2O3后,石墨纤维的抗氧化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华中胜姚广春马佳王磊
关键词:抗氧化性溶胶-凝胶法AL2O3涂层涂覆工艺
低温固相反应合成NiFe_2O_4尖晶石纳米粉被引量:3
2010年
以FeSO4.7H2O,NiSO4.6H2O和NaOH为原料,NaCl为分散剂,在室温下充分研磨反应制备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NiFe2O4尖晶石纳米粉.重点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粉体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20%(质量分数)NaCl制得的前驱体在800℃下煅烧1.5h得到的纳米粉分布均匀,颗粒呈球形并且晶型完整单一,平均粒径约为75nm.
张志刚姚广春马佳华中胜
关键词:NIFE2O4尖晶石纳米粉固相反应分散剂
制备工艺对合成ZrO_(2(f))/NiFe_2O_4复合材料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NiO和Fe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NiFe2O4尖晶石,通过向其中添加二氧化锆纤维(ZrO2(f))制备了ZrO2(f)/NiFe2O4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复合材料气孔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60 MPa成型压力下,于1 300℃烧结6 h制备的ZrO2(f)/NiFe2O4复合材料气孔率较低,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复合材料主要由四方相ZrO2和立方相NiFe2O4尖晶石组成;ZrO2(f)未与基体发生反应,避免了过强的界面结合力.
华中胜姚广春马俊飞张志刚
关键词:NIFE2O4尖晶石复合材料气孔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ariation during solid synthetic process of NiFe2O4-NiO
For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additive MnO2 and TiO2 on the synthetic reaction of NiFe2 O4-Ni...
王淑兰李荣梅姚广春
关键词:KINETICSDIFFUSION
铝电解NiFe_2O_4基惰性阳极材料纤维增强体的选择被引量:1
2013年
以NiO和Fe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NiFe2O4尖晶石,通过向其中添加短纤维制备纤维/NiFe2O4惰性阳极材料。为选择适合于NiFe2O4基惰性阳极材料的纤维增强体,对几种纤维在NiFe2O4基体中的高温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高温下碳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和碳化硅纤维与NiFe2O4基体是热力学不相容的;1 200℃时镀镍碳纤维和镍纤维不能在基体中稳定存在;1 400℃时ZrO2(f)与NiFe2O4基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相容性,添加3%ZrO2(f)(质量分数)阳极试样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ZrO2(f)可作为NiFe2O4基惰性阳极的纤维增强体。
华中胜姚广春龙秀丽王海川赵卓
关键词:铝电解NIFE2O4惰性阳极强韧化
掺杂17(Cu-Ni)对18NiO-NiFe_2O_4复合陶瓷烧结气氛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掺杂17(Cu-Ni)的18NiO-NiFe2O4复合陶瓷,研究了掺杂17(Cu-Ni)对18NiO-NiFe2O4复合陶瓷烧结气氛、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陶瓷的烧结过程中,烧结气氛起着显著的影响,氧分压过低时,陶瓷相中Fe2O3首先发生分解生成Fe3O4和O2;氧分压过高时,金属相中的Ni首先发生氧化生成NiO。在可控气氛下烧结,掺杂17(Cu-Ni)后复合陶瓷试样由NiO和NiFe2O4两相组成转变为NiFe2O4(NixFe3-xO4)、NiO和Cu3-xNix三相组成;在1473K烧结时,试样相对密度由83.28%增加到99.04%,抗弯强度由31.93MPa增加到53.41MPa,晶粒尺寸由2~3μm长大到20~30μm,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
马佳姚广春刘宜汉张啸王磊华中胜张志刚
关键词:相对密度晶粒尺寸
XRD分析TiO_2和MnO_2添加剂对固相合成NiFe_2O_4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在1173和1273K以NiO和Fe2O3为原料,以TiO2和MnO2为添加剂,固相合成了NiFe2O4,用XRD和SEM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建立了NiFe2O4特征衍射峰强度与合成时间的关系。没有添加剂时,将温度从1173K提高到1273K时,合成NiFe2O4的反应速度并没有增加;在原料中加入0.5%(质量分数)TiO2,合成NiFe2O4的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用1%(质量分数)MnO2作为添加剂后,合成NiFe2O4的反应速率显著升高,扫描电镜结果证实添加TiO2和MnO2提高了试样的致密度,改善了其烧结性能。用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求得合成NiFe2O4反应的速率系数。
王淑兰赵丹姚广春
关键词:NIFE2O4固相合成XRD添加剂
碳纤维表面镍镀层的XPS分析被引量:23
2011年
采用电镀法制备镀镍碳纤维,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研究涂层化学成分、元素化学状态及其随镀层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镀层表面的镍被氧化成NiO;中间镀层由单质镍组成,同时吸附少量O2;在镀层与碳纤维的界面处形成Ni—C—O键,此化学键为镀层与纤维之间提供了强大的界面结合力。基于对镀层的XPS分析,探讨镍在纤维表面的沉积过程。
华中胜姚广春马佳张志刚梁李斯
关键词:碳纤维镍镀层XPS分析结合能
Electro-deoxidation of V_2O_3 in molten CaCl_2-NaCl-CaO被引量:6
2012年
The electro-deoxidation of V2O3 precursors was studied.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 two-terminal electrochemical cell,which was comprised of a molten electrolyte of CaCl2 and NaCl with additions of CaO,a cathode of compact V2O3,and a graphite anode under the potential of 3.0 V at 1173 K.The phase constitution and composition as well as the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3 g of V2O3 could be converted to vanadium metal powder within the processing time of 8 h.The kinetic pathway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product phase in sampl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reduction stages.CaO added in the reduction path of V2O3 formed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CaV2O4.
Shu-lan WangShi-chao LiLong-fei WanChuan-hua Wang
关键词:三氧化二钒电脱氧电化学电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