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C32044)

作品数:9 被引量:137H指数:8
相关作者:袁德义何小勇柳新红魏来赵思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翅荚木
  • 7篇种源
  • 5篇抗寒
  • 4篇抗寒性
  • 2篇综合评价
  • 2篇半致死温度
  • 1篇低温锻炼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种源
  • 1篇地理种源变异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变异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遗传性状
  • 1篇遗传性状变异
  • 1篇引种
  • 1篇引种栽培
  • 1篇幼苗
  • 1篇育苗

机构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 7篇浙江省林业科...

作者

  • 7篇袁德义
  • 7篇何小勇
  • 7篇柳新红
  • 5篇魏来
  • 4篇赵思东
  • 4篇苏冬梅
  • 3篇张琳
  • 1篇龙洪旭
  • 1篇唐国梁
  • 1篇邹锋
  • 1篇李因刚
  • 1篇谭晓风
  • 1篇帅波

传媒

  • 3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翅荚木的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被引量:13
2006年
综合国内有关翅荚木的研究结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引种试验情况,从生境、群落和生长规律等方面概述了翅荚木的天然分布特征,分析了各地的引种栽培现状,从翅荚木的速生性和耐低温胁迫能力方面探讨了在我国28°N以南地区引种栽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翅荚木引种栽培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对其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和抗寒型良种选育等。
何小勇赵思东柳新红袁德义张琳王军峰
关键词:翅荚木引种栽培种源
翅荚木种源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衡量翅荚木单项抗寒能力大小的6个指标,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转换成综合指数,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根据指标权重和隶属函数值,求得翅荚木各个种源抗寒性的综合指数值, 依照综合指数的大小可知不同...
柳新红何小勇苏冬梅魏来袁德义王军峰
关键词:翅荚木抗寒性综合评价
文献传递
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能力的地理种源变异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贵州兴义〉湖南通道〉广东英德〉广西靖西〉湖南江华〉广西桂林〉广东翁源〉广西忻城〉云南河口〉广西平果,与实验室测定的半致死温度和过冷点温度基本一致。湖南通道种源连续3年的田间育苗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寒害,2007年抗寒力指标为1.04,抗寒力等级为Ⅰ,综合实验室测定结果认为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在浙西南地区可以选择合适的立地试验发展。
柳新红何小勇王军峰李因刚
关键词:翅荚木种源抗寒力林木引种
翅荚木种源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54
2007年
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衡量翅荚木单项抗寒能力大小的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转换成综合指数,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根据指标权重和隶属函数值,求得翅荚木各个种源抗寒性的综合指数值,依照综合指数的大小判定不同种源的抗寒性强弱的排序为:湖南通道>贵州兴义>广西忻城>广东英德>湖南江华>广西靖西。通过聚类分析,将翅荚木种源划分为3类:湖南通道和贵州兴义种源为一类,抗寒性较好;广西忻城和广东英德种源为一类,抗寒性一般;湖南江华和广西靖西种源为一类,抗寒性较差。
柳新红何小勇苏冬梅魏来袁德义王军峰
关键词:翅荚木种源抗寒性综合评价
珍稀速生树种翅荚木的特性及开发利用(综述)被引量:15
2007年
介绍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树种翅荚木(Zenia insignis)的自然分布、树种特性及育苗造林技术、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何小勇袁德义柳新红赵思东张琳魏来
关键词:翅荚木育苗技术造林技术
翅荚木地理种源苗期遗传性状变异被引量:15
2007年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柳新红何小勇袁德义王军峰葛永金
关键词:翅荚木苗期性状
6个翅荚木种源苗木抗寒性的测定与评价被引量:13
2007年
以6个翅荚木种源的一年生休眠苗为材料,测量了不同冷处理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种源的半致死温度,并通过枝条生长恢复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8℃低温处理开始,翅荚木大部分种源枝条出现严重的冻害,组织的半致死温度在-13.06~-10.76℃。综合评价各个种源的抗寒性,其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湖南通道种源>贵州兴义种源>广西忻城、湖南江华、广东英德种源>广西靖西种源。
何小勇魏来柳新红袁德义苏冬梅赵思东
关键词:翅荚木种源抗寒性半致死温度
低温锻炼对翅荚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保护物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梯度降温对翅荚木幼苗进行低温锻炼,测定其在低温锻炼过程中抵御低温保护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温锻炼使POD和SOD活性明显提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在脱锻炼期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POD、SOD活性仍略高于或接近于对照水平。
魏来苏冬梅柳新红何小勇唐国梁
关键词:低温锻炼翅荚木抗低温生理生化
翅荚木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翅荚木的腋芽以及翅荚木幼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翅荚木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IBA 0.05 mg.L-1;继代培养基以MS+6-BA 0.5 mg.L-1+IBA0.1 mg.L-1+KT0.5 mg.L-1培养,效果好;生根培养则以MS+IBA0.05 mg.L-1+NAA0.05 mg.L-1+KT0.1 mg.L-1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
袁德义邹锋何小勇帅波龙洪旭
关键词:翅荚木快繁
不同种源翅荚木的抗寒性被引量:38
2007年
以5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通道翅荚木种源抗寒性最强,苗期在湖南株洲无冻害,在浙江丽水冻害率为4·83%,极显著低于其他种源;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为-5·34℃,过冷点温度为-15·04℃,均低于广东翁源和广西忻城种源。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CTR值越大、SR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
何小勇柳新红袁德义谭晓风赵思东张琳魏来
关键词:翅荚木种源抗寒性半致死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