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51011)
作品数:
3
被引量:1
H指数:1
相关作者:
涂昊
更多>>
相关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文学
主题
1篇
信心
1篇
中国小说
1篇
树立信心
1篇
文学
1篇
小说
1篇
话语表达
机构
3篇
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3篇
涂昊
传媒
1篇
文学评论
1篇
现代语文(上...
1篇
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
2篇
2009
1篇
200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新时期30年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发展
2008年
新时期三十年中国小说创作理论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曲折前进、深化、融合创新五个阶段,基本上实现了由现代形态向当代形态转换。但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发展面临内外多重困难,为此,中国小说创作理论要发展,必须调整自己的思考模式,立足文学,树立信心,拓展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转换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永远保持一种开放的活力和创新的潜能。
涂昊
关键词:
中国小说
树立信心
话语表达
文学
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故事理论
2009年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发展历程中,“故事”这个小说最高要素走了一条从倍受青睐到遭冷遇再到被注目的螺旋形道路。中国小说创作故事理论从横向和纵向不断拓展,自主性和自足性不断增强,从现代形态向当代形态不断转变。
涂昊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心理理论
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心理理论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涂昊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