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5013)

作品数:16 被引量:191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宏升朱好解以扬吴彬贵王兆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天津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气象
  • 6篇能见度
  • 5篇低能见度
  • 4篇沙尘
  • 4篇气象要素
  • 3篇气象学
  • 3篇微气象
  • 3篇微气象学
  • 3篇京津
  • 3篇京津塘
  • 3篇京津塘高速
  • 3篇京津塘高速公...
  • 3篇公路
  • 3篇高速公路
  • 2篇地表
  • 2篇地表粗糙度
  • 2篇沙尘暴
  • 2篇沙尘天气
  • 2篇湍流通量
  • 2篇逆温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 6篇天津市气象局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天津市市政公...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民航东北空管...
  • 1篇国立首尔大学

作者

  • 14篇张宏升
  • 6篇吴彬贵
  • 6篇解以扬
  • 6篇朱好
  • 3篇王兆宇
  • 3篇康凌
  • 2篇于莉莉
  • 2篇刘彬贤
  • 2篇宋星灼
  • 2篇刘明星
  • 2篇彭艳
  • 2篇何玉斐
  • 2篇李晓岚
  • 2篇吴丹朱
  • 2篇杜金林
  • 2篇陈家宜
  • 2篇张长春
  • 1篇朴淳雄
  • 1篇陈敏艳
  • 1篇陈金敏

传媒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Meteor...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下垫面温度和湿度湍流谱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相同探测设备、相同试验方法在戈壁、草原、郊区和城郊等不同下垫面开展的多次重复湍流观测实验资料,采用相同的湍流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下垫面温度和湿度湍流谱特征。研究表明:归一化的温度和湿度谱的高频段满足-2/3幂次律,低频段谱曲线相对集中在较窄的范围内,不呈现随稳定度参数z/L规则散布;较湿润地区的湿度谱曲线与温度谱十分相似,谱形一致;平坦地形谱曲线比粗糙下垫面要开阔、平缓;粗糙下垫面的谱曲线较为尖锐,"拐点"对应的无因次频率约为0.1;高粗糙度下垫面的高频段谱曲线高于平坦地形,说明高粗糙度地区的局地湍流耗散较强。戈壁下垫面的低频段湿度谱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研究还发现,稳定层结下,由于大尺度过程和重力波的共同作用,在分析双峰数据时应慎重。
刘明星张宏升宋星灼康凌陈家宜
关键词:地表粗糙度观测法
中国西北不同沙源地区起沙阈值的对比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沙尘粒子进入大气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因子和阴力因子分别用摩擦速度u,和临界摩擦速度u(?)来定量表示。临界摩擦速度是影响沙尘释放和输送的重要参数。文中利用2004年春季浑善达克沙地和2006年春季黄土高原与戈壁3种不同沙源地区开展的微气象学和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关系,估算了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并与不同学者给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沙尘天气过程中,临近起沙阶段,沙尘浓度较低,摩擦速度增加快,为起沙阶段提供了利的动力条件;起沙阶段,动力和热力湍流混合使得沙尘浓度迅速升高;沙尘天气减弱阶段,由于重力沉隆作用,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以空气中的沙尘浓度大于200μg/m^3作为起沙的判据条件,得到浑善达克沙地和戈壁地区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分别为0.6和0.45 m/s。由于受地形及非均匀下垫面的影响,黄土高原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与风向有关。西北风反映了来自西北方向毛乌素沙地的影响,u(?)为0.35 m/s,偏南风时对应观测站点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起沙特征,u(?)为0.7 m/s。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粗糙度值和土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较大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不同的起沙阈值条件和风速频率分布与沙尘释放能力的不同相对应。
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沙尘暴浑善达克沙地黄土高原戈壁地区
内蒙古多伦地区沙尘暴过程气象要素演变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笔者针对2004年3月在内蒙古多伦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了沙尘暴发生时气象要素变化规律,为沙尘暴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宋星灼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沙尘暴气象要素
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及逆温特征分析被引量:54
2009年
利用地面站观测、大气边界层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2月13~14日华北中南部一次持续性浓雾过程的水汽输送和逆温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其与浓雾生、消发展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暖性弱高压脊和地面变性冷高压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为浓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逆温层结和近地面弱风条件;在深厚逆温条件下,南支暖湿水汽的输送和辐合使毛毛雨滴下降过程中蒸发,在近地面较冷气层中再次凝结导致了浓雾的生成;加强北上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浓雾的启动和长时间维持提供了大量的水汽,有利于逆温层顶抬升,湿层增厚,进而促进了浓雾的生成和发展;西北干冷空气自上而下破坏了深厚浓雾所依存的高湿条件,使雾顶下降雾层变薄,加之日出后的短波辐射使近地层空气升温,近地面的稳定层结被破坏,上下层气流交换增强,从而导致了雾最终消散。结果还表明:在近地面逆温、微风等有利成雾天气条件下,当低层持续适量的水汽辐合时,浓雾同时伴随有毛毛雨现象,当低层水汽辐散时,毛毛雨现象消失。
吴彬贵张宏升汪靖张长春于莉莉刘彬贤解以扬
关键词:低能见度西南急流逆温水汽输送
戈壁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确定的再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提出一种确定地表粗糙度z0的方法。该方法仅需利用精细风廓线资料进行计算,误差较小,尤其适用于近中性层结观测较困难的情况。根据2006年夏季河西走廊戈壁地区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利用该方法确定的z0为0.60 mm左右,和前人方法计算结果0.78 mm接近,证实了此方法和z0数值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此外,由于不同测量高度代表不同区域尺度上的特征,地表粗糙度的确定还应考虑风廓线的观测高度及分布状态。
何玉斐张宏升刘明星康凌
关键词:地表粗糙度大气稳定度大气边界层
京津塘高速公路秋冬季低能见度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2007年10-12月沿路布设的气象自动站相对湿度资料和能见度资料,初步分析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各路段低能见度事件的分布特点,指出秋冬季的低能见度天气分布及成因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低于1 km的低能见度事件,以塘沽局路段出现的概率最大,达到20%;小于200 m的低能见度事件,以泗村店路段出现概率最大,塘沽局次之;马驹桥路段出现不同视程低能见度事件的概率均为最小。当能见度小于1 km时,各路段车辆须减速;当能见度小于200 m时,建议马驹桥路段限速,塘沽西和泗村店路段在对车辆严格限速的同时,要密切关注能见度变化,随时准备封路,而塘沽局路段最好立即封路。进一步讨论了低能见度事件中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指出各路段不同视程的能见度事件主要是由雾、霾及其混合物等不同天气现象影响造成的。
吴彬贵解以扬吴丹朱王兆宇朱娈
关键词:能见度高速公路相对湿度
自制快速响应能见度仪特性及应用研究(英文)
2010年
介绍了自制快速响应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和研制过程,并将其与FD12型能见度仪进行比对试验。同时,利用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讨论了北京城北地区秋冬季能见度的演变特征以及与相对湿度、风速和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自制能见度仪能够反映能见度的变化趋势,数据对比结果良好,可用于能见度的测量,其频率响应可以达到1Hz以上,适合用于大气能见度及相关探测的快速响应要求;北京城北地区大气能见度分别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明显正相关,气温通过相对湿度和大气稳定度可以间接影响能见度;大风、大雾等天气现象对能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晓岚张宏升杜金林
关键词: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
科尔沁退化沙地和农耕区水热交换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验证单层和双层阻力模式适用性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退化沙地和农耕区两种下垫面的水热交换特征,并与Bowen比能量平衡方法实测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退化沙地和农耕区下垫面反射率以及下垫面水热特征的差异,造成沙地下垫面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净辐射均小于农耕区;沙地的潜热通量出现极值的时间较感热通量提前。
陈金敏彭艳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能量平衡科尔沁沙地
大连初冬一次辐射平流雾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大连机场地面观测资料、Micaps系统下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和背景、探空资料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对2009年11月30日-12月2日发生在大连地区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持续性雾过程属于辐射平流雾,是在稳定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下形成的。探空资料表明,大雾发生过程中,边界层内出现一层逆温和多层逆温;边界层内近地层的逆温和充沛的水汽条件对雾的形成和长时间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力结构分析表明,温度日较差大表明地面辐射冷却对本次大雾过程具有明显的作用;低层持续的弱暖平流输入,有利于近地层逆温的建立和维持。动力场结构分析表明,在中低层,大雾发生前期和维持时期,存在弱的辐合上升运动;在大雾消散期,存在明显的辐散下沉运动。水汽条件分析表明,增湿和冷却使此次大雾过程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产生凝结,在大雾过程的前期,存在弱的水汽辐合;在大雾消散期,存在水汽辐散。
王爽张宏升吕环宇潘江勇蔡丽娜董蔷薇
关键词:逆温层动力结构
天津南部地区平流雾过程塔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天津255m大气边界层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平流雾天气过程塔层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为平流雾的形成和长时间维持提供了逆温和湿度条件,平流雾形成前4个小时,西南暖湿气流突然增强。深厚平流雾形成时,低层大气呈弱不稳定层结;雾形成和发展期间,低层大气维持增湿和双层逆温层结,风场减弱,风向切变增强;冷空气产生的下沉逆温使低层雾得以维持较长时间,西北干冷空气的逐层入侵导致平流雾从高到低逐步消散;雾消散期间,雾体低层呈现出超绝热递减层结特征。分析还显示:平流雾过程中,温度廓线特征与雾体厚度关系密切。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王兆宇于莉莉刘彬贤解以扬
关键词:微气象学低能见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