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3)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丁巍伟程子华董崇志唐勇方银霞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地壳结构
  • 1篇岛弧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单元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气资源潜力
  • 1篇资源潜力
  • 1篇马里亚纳
  • 1篇南海南部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型
  • 1篇构造沉积演化
  • 1篇构造演化模式
  • 1篇海底
  • 1篇海底扩张
  • 1篇海脊
  • 1篇菲律宾海板块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4篇丁巍伟
  • 3篇程子华
  • 2篇方银霞
  • 2篇董崇志
  • 2篇唐勇
  • 1篇李家彪
  • 1篇张洁

传媒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的重力模拟及伸展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对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研究有助于揭示南海完整的演化历史。本研究对南海南部获取的两条多道地震剖面进行了地震解释,并对重力数据进行了壳幔密度反演。其中NH973-1测线始于南海西南次海盆,覆盖了南沙中部的北段;NH973-2测线始于南海东部次海盆,穿越礼乐滩东侧。反演结果显示,莫霍面埋深在海盆区10-11 km,陆缘区15-21 km左右,洋壳向陆壳莫霍面深度迅速增加。海盆区厚度在6-7 km,为典型的洋壳;陆缘区地壳厚度在15-19 km,为减薄型地壳。进一步研究表明(1)在西南次海盆残余扩张脊之下,莫霍面比两侧略深;(2)在礼乐滩外侧海盆区有高值重力异常体,推测为洋壳与深部岩浆混合的块体;(3)南沙区域上地壳存在高密度带,且横向上岩性可能变化。南海南部陆缘未发现有下地壳高速层,有比较一致的构造属性和拉张样式,为非火山型陆缘。我们对两条测线陆缘的伸展因子进行了计算,发现上地壳脆性拉伸因子与全地壳拉伸因子存在差异,其陆缘的拉张模式在纵向上是不均匀一的。
程子华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唐勇
关键词:南海南部
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进展:从陆缘裂解到海底扩张被引量:3
2013年
南海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欧亚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中心,地理位置独特,地质作用复杂,是研究大陆裂解—海底扩张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动力学的天然地质实验室。通过总结近年来对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①南海北部陆缘为非火山型被动陆缘,其东段虽有岩浆底侵活动,但其为海底扩张结束后的产物,南部陆缘未发现下地壳高速层,也为非火山型陆缘;②南海陆缘上下地壳的拉张因子存在差异,表明陆缘的张裂变形在纵向上并非是均一的,而具有随深度变化的特点;③南海海盆是通过2期扩张形成的,具有由NE向SW渐进式扩张的特点,其东侧表现为成熟的洋盆,而西侧保留了更多陆缘裂谷的特征;④南海海盆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存在碰撞挤出模型和古南海拖曳模型2种争论,2种模型各有优缺点,需要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
程子华丁巍伟方银霞唐勇
关键词:海底扩张构造演化模式
南极洲东部普里兹湾区沉积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使用普里兹湾的多道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资料,对其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和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可以划分为5个沉积单元,包括前寒武纪(性质不确定)的变质岩基底(PS.5),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期间和白垩纪期间的两期裂谷期沉积(PS.4及PS.3),晚始新世-中新世期间被冰川改造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PS.2)及上新世以来的冰川沉积(PS.1),其间均被不整合面所分隔.两期裂谷事件的沉积中心位于普里兹湾中部,并受断层控制.新生代以来沉积逐渐向着陆架外缘进积加厚,并被冰川作用所改造,沉积环境也由中生代的陆相转变为新生代的滨海相、冰川相.普里兹湾的白垩世和中新统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而其间的沉积类型为冰川沉积,有机碳含量很低.后者可能是由于冰川的底侵作用,使得深部有机碳含量较高的沉积在上部重新沉积的结果,普里兹湾断陷盆地区的PS.3以及陆架外缘以及陆坡深水区的PS.2上部(中新统)可能是油气的潜力生成区.
丁巍伟董崇志程子华
关键词:地层单元构造沉积演化油气资源潜力
九州帕劳海脊地壳结构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5
2012年
九州-帕劳海脊(KPR)位于菲律宾海中央,近南北走向。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西的俯冲,裂离于帕里西维拉海盆和四国盆地的弧后扩张,是老的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IBM)的残留弧。裂离期间同时受到垂向旋转应力和水平挤压力的共同作用,这是形成九州-帕劳海脊现今狭长的几何形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州-帕劳海脊南北部地壳结构可总结为P波波速为7.1~7.3km/s下地壳;P波波速为6.1~6.3km/s的中地壳;P波波速为4.5~5.5km/s上地壳。九州-帕劳海脊北段,30°N以北区和25°N以南区的地壳厚度普遍在10~15km,25°~30°N之间的地壳厚度普遍大于15km。九州-帕劳海脊的中段的地壳厚度变化较大,而且未识别出中地壳的存在,为不成熟的岛弧地壳。海脊南段与北段相似,具三层的地壳结构,但地壳厚度小于北侧,基本上大于10km。整个九州-帕劳海脊处的地壳厚度普遍厚于两侧海盆的地壳厚度。
张洁李家彪丁巍伟
关键词:菲律宾海板块地壳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