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L2012127)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梁平史艳华张云霞张弟逄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管线钢
  • 7篇X80钢
  • 7篇不锈
  • 7篇不锈钢
  • 6篇双相
  • 6篇双相不锈钢
  • 6篇耐蚀
  • 6篇X80管线钢
  • 5篇点蚀
  • 5篇氢氟酸
  • 5篇耐蚀性
  • 4篇电化学
  • 4篇土壤
  • 4篇化学镀
  • 3篇点蚀行为
  • 3篇电化学阻抗
  • 3篇电化学阻抗谱
  • 3篇镀层
  • 3篇酸性土
  • 3篇酸性土壤

机构

  • 25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抚顺...
  • 1篇天津石油职业...
  • 1篇内蒙古黄陶勒...

作者

  • 25篇梁平
  • 15篇史艳华
  • 7篇张云霞
  • 5篇赵阳
  • 5篇逄旭光
  • 5篇张弟
  • 4篇秦华
  • 4篇赵艳
  • 4篇刘峰
  • 3篇徐文芳
  • 2篇任建民
  • 2篇胡传顺
  • 2篇王莹
  • 1篇连景宝
  • 1篇李亚娟
  • 1篇张淑雁
  • 1篇王运玲
  • 1篇阎松
  • 1篇王小雨
  • 1篇李忠诚

传媒

  • 9篇材料保护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镍-铜-磷化学镀层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提高Ni-P化学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在由NiSO4.6H2O25g/L、NaH2PO2.H2O25g/L、C6H5O7Na3.2H2O12g/L和CH3COONa20g/L组成的Ni-P镀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无水硫酸铜,制备了Ni-Cu-P镀层。通过浸泡、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了Ni-Cu-P和Ni-P镀层在5%(质量分数)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加入CuSO4后得到的Ni-Cu-P镀层比Ni-P镀层结晶更细小、致密,在硫酸溶液中表现出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当镀液中硫酸铜质量浓度为0.50g/L时,得到的Ni-Cu-P镀层晶粒最小、致密性最好,其膜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大,分别是Ni-P镀层的4倍和32倍。
梁平王运玲史艳华
关键词:化学镀硫酸铜硫酸
X80钢在库尔勒土壤水饱和溶液中阴极保护电位的快速确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选取何种阴极保护电位可实现X80钢在库尔勒土壤体系中的最佳保护效果尚无文献报道。为此,通过阴极极化曲线确定了X80管线钢在库尔勒土壤水饱和溶液中阴极保护电位的大致范围;再借助电化学阻抗技术,考察了不同电位下X80管线钢在该土壤溶液中的Nyquist曲线,并根据电荷转移电阻的拟合结果确定了最佳的阴极保护电位,并通过浸泡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在库尔勒土壤水饱和溶液中的阴极保护电位范围约为-0.825^-0.975 V(vs SCE,下同),而最佳的阴极保护电位约为-0.875 V,此时保护度可达86%。电化学阻抗技术可以快速确定管线钢的阴极保护电位范围,且比极化曲线更为准确。
李佳宁梁平张云霞史艳华
关键词:X80管线钢电化学阻抗谱阴极保护
氟化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磷化液中添加氟化钠可改善磷化膜质量,目前对此研究还不系统。分别用添加氟化钠和未添加氟化钠的磷酸二氢铵-高锰酸钾磷化液在AM60镁合金表面制备磷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和电化学测试对2种磷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磷化膜可以完整覆盖基体表面,有效地将镁合金与腐蚀介质隔离,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蚀性;添加了氟化钠的磷化膜致密性更好,对镁合金耐蚀性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
李亚娟梁平秦华
关键词:磷化膜AM60镁合金氟化钠形貌耐蚀性
时效温度对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抗氢氟酸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经650~1000℃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微观形貌;通过XRD分析了时效后各试样的物相结构;借助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Mott-Schokkty曲线等方法,考察了时效后的S32750 SDSS在5%(体积分数)HF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时效温度为650和1000℃时,S32750 SDSS内并没有析出物产生。当温度上升到750~950℃时,开始产生σ析出相;且温度为850℃时,σ析出相最多,抗氢氟酸腐蚀性能最差。这主要是因为析出的σ相造成了材料内Cr和Mo分布的不均匀,促进了腐蚀微电池的形成,加快了不锈钢的溶解。同时,σ相的析出也增大了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促进了F-的吸附,增大了钝化膜的溶解速率,降低了钝化膜的稳定性,加快了双相不锈钢的腐蚀。
逄旭光刘润青王文涛史艳华李飞梁平
关键词:氢氟酸Σ相时效温度
镀液中Fe^(2+)含量对Ni-P化学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进一步提高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在Ni-P镀液中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亚铁(Fe SO4),制备了Ni-Fe-P三元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采用能谱仪测试了镀层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各镀层的结构进行了测试,通过交流阻抗考察了各个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Ni-Fe-P镀层属于高磷镀层,当镀液中Fe SO_4含量分别为0.2、0.5和0.8 g/L时,Ni-Fe-P镀层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镀层在Na Cl溶液中发生腐蚀时的电荷转移电阻不断减小,镀层的耐蚀性逐渐下降。
徐文芳石志新梁平马大永
关键词:化学镀硫酸亚铁耐蚀性
2205双相不锈钢和304不锈钢在氢氟酸溶液中缝隙腐蚀敏感性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缝隙腐蚀试样,通过浸泡实验以及循环极化、电化学阻抗、电化学噪声、恒电位测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2205DSS)和304不锈钢(304SS)在5%(质量分数)氢氟酸溶液中的缝隙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不锈钢在氢氟酸溶液中都发生了缝隙腐蚀,但2205双相不锈钢腐蚀形成的蚀坑较浅,而304不锈钢腐蚀形成的蚀坑较深,且腐蚀面积更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2205DSS的临界缝隙腐蚀电位E_(crev)和再钝化电位E_(rp)都高于304SS的,滞后环的面积也更小,钝化膜电阻和缝隙腐蚀发生时的电荷转移电阻也更大。2205DSS的白噪声水平更小,缝隙腐蚀反应更慢。同时,在相同外加电位下,2205DSS的缝隙腐蚀诱导期更长,缝隙腐蚀发生时电流更小,2205DSS的抗缝隙腐蚀能力优于304SS,这主要与两种材料表面所成钝化膜的组成和性能不同有关。
逄旭光郭一二迟嘉鹏梁平史艳华赵艳
关键词:氢氟酸
氯化镧对X80管线钢在酸性土壤模拟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2013年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X80钢在含有0.25~1.0g·L^-1氯化镧(LaCIa)的鹰潭酸性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LaCl3均能降低x80钢的腐蚀速率,且当LaCla浓度为0.5g·L^-1时,腐蚀速率最低。这是因为LaCl3与阴极反应产生的OH-结合成La(OH)3和La2O3,使原来多孔且不致密的产物膜变得更加致密,阻碍了阳极溶解,有效减缓了X80钢的腐蚀。
王莹梁平胡传顺王晓莉赵阳杨韬
关键词:X80钢酸性土壤氯化镧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低温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考察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在低温海水中的腐蚀性能,通过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研究了S32750 SDSS和316L不锈钢(316L SS)在5℃的模拟海水(质量分数为3.5%Na Cl)中的腐蚀行为,采用Mott-Schottky曲线对低温下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两者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低温海水中,S32750 SDSS比316L SS表现出了更低的腐蚀速率,且S32750 SDSS表面腐蚀凹坑的数量较少;2种不锈钢均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且S32750 SDSS比316L SS展现出更大的钝化区间以及更高的点蚀电位、钝化膜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这主要与S32750 SDSS表面钝化膜更加致密、缺陷数量更少等因素有关。
侯冠宇刘润青梁平任建民史艳华赵艳
关键词:腐蚀性
苯甲酸钠对AM60镁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改善AM60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和浸泡等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钠(SB)对AM60镁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并考察了温度对缓蚀率的作用规律,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温度和不同SB浓度下镁合金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了SB的缓蚀机制。结果表明:SB明显减缓了AM60镁合金的腐蚀速率,当其浓度为0.5mol·L-1时,缓蚀率达到75%以上,这主要是因为SB在AM60镁合金表面发生了物理吸附,这种吸附为放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形成的多分子吸附层隔离了镁合金和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随着SB浓度增加,镁合金腐蚀反应活化能增大,缓蚀率随之而增大。当SB浓度增大到0.7mol·L-1以后,由于分子间排斥作用占主导作用,导致缓蚀率没有明显增加,且随着温度从25℃升高到70℃,SB的缓蚀率略有下降。
赵阳梁平史艳华王旭
关键词:苯甲酸钠AM60镁合金缓蚀率
2205双相不锈钢的抗氢氟酸腐蚀行为被引量:6
2016年
氢氟酸用作烷基化油生产的催化剂时,对烷基化装置中常用的Q235钢具有很强的腐蚀性,2205双相不锈钢有望作为替代品,但目前对氢氟酸介质中2205双相不锈钢腐蚀行为的研究不多。通过浸泡试验,考察了2205双相不锈钢和Q235钢在5%HF溶液中的平均腐蚀速度,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了2种材料腐蚀后的表面形貌,通过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方法分析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Q235钢在5%HF溶液中阳极过程表现为活性溶解,而2205双相不锈钢在该介质中则出现了较宽的钝化区间和较低的维钝电流密度;2205钢的电荷转移电阻约是Q235钢的183倍,2205钢具有良好的抗氢氟酸腐蚀性能,这与其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有关。
安朋亮梁平张云霞史艳华秦华刘峰逄旭光
关键词:氢氟酸Q235钢耐蚀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