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2085)

作品数:12 被引量:209H指数:6
相关作者:卢长宝林颖莹秦琪霞郭晓芳王传声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复旦大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消费者
  • 3篇促销
  • 2篇营销
  • 2篇情感
  • 2篇旅游
  • 1篇信息对称
  • 1篇幸福感
  • 1篇虚假促销
  • 1篇一般消费者
  • 1篇营销启示
  • 1篇优惠券
  • 1篇游客
  • 1篇游客管理
  • 1篇预支
  • 1篇知觉
  • 1篇直觉
  • 1篇指向
  • 1篇奢侈
  • 1篇奢侈品
  • 1篇社会

机构

  • 11篇福州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闽江师范高等...

作者

  • 8篇卢长宝
  • 2篇秦琪霞
  • 2篇林颖莹
  • 1篇刘少艾
  • 1篇陈章旺
  • 1篇王传声
  • 1篇李娜
  • 1篇段奕君
  • 1篇郭晓芳
  • 1篇林阳阳

传媒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东南学术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企业经济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管理评论
  • 1篇营销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机制及理论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社交媒体是消费者自由开展口碑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六度空间理论、自组织理论和长尾理论等,结合信息传播流程和关键节点的分析框架,根据社交媒体负面口碑在个体、群体及媒体等3个层面上的传播与扩散机制,提出了以个体社交网络为核心的传播单元模型、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自组织传播模型以及以跨媒体传播为特征的口碑扩散模型。其中,单元模型揭示了发布者类型、口碑表达方式及接受者与发布者关系的重要性;自组织模型反映了负面口碑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和人际规则由无序走向有序;口碑扩散模型体现了社交媒体成员的角色多元化以及媒体之间的竞合关系,系统解释了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破坏力不断放大的内在机制。
卢长宝李娜
关键词:社交媒体负面口碑
优惠券持有状态对品牌好感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9年
本文以感知价值和主观幸福感代表优惠券禀赋效应引发的认知和情感评价,以品牌好感度代表由持有优惠券而引致的行为倾向,采用心理学实验检验了优惠券持有状态对品牌好感度的影响机制并发现,券面面值和获得概率对感知价值、主观幸福感及品牌好感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和品牌好感度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其中,在刚获得时二者程度最高;而与赠予相比,丢失时的主观幸福感更高;与丢失相比,赠予时的品牌好感度更高。此外,感知价值和主观幸福感对品牌好感度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仅更大,而且在感知价值影响品牌好感度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卢长宝
关键词:优惠券感知价值主观幸福感禀赋效应
限量促销决策的情感机制——预期和预支情绪的视角被引量:6
2015年
限量促销引发的是一种带有明显时间压力的决策情境。稀缺信息会引发预支情绪,限量品价值会引发预期情绪。预支情绪作为对未来进行展望而体验到的即时情感,有高兴和焦虑两种正负面情感。预期情绪作为人们想象经历确定结果后会有怎样的感受,有预期愉悦和害怕后悔两种正负面情感。在限量促销决策中,二者存在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此外,预支与预期情绪中的负面情感通常在临近促销时点时占优,而正面情感则在消息发布时占优。
彭静卢长宝
消费特权引致的嫉妒效应及对品牌关系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消费特权引起的嫉妒效应对品牌关系有重要影响。基于特权营销效果的视角,利用心理学实验数据的研究表明:对特权消费者而言,"凭身份获得的起点特权"比"凭消费贡献获得的结果特权"更易引致被嫉妒效应及对品牌的忠诚;对一般消费者而言,起点特权引致的嫉妒效应可能会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结果特权则更有利于促进其与关系的升级;"以VIP通道为代表的高强度特权"所引致的特权消费者被嫉妒感知及品牌关系强化意向均明显优于"以插队为代表的低强度特权",然而对一般消费者来说,直接损害其切身利益的低强度特权对嫉妒感知和品牌关系的破坏影响更大。
卢长宝
关键词:一般消费者
社会比较意义下嫉妒情绪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机制被引量:13
2013年
嫉妒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其发生条件有相邻性和流动性两种因素。嫉妒包含了对嫉妒物的可获得性、他人获取的正当性及制度公平性的认知,是对嫉妒物可望不可及而别人又能及的一种情感评估。良性嫉妒和恶意嫉妒是统一的,二者是同一个连续情感变量的两个极点。从流动性来看,恶意嫉妒的破坏性与嫉妒物的不可获得性而引发的不公平感知有关,善意或竞争性嫉妒与可获得性有关。嫉妒涉及嫉妒者、被嫉妒者及嫉妒物供给者等行为主体。由于社会性嫉妒也有第三方,因此Envy和Jealousy是一致的。在嫉妒行为中,可流动性让嫉妒具有了自我激励的第一行为效应。而不可流动性会导致攻击被嫉妒对象的第二行为效应,以及攻击供给者的第三行为效应。对各类社会管理者而言,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促进嫉妒物的公平分配与可获得性,从而有效防范因仇富、仇权引发的社会动荡。
卢长宝林阳阳段奕君
关键词:嫉妒社会比较不公平
奢侈品消费特性构成维度的理论模型被引量:37
2013年
奢侈品消费特性是对奢侈品消费所包含的社会比较意义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效应的总结,包含了"稀缺性、象征性、炫耀性、攀比性与享乐性"五个维度。稀缺性反映了奢侈品高品质、排他性及小众化消费趋势,象征性说明了奢侈品可成为体现财富、地位的社会比较标准,炫耀性显示了奢侈品在低阶层地位升级及高阶层自我强化方面的价值,攀比性彰显了奢侈品对促进自我进步、维护自尊的作用,而享乐性则是个体有关奢侈品功能和社会价值的综合体验。从比较的发生机制来看,这些特性可分为功能性、社会性和个体性三个层级。功能和社会性层级的关系(2S-2C模型)揭示了稀缺性与象征性是消费特性的基本维度,其中稀缺性是象征性形成的基础,而攀比性与炫耀性则可看作是象征性的延伸。从五维度内在关系来看,奢侈品消费包含了不同的心理倾向。HCSCS模型可作为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目标营销的分析框架,对理解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多元性及内在统一性有重要帮助。
卢长宝秦琪霞林颖莹
关键词:奢侈品构成维度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创新研究被引量:87
2015年
体育旅游具有鲜明的空间属性,是宏观性产品的一种,拥有多个构面,包含了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多重互动。作为强调消费者与企业共创价值的理论体系,价值共创理论包含了消费者体验逻辑和服务主导逻辑两个研究视角,对审视体育旅游体验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有重要的启迪。事实上,要清除当前体育旅游的弊端,既要推进"以提升体育体验价值为核心的内容创新及其他辅助体验的创新",也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平台化创新"。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消费者和企业的互动,以及企业和政府的互动,利用DART模型的分析框架,对体育旅游管理模式开展创新,藉此推动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创新。
卢长宝郭晓芳王传声
关键词:体育旅游服务主导逻辑消费者体验
互联网时代信息对称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顾客公民行为(CCB)作为顾客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能给企业带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竞争优势,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深入剖析顾客公民行为的基本特征,从最大受益者角度将顾客公民行为分为指向企业的CCB和指向其他顾客的CCB,接着分别构建了信息对称对指向企业的CCB和指向其他顾客的CCB的影响模型,并借助前人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对这两个模型加以论证。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营销建议以帮助企业引导指向企业的CCB,减少和弱化指向其他顾客的CCB,从而有效地利用顾客公民行为进行营销。
陈章旺苏千绿孙湘湘
关键词:信息对称
真实与利益共存?促销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及群体感知差异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Fiske等提出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及混合刻板印象检验的方法,本文既验证了"利益性"和"真实性"是促销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两个核心维度,也验证了不同消费群体对两个维度的感知呈混合分布的假定,并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第一,真实性既反映了企业的道德水平与利他诉求,也反映了企业的意图以及温暖的程度,说明消费者对企业促销目的的分析是以道德评价为基石的。第二,利益性反映了企业给予消费者好处的多寡与达成意图的能力。由于消费者对"利己"情形下发生的"利他"行为会有折扣期望,因此不同水平的利益性将会带来不同的评价。第三,虽然利益性和真实性都会显著正向影响促销参与意愿,但是利益性的影响更大。此外,反映在群体差异上,就是"高利益—低真实"和"高利益—高真实"类别消费者的促销参与意愿更为强烈,说明人们参与促销主要是由利益驱动的。第四,不同人口统计和心理变量的群体对促销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群体分布相对分散;而在心理变量方面,群体分布较为集中,更符合"一高一低"的混合刻板印象假设。总体来看,与之前相关研究倾向于探索谁更喜欢促销有所不同,本研究反映了消费者在使用促销过程中"心理纠结"(既爱利益又怕虚假)的程度,这种有关促销刻板印象的感知差异也为企业开展差异化促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卢长宝李杭
关键词:促销利益性
虚假促销中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认知机制:基于时间压力和过度自信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促销是利用时间压力引诱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营销手段,而虚假促销则是商家利用促销原理设计的带有欺骗性质的促销活动。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是否作出购买决策,与消费者决策理性、时间压力感知以及是否过度自信密切相关。依据经典文献,本文将时间压力分为"个人时间约束、促销时间限制及机会成本感知"三个维度,将虚假促销决策中的过度自信分为"夸大感知利得和忽略感知风险"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调研获得的数据对所构建的虚假促销购买决策认知机制模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虚假促销活动中,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时间压力与决策自信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过度自信又对购买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将过度自信看作虚假促销活动诱致的"热"心理状态,很好地解释了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认知机制。从各变量的具体维度来看,促销时间压力比个人时间约束更易引起过度自信,且机会成本感知更易导致夸大感知利得。此外,过度自信中的夸大感知利得比风险意识缺失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
卢长宝秦琪霞林颖莹
关键词:虚假促销过度自信购买意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