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9-YB-119)
-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 相关作者:罗雷康燕李美霞陶霞梁会营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的疫情动态,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从哨点医院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高发趋势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城乡结合部一直是高发疫区,但从市区向农村扩散的程度增强;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增大,托幼儿童减少;EV71取代CoxA16成为近期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毒株交替出现,故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 梁会营康燕李美霞陈宗遒王大虎魏跃红陶霞罗雷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 广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动态研究被引量:38
- 2011年
- 目的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的肛拭子标本从哨点医院获得,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暴发月份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市区病例构成从2008年下半年的48.32%逐步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35.09%,农村地区则从2008年的11.95%逐步升至24.67%,城乡结合部相对稳定在40.30%左右;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病例数构成比从2008年下半年的60.04%增至2011年的68.92%,托幼儿童则从2008年的38.09%降至2011年的28.27%,学生病例2009年以来相对稳定在2.55%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不断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型别的毒株交替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 梁会营康燕陶霞李美霞罗雷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 广州市2005-2008年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5-2008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部分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病原学检测方法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发病高峰在5-7月份;学龄前儿童好发,特别是2~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最高达1500/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为主,占43.28%,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结论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影响广州市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应重点加强夏秋季托幼机构和社区的防控工作。
- 康燕李美霞罗雷蒋力云杨智聪王玉林魏跃红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