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4BA520A06-3)

作品数:3 被引量:78H指数:3
相关作者:赵淑章季书勤张德奇王汉芳郭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1篇水氮运筹
  • 1篇强筋
  • 1篇强筋小麦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评...
  • 1篇镉吸收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评价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生产
  • 1篇金属污染
  • 1篇灌区
  • 1篇
  • 1篇

机构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季书勤
  • 3篇赵淑章
  • 2篇王汉芳
  • 2篇张德奇
  • 1篇郭瑞

传媒

  • 1篇土壤肥料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2006年
于麦收前对河南省中产灌区麦田进行调查取样,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表明,播量、氮肥施用、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选用等是目前中产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选用具有高产潜力新品种的同时,控制播期播量,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分期施氮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栽培管理措施。
季书勤赵淑章张德奇王汉芳
关键词:小麦生产
水氮运筹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施用及氮肥和浇水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拔节和开花期追氮结合浇水对产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水氮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子粒品质,开花期追氮对子粒蛋白质作用明显,药隔期追氮稳定时间最长,拔节期大量浇水显著降低稳定时间,开花和药隔期追氮结合浇水对子粒品质作用最大。产量和子粒主要品质(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表现最佳的结合点是拔节和开花期的水氮配合施用。
赵淑章季书勤
关键词:强筋小麦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镉吸收规律研究被引量:52
2006年
为给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品种保障,2003年对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2004年对鹤璧市卫河堤岸内侧土壤重金属检测表明,其土壤Cd含量为10.5mg/kg,严重超过国家标准(0.6mg/kg)。在此土壤环境下测定小麦植株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Cd的积累量因品种、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品种间籽粒Cd含量为0.102~0.168mg/kg,均超过国家标准(0.100mg/kg)。小麦各部位Cd积累大小次序为根〉叶〉茎〉鞘〉籽粒〉颖壳。
季书勤郭瑞王汉芳张德奇赵淑章许令超
关键词: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