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425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建明何艳汪海珍吴愉萍刘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土壤
  • 2篇土壤酶
  • 2篇污染
  • 2篇五氯酚
  • 2篇氯酚
  • 2篇根际
  • 2篇PCP
  • 1篇氮沉降
  • 1篇氮肥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丁草胺
  • 1篇动力学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响应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何艳
  • 5篇徐建明
  • 4篇汪海珍
  • 3篇刘学军
  • 3篇吴愉萍
  • 2篇徐建民
  • 1篇况福虹
  • 1篇徐明岗
  • 1篇黄巧云
  • 1篇徐仁扣
  • 1篇宋韦
  • 1篇马兆辉
  • 1篇刘忠珍
  • 1篇李兆君
  • 1篇蒋新
  • 1篇张福锁
  • 1篇陈菁青
  • 1篇赵亚南
  • 1篇梁永超
  • 1篇阿德力麦地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轮作体系不同施氮量甲烷排放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重庆市江津区进行单季稻转换为不同轮作体系的田间试验,测量CH4排放通量,探讨不同轮作体系CH4的排放规律。【方法】试验以玉米-小麦(MW)、水稻-小麦(RW)、水稻-冬水休闲(RF)三种轮作体系为主处理,每种轮作体系设不施氮对照(N0)、优化施氮(Nopt,即小麦季N 96 kg/hm^2、玉米季或水稻季N 150 kg/hm^2)、传统施氮(Ncon,即小麦季N 180 kg/hm^2、玉米季或水稻季N 225 kg/hm^2)3个副处理。温室气体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原位测量,每周1 3次,周年监测。【结果】MW、RW、RF体系第一年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13.5、26.7和89.8 kg/hm^2,第二年为第一年相应体系的6.2%、85.1%和263.1%。第一年MW、RW、RF系统N0处理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17.7、30.5、85.7 kg/hm^2,Nopt处理分别为其对照的87.5%、111.3%、111.9%,Ncon处理为对照的41.5%、51.1%、94.8%;第二年MW、RW、RF系统N0处理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0.4、26.0、227.4 kg/hm^2,Nopt为其对照的240.4%、103.9%、104.9%,Ncon为其对照的229.6%、58.6%、100.1%。MW、RW、RF三个轮作体系两年均为甲烷净排放,MW体系以玉米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87.4%、87.2%、76.2%;RW体系以水稻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91.4%、95.7、94.9%;RF体系中以水稻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84.2%、84.9%、84.8%。MW第一年玉米季施肥期甲烷排放累积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6%11%,第二年占30%45%;RW水稻季施肥期甲烷排放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37%50%,RF水稻季施肥期甲烷排放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21%28%,淹水休闲季约占总体系16%,也不可忽略。【结论】水稻-冬水休闲系统甲烷排放最高,水稻-小麦轮作次之,玉米-小麦轮作最低。单季稻改小麦-玉米轮作后第一年,玉米季有明显甲烷排放,第二年则未出现,两年甲烷排放总量无差异;水稻-冬水田轮作,甲烷排放在第二年明�
宿敏敏况福虹吕阳赵亚南傅先友李群英雷云飞张福锁石孝均申建波刘学军
关键词:轮作氮肥四川盆地
根-土界面的微生态过程与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土壤-植物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与人类生存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亚系统。该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的运移必须历经根-土界面多层次的微生态过程的控制。这些微生态过程涉及到系统中许多生物、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反应机理,与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及其归宿等环境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理解这些微生态过程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对提高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具有直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徐建明何艳
关键词:根-土界面根际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
土壤中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平衡吸附法,以我国12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为介质,对丁草胺在土-水界面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在24h内可基本达到表观平衡,但有机碳(TOC)含量低(<5g/kg)的土壤需较长时间(60h);丁草胺平衡吸附量与TOC和无定型氧化铁含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0.692;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受复杂的多反应机制控制,可分为快速和慢速吸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TOC控制着丁草胺的吸附速率.黏粒和CEC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3个因素可以解释77.8%吸附速率的变化.结合运用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刘忠珍何艳吴愉萍汪海珍徐建明
关键词:丁草胺TOC
Sherlock MIS系统应用于土壤细菌鉴定的研究被引量:48
2006年
以10种已知菌株为例,对Sherlock微生物鉴定系统(Sherlock MIS)的细菌鉴定准确性及培养基、活化时间和取样区域等因素对鉴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TSBA培养基培养的细菌的鉴定准确率很高,除苏云金杆菌外其他菌株均鉴定到种的水平;但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后,系统对供试菌株鉴定效果不理想。不同活化处理中所有样品的鉴定结果均正确,但以菌种活化2次后的SI值(相似指数)更高;取菌在二区或是三区则对鉴定结果影响不大。
吴愉萍徐建明汪海珍胡宝兰吴建军
关键词:SHERLOCKMIS细菌鉴定磷脂脂肪酸土壤
青藏高原氮沉降研究现状及草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解青藏高原氮沉降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对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大气活性氮沉降定量研究的相关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大气活性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与青藏高原现阶段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比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氮沉降通量定量研究较少,且局限于短期监测或仅定量雨水活性氮含量,长期性的定点原位监测、大气活性氮的组成特征、城乡差异及变化趋势均未见报道;同时,大气氮沉降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趋势及物候相应等均报道较少,仅局限于现象的解释,并未对变化机理进行阐述。氮沉降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青藏高原氮沉降通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强。
王伟刘学军
关键词:氮沉降植物响应青藏高原
根际修复中五氯酚耐性草种的筛选及其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以8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草坪草种为材料,进行了根际修复中五氯酚(PCP)耐性草种的筛选及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顶峰(Pinnacle)为PCP耐性品种,在PCP污染土壤的根际修复中具有通过优化土壤环境而促进PCP在根际微域中快速降解的能力。研究结果为PCP污染土壤根际修复中目标植物的合理选取提供了科学试验依据。
马兆辉何艳徐建民
关键词:草种筛选根际修复
五氯酚(PCP)污染土壤模拟根际的修复被引量:18
2005年
模拟根际环境条件下,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对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CP的土壤残留消解行为随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的不同显现相应差异.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碳氮比(Cmic/Nmic),微生物商及酶等土壤生化指标与PCP的消解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低剂量(13.38TOCmg/kg)处理,PCP土壤甲醇可提态残留量最小,修复效应最佳,此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商,脱氢酶活性等显现最大响应,为最适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修复机理可能在于其诱导的土壤环境质量友好演变过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及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表征根际修复PCP污染土壤时土壤环境质量友好演变过程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何艳徐建民汪海珍吴愉萍陈菁青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研究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将黄粉土(水稻土)经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98天,检测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仅与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浓度和培养时间有关,同时还与土壤酶种类有关.培养前期(第14天前),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时抑制;培养后期(第14天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激活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50-0.281mg·kg^-1)对土壤蔗糖酶也具有一定激活作用;就土壤酶而言,在污染早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对甲磺隆结合残留较敏感,可以作为表征甲磺隆结合残留土壤污染的生物活性指标.
李兆君徐建明梁永超汪海珍马国瑞
关键词:甲磺隆土壤酶活性
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被引量:22
2008年
回顾土壤化学中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学科分支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简短回顾我国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的研究特点、现状及部分进展,并据此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发展方向作了概括性展望。综合分析认为,对土壤进行宏观调控要以土壤微观性质的认识为前提。新近基于分子尺度微观光谱技术对土壤微观性质的原位观测及认识的飞跃是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研究领域迅速发展的基础;近代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又进一步拓展了传统土壤化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土壤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立足农业生产,同时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转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变电荷土壤化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完善现代土壤学理论,是今后中国土壤化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徐建明蒋新刘凡窦森周立祥徐仁扣徐明岗黄巧云李航何艳
关键词:土壤化学胶体化学界面化学污染化学
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森林生态系统氮素干沉降被引量:5
2016年
在过去几十年,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强引起了大气活性氮污染的加剧,从而导致氮沉降量的增加。为了定量评估新疆天山中段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针叶林大气氮素干沉降状况,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选择在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森林生态系统,利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和被动采样器,距离地表2 m处分别采集PM_(10)(可吸入颗粒物)和NH_3、NO_2样品,基于推算法定量评价氮素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研究区NH_3、NO_2、颗粒态NH^+_4(p NH^+_4)、颗粒态NO^-_3(p NO^-_3)和PM_(10)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86±1.31)、(2.85±0.30)、(0.45±0.07)、(0.45±0.06)μg·m^(-3)和(55.8±6.52)μg·m^(-3);气态NH_3^-N、NO_2^-N和颗粒态NO^-_3^-N、NH^+_4^-N的沉降通量分别为3.42、0.79、0.61、0.62 kg·hm^(-2)·a^(-1),干沉降总量为5.44 kg·hm^(-2)·a^(-1)。其中,气态NH_3沉降占干沉降总量的62.9%,表明放牧引起的氨排放可能是该地区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来源。鉴于该地区可观的氮干湿沉降总量(9.9 kg·hm^(-2)·a^(-1),其中湿沉降为4.45 kg·hm^(-2)·a^(-1)),对研究区植被、土壤以及自然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应引起重视。
王晓丽李凯辉宋韦阿德力麦地刘学军
关键词:生态系统活性氮干沉降NH3天山北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