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5070)

作品数:11 被引量:163H指数:8
相关作者:金银龙李永红程义斌龚洁杨念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3篇气象
  • 3篇高温
  • 2篇气象条件
  • 2篇污染
  • 2篇健康
  • 2篇大气污染
  • 1篇对流云
  • 1篇对流云团
  • 1篇对心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烟尘
  • 1篇云团
  • 1篇运输行业
  • 1篇灾害

机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武汉市疾病预...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山东省雷电防...
  • 1篇宝鸡市气象局

作者

  • 5篇金银龙
  • 4篇程义斌
  • 4篇李永红
  • 3篇杨念念
  • 3篇刘迎春
  • 3篇龚洁
  • 2篇王长科
  • 2篇吴珍
  • 2篇王玫
  • 2篇罗慧
  • 1篇徐雨晴
  • 1篇罗进辉
  • 1篇路凤
  • 1篇何吉成
  • 1篇王雪臣
  • 1篇冯桂力
  • 1篇刘勇
  • 1篇冯相昭
  • 1篇吴林荣
  • 1篇冷春香

传媒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经济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影响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为研究天气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行业产出的影响变化,引入气象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了带一阶自回归变量的Panel data-Random effect-AR(1)模型,研究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边际影响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气象条件变化对中国8个行业、31个省(区、直辖市)的国民经济产出存在显著敏感性影响。在控制资本和劳动力影响因素的条件下,1984—2006年共22年间中国GDP总值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影响约为12.36%。在计量经济效益预测中,度量了我国省域行业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影响,总体特征为: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在北部以中部气象条件相对更为敏感,而在南部以中部气象条件相对更为不敏感,这与自然气候带分布、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类型及其水平和气象灾害分布等均有关系。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25.4%、14.7%、13.2%,10.9%、10.7%、10.7%、9.2%和7.9%。
罗慧许小峰章国材罗进辉王建鹏
关键词:经济产出气象条件敏感性
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传播期和墨西哥暴发期的气象条件与中国初夏气候特点的相似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2009年5月初,甲型H1N1流感在其发源地墨西哥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美国却快速传播。初步研究表明,气温上升、降水增多对于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传播趋于平稳和减少起到一定的作用,而纬度较高的美国恰在春夏之交,气温适中、多雨、少光照,气象条件与墨西哥暴发时相似。中国与美国同处于北半球中纬度,6月份中国大部地区气象条件与美国快速传播期地区的气象条件相似,这有可能使得中国的预防和控制期延长。因此,应密切关注中国相似气象条件地区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做好6月份中国流行性疾病多发易发这一敏感时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李威宋艳玲王长科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气象条件
气候变化对中华按蚊生长发育及有效传疟的影响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取日平均气温10℃为中华按蚊发育起点温度,分别取18℃和21℃为中华按蚊有效传播间日疟和恶性疟的下限温度,以1986年为分界点,利用1960-2007年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80%保证率下,5d...
俞善贤滕卫平王长科许小峰
关键词:中华按蚊气候变化繁殖代数
文献传递
武汉市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温对武汉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武汉市死亡资料及气象资料描述武汉市2003年夏季日最高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的时间序列,对高温期和非高温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夏季日最高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在2003年夏季高温期有明显的死亡高峰,高温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男性和女性平均日死亡数分别是非高温期的1.92、1.56和2.34倍,高温期的死亡总数占该年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31.8%。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增加的日最高气温临界值是36℃,单位温度死亡危险度为2.8/100万。结论武汉市高温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显著影响。
程义斌金银龙李永红龚洁杨念念王玫吴珍
关键词:高温心脑血管疾病
气候变化对中国疟疾传播范围与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取间日疟原虫发育下限温度指标为14.5℃,恶性疟为16.0℃;取间日疟原虫有效发育临界下限温度指标为18℃,恶性疟为21℃。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1981-2050年日平均气温,计算稳定通过疟原虫发育和有效发育临界下限温度的初始日、终止日及其生长发育时段,预估和分析2031-2050年时段我国疟疾传播的范围与强度。结果表明:2031-2050年时段我国有效传疟季节有提前开始、延迟结束,有效传疟日数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趋势。相对与1981-2000年时段有效传疟分布边界有向北和向西扩展,疟原虫繁殖代数也有增多的趋势。
滕卫平俞善贤胡波浦静姣
关键词:气候变化疟疾
陕西中部一次超强雷暴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利用2007年8月8~9日陕西中部一次超强雷暴天气的闪电定位资料、天气图、多普勒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从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分析了此次强雷电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远距离台风外围的低层偏东气流到达陕西中部,增强了低层的水汽和能量,对大暴雨和强雷电天气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α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期是产生高密度大强度雷电的主要时段,雷电主要发生在TBB≤-60℃的云区;产生强雷电的雷达回波强度达到50~60 dBz,垂直液态水含量VIL为60~70 kg/m^2,云顶高度达到或超过15~17 km;雷电的产生主要与对流云低层辐合区水汽通量的大小有关:低层辐合区水汽通量比较小时,有利于雷电的产生。
罗慧刘勇冯桂力王仲文马启明吴林荣
武汉市大气污染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运用病例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大气污染对武汉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交叉(case-crossover)设计的方法研究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市城区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的对照选择方案研究结果的差异。结果调整相关气象因素后,采用双向1∶2的对照设计分析表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以及二氧化氮(NO2)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武汉市城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发生的OR值分别为1.005(95%CI:1.004~1.006)、1.021(95%CI:1.019~1.023)和1.054(95%CI:1.047~1.054);在不同的对照策略下,PM10、SO2以及NO2与呼吸系统死亡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O2的关联值相对较高。结论本研究区域内大气PM10、SO2以及NO2浓度的上升促进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增加。
刘迎春龚洁杨念念李永红路凤程义斌金银龙
关键词:空气污染病例交叉研究呼吸系统疾病
不同城市夏季高温对居民健康状况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城市夏季高温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广州、南京和哈尔滨市分别对300名城市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同时收集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不同城市夏季高温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广州、南京和哈尔滨市分别位于不同的纬度,气候特点各不相同。广州常年温度较高,日温差小,南京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哈尔滨一年四季气温跨度较大,日温差大。2003年夏季广州、南京和哈尔滨的空调使用率分别是85%、75%和12%,失眠率分别为21.6%、38.3%和12.9%,疲劳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1%、25.1%和15.2%,疾病加重发生率分别为5.0%、7.3%和6.1%,中暑率分别为21.6%、38.3%和12.9%。结论夏季高温除了易引起中暑外,还可使人们出现失眠、疲劳症状、疾病加重等,不同气候特征的城市居民对热的耐受性不同,但是气候持续变暖对我国不同纬度城市的居民健康均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威胁。
程义斌金银龙李永红刘迎春王玫吴珍张广生
关键词:高温气候变暖健康
高温对武汉市居民死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极端高温对武汉市居民死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描述武汉市2003年夏季日最高气温与日死亡数的时间序列,对高温期和非高温期的平均日死亡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夏季日最高气温与逐日死亡率的关系。结果2003年夏季高温期有明显的死亡高峰,高温期日平均总死亡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日平均死亡数显著高于非高温期。高温期超额死亡人数为505人,占该年夏季总死亡数的11.4%。死亡率明显增加的日最高气温临界值是36℃,单位温度死亡危险度为3.995/100万。结论极端高温天气可增加2003年武汉市居民死亡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及患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者。
李永红杨念念刘迎春顾珩孙惠琳龚洁程义斌金银龙
关键词:气象因素极端高温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与健康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气候变化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胁迫效应,并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直接与间接影响的研究进展,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与健康的影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值得关注。
赵金琦金银龙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影响健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