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BN2011035)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洪斌阎斌伦李士虎郑金龙董丹更多>>
相关机构: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微藻
  • 2篇水环境
  • 2篇胁迫
  • 2篇海洋微藻
  • 2篇草甘膦
  • 1篇毒性效应
  • 1篇致毒
  • 1篇日本蟳
  • 1篇三角褐指藻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磷酸酶
  • 1篇酶活性
  • 1篇海链藻
  • 1篇分离纯化
  • 1篇
  • 1篇纯化

机构

  • 4篇淮海工学院
  • 3篇江苏省海洋生...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洪斌
  • 3篇李士虎
  • 3篇阎斌伦
  • 1篇李信书
  • 1篇钱鹏
  • 1篇宋秀梅
  • 1篇董丹
  • 1篇郑金龙

传媒

  • 2篇水产科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4种海洋微藻对外源硒的吸收和胁迫的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以不同质量浓度硒(亚硒酸钠)对塔胞藻、中肋骨条藻、绿色巴夫藻、海水小球藻进行胁迫培养,考察4种微藻对外源硒的吸收效果,并以微藻生物量、叶绿素和对其他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参数,研究微藻对不同质量浓度硒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硒质量浓度的增加,4种微藻细胞含硒量增加,海水小球藻尤其明显,硒质量浓度为30mg/L,藻体含硒量为25.94μg/g,是对照组的1080倍;低硒下,4种微藻生长上升;硒质量浓度大于10mg/L,微藻生物量低于对照组,巴夫藻尤为明显,硒质量浓度为30mg/L时,藻生物量仅是对照组的44%;海水小球藻也受抑制,但抑制幅度不明显。当硒质量浓度为30mg/L时,藻生物量是对照组的93%;除海水小球藻外,其他3种微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质量浓度的硒胁迫下,波动范围较大;硒胁迫对海水小球藻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不明显。海水小球藻可作为有机硒转化的生物载体。
王洪斌成明李士虎阎斌伦
关键词:海洋微藻胁迫
4种海洋微藻酸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提取、纯化了4种海洋微藻的酸性磷酸酶,确定了酸性磷酸酶的条件并研究其性质。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酸性磷酸酶回收得率低,但酶活最高;确定各微藻酶促反应初速度均恒定的时间为15min;三角褐指藻、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海链藻的酸性磷酸酶分别在酶浓度为0.96、0.29、0.25、14.9mg/mL酶促反应速度达最高;三角褐指藻、塔胞藻、海链藻的酸性磷酸酶最适pH值为3,而塔玛亚历山大藻为4;37℃下各藻产生的酸性磷酸酶米氏常数为:塔玛亚历山大藻<塔胞藻<三角褐指藻<海链藻。试验证实,塔玛亚历山大藻在磷源限制条件下,较其他3种海洋微藻更易于利用有机溶解磷;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利用海洋微藻生产酸性磷酸酶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王洪斌缪雨溪李信书李士虎阎斌伦
关键词:海洋微藻酸性磷酸酶酶活性
水环境中草甘膦对海州湾典型优势微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以海州湾常见优势藻种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mutum)、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为受试藻,考察了水环境中草甘膦致毒胁迫对二种藻生理特性的影响;同时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这两种海洋微藻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对草甘膦胁迫的响应。低浓度的草甘膦(<4.1 mg/L)对海链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对三角褐指藻不显著;草甘膦可以降低这两种微藻叶绿素a的合成量,呈现质量浓度-剂量效应,且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大于海链藻;草甘膦对这两种微藻的CAT活性、可溶性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微弱抑制效应;低浓度草甘膦还可提高两种微藻的SOD活性和MDA含量。本文以提示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揭示海洋微藻类作为环境毒理学评价指标的潜在应用价值。
董丹钱鹏王洪斌李士虎
关键词:草甘膦三角褐指藻海链藻毒性效应
日本蟳对水环境中草甘膦致毒胁迫的生理应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日本蟳对水环境中草甘膦致毒胁迫的生理应答,探讨水环境中草甘膦污染液对水生生物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日本蟳肝胰腺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及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为参数,测定不同处理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的草甘膦对日本蟳上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水环境中的草甘膦对日本蟳GPT、GOT表现出明显的诱导效应,并与其体积分数密切相关;从相同体积分数不同时间段来看,GPT、GOT活性是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升高而后降低,且差异显著,最高值均出现在2.0μL/L、48 h组,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和2.9倍。用2.0μL/L草甘膦溶液处理日本蟳,其血清中的SOD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至96 h达到最高点,96 h高于对照组76%;CAT活性在24、48 h均远高于对照组,至48 h达到最高,高出对照组384%,96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AKP活性自24 h即有明显上升趋势,48 h达到最高,高出对照组75%,96 h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ACP活性自24 h开始升高,48 h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高出200%,至96 h仍高于对照组52%。[结论]日本蟳对水环境中草甘膦的致毒胁迫产生强烈的生理应答,肝胰腺中GTP和GOP的活性可以作为水环境中农药污染生化水平上的评价指标。
王洪斌宋秀梅郑金龙阎斌伦
关键词:日本蟳草甘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