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qn-04)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相关作者:金显仕林群郭学武张波戴芳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低氧
  • 1篇低氧环境
  • 1篇低氧区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多样性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结构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长江口

机构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金显仕
  • 1篇张波
  • 1篇郭学武
  • 1篇袁伟
  • 1篇戴芳群
  • 1篇林群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低氧环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2006年8月在调查中发现长江口以南浙江沿岸存在一个明显的低氧区,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低氧区内外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低氧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低氧区内是底栖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高值区;CLUSTER和MDS标序把底栖动物分为了两个生物群落组群,一个组群属于低氧环境下的组群,近一步用ANOSIM检验发现,这两个组群差异显著(R=0.347,P=0.75%);低氧区内的多样性指数(H′=1.71)小于低氧区外的相应值(H′=2.53)。说明了低氧环境已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丰度、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袁伟金显仕戴芳群
关键词:低氧区大型底栖动物长江口群落结构多样性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被引量:27
2009年
根据1982年和1992年渤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应用EwE建模软件,构建了两个时期的营养通道模型,并比较分析了10a间渤海生态系统结构以及渔业资源的变化。模型包含鳀、黄鲫、蓝点马鲛、其它中上层鱼类、小黄鱼、花鲈、其它底层鱼类、底栖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17个功能群,基本覆盖了渤海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1992年渤海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比1982年有所下降;小型中上层鱼类成为渔业资源的主要成分,其生物量较1982年明显增加;由于低营养级层次渔获物数量的增加,渔获物平均营养级有所下降。从系统规模看1982年大于1992年。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间,引起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捕捞因素。1982年与1992年渤海生态系统均处于不成熟的发育期,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因此渔业资源恢复的物质基础是有保证的。
林群金显仕张波郭学武
关键词:生态系统结构渔业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