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2557)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凌云顾菲陈纬纬王丹丹陈思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2篇细胞
  • 2篇活动性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脐带
  • 1篇脐带间充质干...
  • 1篇青藤碱
  • 1篇咪唑立宾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细胞移植
  • 1篇细胞移植治疗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磷酰胺
  • 1篇霉酚酸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淮安第一人民...

作者

  • 4篇孙凌云
  • 3篇顾菲
  • 2篇王丹丹
  • 2篇陈纬纬
  • 1篇达展云
  • 1篇冯学兵
  • 1篇姚根宏
  • 1篇孙玥
  • 1篇殷松楼
  • 1篇黄赛赛
  • 1篇丁从珠
  • 1篇孔玮
  • 1篇张卓亚
  • 1篇刘焱
  • 1篇邓伟
  • 1篇王培
  • 1篇陈思文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ACR20、ACR50的达标情况,以及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的变化情况,并监测试验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①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CR20、ACR50达标率分别为86.67%、77.78%,对照组分别为60.00%、57.78%;治疗组ACR20、ACR5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晨僵时间、ESR、CRP、R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晨僵时间、ESR、CRP、R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共有90例病例纳入安全性分析。治疗组有7例(15.6%)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17.8%)发生轻度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改善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减少晨僵时间,且不会显著增加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顾菲孙玥陈思文王培丁从珠孙凌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青藤碱甲氨蝶呤
咪唑立宾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以霉酚酸酯(MMF)及环磷酰胺(CYC)为对照,评价咪唑立宾(MZR)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中国江苏6家研究中心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活动性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MZR组、MMF组和CYC组。其中MZR组30例,口服MZR 300 mg,隔日1次;MMF组30例,口服MMF 1 g,每日2次;CYC组30例,静脉用CYC 0.5 g,每2周1次。治疗24周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MZR组、MMF组、CY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6%、78.58%和79.31%,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4.48%、39.29%和37.93%,3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SLEDAI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抗dsDNA抗体滴度均显著下降;3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上升;3种治疗均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清C3、C4水平;以上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ZR组、MMF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YC组。结论 MZR治疗活动性SLE的疗效与MMF、CYC相当且耐受性较好,可以作为治疗SLE患者的全新治疗药物。
顾菲冯学兵陈纬纬刘焱魏华刘琳殷松楼达展云孙凌云
关键词:咪唑立宾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红斑狼疮
健康者与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RL/lpr鼠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比较健康者及狼疮患者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MRL/lpr狼疮鼠的疗效,24只17周龄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三组,健康者骨髓MSC治疗组(H-MSC)、SLE患者骨髓MSC治疗组(L-MSC)及PBS对照组(PBS)。分别给予不同MSC或PBS治疗后观察8周,处死所有小鼠,评价移植疗效及检测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显示H-MSC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PBS组。H-MSC组小鼠蛋白尿水平显著低于L-MSC组及PBS组。H-MSC组及L-MSC组小鼠肾脏总体病理学评分均显著低于PBS组,但两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H-MSC组和L-MSC组小鼠肾小球补体IgG沉积水平均显著低于PBS组,且H-MSC组肾脏C3沉积水平显著低于L-MSC组和PBS组。H-MSC组及L-MSC组小鼠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均显著低于PBS组。结果表明H-MSC及L-MSC移植治疗MRL/lpr狼疮鼠均有疗效,但H-MSC疗效优于L-MSC,MSC移植可能通过抑制CD3+CD4+T淋巴细胞发挥对MRL/lpr的治疗作用。
顾菲王丹丹孙凌云
关键词:红斑狼疮间充质干细胞骨髓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狼疮鼠免疫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狼疮鼠后免疫细胞亚群变化,为阐明UC-MS(3s治疗SLE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B6-MRL-Fas虹狼疮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UC-MSCs治疗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经尾静脉分别输注1×10^6UC-MSCs或FLS;治疗4周后,计算小鼠脾脏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变,ELISA试剂盒检测IgG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各淋巴细胞亚群及腹腔和肾脏巨噬细胞比例,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结果UC.MSCs治疗组狼疮鼠脾脏指数[(79±9)mg/10g]、血清IgG水平[(7.5±1.5)mg/ml]均较FLS组[(147±23)mg/10g,t=2.78,P〈0.01][(17.0±2.8)mg/ml,t=3.00,P〈0.01]及未治疗组[(156±16)mg/10g,t=4.29,P〈0.01][(16.7±1.6)mg/ml,t=4.01,P〈0.01]显著下降;FLS组[(2.412±0.297)%]及未治疗组[(2.612±0.318)%]脾脏浆细胞B220-CD138+的比例显著高于UC—MSCs治疗组[(0.306±0.017)%](t=7.07,P〈O.01;与t=7.22,P〈0.01);UC—MSCs治疗组脾脏调节性T细胞(CD25+Foxp3+/CD4+调节性T细胞)比例[(15.08±0.81)%]显著高于FLS组[(8.80±0.23)%,t=7.39,P〈0.01]及未治疗组[(8.02±0.47)%,t=7.45,P〈O.01];UC—MSC组脾脏滤泡辅助T细胞(CXCR5+PD1+/CD4+Tfh)比例[(14.3±1.5)%]及IFNγ+/CD4+Th1细胞比例[(1.78±0.27)%)]显著低于FLS组[(28.8±2.2)%,t=5.49,P〈0.01;(4.88±0.81)%,t=3.61,P〈0.01]及未治疗组[(31.5±3.3)%,拉5.25,P〈0.01;(5.93±1.56)%,t=2.60,P〈O.05];UC—MSC治疗后,狼疮鼠肾脏巨噬细胞F4/80+比例[(3.52±0.37)%]显著高于未治疗组[(1.58±0.29)%,t=3.25,P〈O.01],但是与FLS组[(3.08±0.18)%,t=O.40�
黄赛赛王丹丹邓伟张卓亚陈纬纬孔玮姚根宏孙凌云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红斑狼疮免疫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