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6003)

作品数:29 被引量:155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志义刘学武金良安夏远景张晓冬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子电信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超临界反溶剂...
  • 7篇超临界
  • 5篇超细微粒
  • 3篇制导
  • 3篇复合制导
  • 3篇超临界二氧化...
  • 3篇超临界流体
  • 3篇船舶
  • 2篇氧化碳
  • 2篇乙基纤维素
  • 2篇散射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细颗粒
  • 2篇相平衡
  • 2篇灭火
  • 2篇灭火剂
  • 2篇火灾
  • 2篇二氧化碳
  • 2篇超临界CO
  • 2篇超临界CO2

机构

  • 1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海军大连舰艇...
  • 1篇大连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纺织工业...

作者

  • 18篇李志义
  • 17篇刘学武
  • 14篇金良安
  • 12篇夏远景
  • 10篇张晓冬
  • 6篇王孝通
  • 6篇胡大鹏
  • 4篇石侃
  • 4篇杨常清
  • 3篇王伟丽
  • 3篇韩冰
  • 3篇战希臣
  • 3篇田恒斗
  • 3篇付建国
  • 3篇孟庭宇
  • 2篇徐玉明
  • 2篇傅建国
  • 2篇邓小亮
  • 1篇王敏庆
  • 1篇王景昌

传媒

  • 4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化学通报
  • 2篇药学进展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兵工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光电工程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工设计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微波学报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中国航海
  • 1篇中国造船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醇类体系的相平衡计算被引量:16
2003年
应用Peng-Robinson(P-R)状态方程对超临界CO2系统进行了相平衡模拟。对超临界CO2和醇类二元系统进行了汽液相平衡计算,结果表明,P-R状态方程模拟高压下CO2系统的相平衡具有较高的精度。
王伟丽张晓冬刘学武夏远景李志义
关键词:超临界CO2醇类相平衡
舰船多种灭火剂复合使用的理论与方法构建被引量:3
2004年
为解决船舶现有火灾施救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多种灭火剂的复合使用技术,对其原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进行了现场灭火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独特的火灾施救价值,其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改善船舶火灾施救的条件,减少船舶火灾造成的损失。
金良安王孝通杨常清
关键词:船舶灭火剂灭火试验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3年
介绍用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超细粉末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对研究现状与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 ,对该技术的可行性。
韩冰刘学武张晓冬胡大鹏李志义
关键词:超临界反溶剂过程超临界流体超细粉体
超临界流体过程与药物的超细化被引量:10
2004年
用超临界流体过程制备微米和纳米级微粒,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粉体超细化处理的新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热敏性和生物活性等特殊性能材料的超细化处理,在制药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和超临界反溶过程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药物微粒和微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李志义刘学武张晓冬胡大鹏夏远景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中液滴传质行为模拟研究
2009年
在超临界反溶剂(SAS)过程中,液滴的传质行为是影响微粒尺寸和尺寸分布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有机溶液液滴与超临界反溶剂之间的传质模型,用于模拟超临界反溶剂制备超细微粒的传质过程.根据所建的模型,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超临界CO2和丙酮液滴进行了传质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2-丙酮溶液系统,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液滴直径膨胀的比率增大,液滴寿命缩短,液滴中心密度最大值增大,液滴达到饱和需要的时间增长.由于液滴膨胀和寿命是影响微粒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大液滴直径越大,液滴的存在时间越短,则反溶剂过程越迅速;过饱和度越大,成核速率越大,系统的扰动程度越大,因而获得的微粒尺寸就越小而且尺寸分布越均匀.
李志义刘学武夏远景胡大鹏
关键词:超临界反溶剂过程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传质数学模型被引量:1
2006年
建立了有机溶剂(甲苯)液滴与超临界反溶剂(超临界CO2)之间的传质模型,用于模拟超临界反溶剂制备微纳米粉体材料的传质过程。该模型考虑了双向传质过程,既有反溶剂向溶液的扩散过程,又有溶液中的溶剂向反溶剂的“汽化”过程。液滴的传质行为是影响颗粒形态和尺寸分布的关键因素。假定传质是在一个孤立的微小液滴与包围着它的反溶剂连续相间进行的,利用描述液滴内和液滴外某一点行为的连续方程、扩散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及界面上的守恒条件进行耦合,从而建立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方程和求解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进行数值求解。
刘学武李志义韩伟夏远景孟庭宇
关键词:超临界反溶剂过程传质模型数值模拟
基于SAS过程的乙基纤维素微粒制备原理与实现方法被引量:1
2004年
乙基纤维素是广泛的水不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可制成缓释药丸及具有缓、控释要求的新剂型的辅料.本文研究了基于超临界反溶剂(SAS)过程的乙基纤维素微粒制备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以乙醇为有机溶剂、超临界CO2为反溶剂制备出了平均直径在20-40nm范围内的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了乙基纤维素超细微粒的结构,从特征基判断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陈淑花王景昌刘学武李志义
关键词:超临界反溶剂过程乙基纤维素微粒
固体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的关联与计算被引量:15
2004年
精确的溶解度数据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设备设计和操作条件选择的关键 ,本文采用Peng -Robinson状态方程对 15种固体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值与文献的实验值符合很好 ,其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 10 %。
邓小亮李志义张晓冬夏远景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度计算方法萃取剂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灰黄霉素超细微粒被引量:4
2006年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SA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的新方法。通过一套超临界反溶剂过程间歇式实验装置,以灰黄霉素、丙酮和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SAS过程参数对制备的微粒形态及其尺寸的影响。当操作条件为10 MPa,40℃,溶液浓度13.3 mg/mL和溶液流速1.5 mL/min时,制备了较为理想的灰黄霉素微粒,粒径分布均匀、形状基本呈球状;当8 MPa,42℃,溶液浓度15 mg/mL和溶液流速4.0 mL/min时,微粒粒径分布比较均一、主要呈细小针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丙酮作为有机溶剂,可制备出不同大小和形态的灰黄霉素超细微粒。这为改变灰黄霉素传统制剂做了前期准备工作,为制成可持缓释药物提供了可能性。
李志义李文秀刘学武孟庭宇夏远景
关键词:超临界反溶剂过程超细微粒灰黄霉素
泡沫型干扰幕的光学衰减性能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泡沫型干扰幕是为解决多波段干扰领域有关问题研究的新技术。利用专用导弹综合测试系统,对其光学衰减性能进行了测试。一般只需几到几十厘米厚的干扰幕即可使得基于可见光、红外、激光的导弹制导系统失效,表明它对光传播具有明显的衰减作用,可以满足不同温度下不同目标干扰光学侦察与制导的作战使用要求。研究结论可为泡沫型干扰幕的战术运用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金良安王孝通杨常清付建国李博
关键词:物理光学光传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