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03030)

作品数:11 被引量:1,108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学良刘修岩戴魁早彭明明刘学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数据包络
  • 3篇数据包络分析
  • 3篇经济收敛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基础设施
  • 3篇包络分析
  • 2篇中国高技术产...
  • 2篇生产率
  • 2篇实证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区域经济增长
  • 2篇集聚经济
  • 2篇交通基础设施
  • 2篇高技术产业
  • 2篇GMM方法
  • 2篇垂直专业化
  • 1篇地方化
  • 1篇地方化经济
  • 1篇地级
  • 1篇动态面板

机构

  • 6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6篇张学良
  • 2篇刘修岩
  • 2篇戴魁早
  • 1篇刘学华
  • 1篇彭明明
  • 1篇孙海鸣

传媒

  • 3篇财经研究
  • 1篇世界经济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Social...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区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然后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率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并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这一新古典经济增长因素是唯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新经济增长因素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学良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经济收敛
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50
2010年
文章采用2001-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地区的就业密度和公共基础设施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都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但在忽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集聚经济的估计值明显偏高了。
刘修岩
关键词:集聚经济就业密度公共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2
2009年
文章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的分析方法,根据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特征,因而若采用标准的β收敛方程会使得估计结果出现有偏与不一致;而若采用考虑了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因素的模型进行估计,则其结果显示,虽然长三角县市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方向并没有改变,但是其经济收敛的速度却明显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新经济增长因素只是减弱了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收敛的方向;而且从更小空间单元测度的层面刻画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特征。
张学良
关键词:经济收敛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被引量:52
2010年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学良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经济收敛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0
2009年
自2000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果显著,投资规模和分布的变化对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货运量对西部地区的GDP有着正向的作用,但是客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经济发展是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最敏感因素,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造成的西部经济增长同其发展潜力的错位依然存在。同初期开发规模和模式相比,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必须要保证西部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能够真正受惠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率。
刘学华张学良彭明明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经济
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7
2010年
文章使用2004-2007年间中国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对集聚经济因素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分析和比较集聚经济的不同类型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相对作用方向和程度,文章构建了地区产业专业化、地区产业多样性和地区市场潜能等指标。同时,文章采用了泊松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有效解决了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的个数较多这一计数数据特征所带来的实证困难。研究发现,地区的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性和市场潜能等变量都对该地区期望进入的企业数量有着显著为正的影响,从而证实了企业区位选择中集聚经济效应的显著存在性。
刘修岩张学良
关键词:集聚经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企业区位选择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被引量:784
2012年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1993—200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值合计约0.05—0.07,表明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2)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3)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表现为以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主,但是也有空间负溢出的证据。(4)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多维要素中,劳动力和其他公共部门的资本存量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仍然较大,新经济增长因素与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张学良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模型
产业垂直专业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
2011年
在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垂直专业化驱动因素的四个重要假说,并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三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资本密集度、外向度和市场规模是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市场化改革所导致的交易费用下降驱动着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各驱动因素对垂直专业化的贡献可能存在着行业差异性。
戴魁早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高技术产业GMM方法
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生产率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三位数行业面板数据,在考虑R&D投入、贸易开放度和产权结构的条件下,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垂直专业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产权的过于集中不利于生产率增长;此外,R&D人力投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的影响。
戴魁早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生产率高技术产业GMM方法
探寻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抑或TFP贡献被引量:29
2009年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四部分,发现平均而言,1993—2006年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经济增长指数为4.81,其中物质资本、技术进步、效率改善与人力资本贡献的指数分别为3.18、1.52、1.13和1.23,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的实际经济增长;在省际层面上,主导江苏与浙江两省经济增长的因素也仍然是物质资本积累,我们只在上海市找到了TFP主导经济增长的证据;效率改善指数对长三角三省市TFP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差异的影响很大,这符合浦东开发以来长三角三省市改革、发展的历程;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中心—外围模式在长三角地区客观存在,狭义长三角16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本文的研究可为长三角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张学良孙海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