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109)

作品数:4 被引量:123H指数:4
相关作者:滕吉文王勇许厚泽柯小平刘宏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青藏高原
  • 2篇地壳
  • 2篇地球深部
  • 2篇地球深部物质
  • 2篇地幔
  • 2篇动力过程
  • 2篇深层动力过程
  • 2篇青藏
  • 2篇圈层耦合
  • 2篇矿产
  • 2篇矿产资源
  • 2篇反演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幔结构
  • 1篇地幔热柱
  • 1篇第二深度空间
  • 1篇动力学响应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遗传算法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滕吉文
  • 2篇柯小平
  • 2篇许厚泽
  • 2篇王勇
  • 1篇田有
  • 1篇熊熊
  • 1篇张洪双
  • 1篇张永谦
  • 1篇闫雅芬
  • 1篇杨立强
  • 1篇胡小刚
  • 1篇杨辉
  • 1篇刘宏臣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球深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动力过程与矿产资源的形成被引量:86
2003年
地球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这一科学问题的提出,乃是近年来地球科学发展与逐步向量化“进军”的必然,它是探索一系列地学前沿课题的基础。地球表面所见到的一系列地球物理场异常,地质构造格局,地球化学组分变异,无一不受到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的制约。如地球圈层的形成与演化,大陆伸展与裂谷,资源与能源等,均为深部物质运移和物理学、化学效应及地质构造耦合的产物。本文讨论了金属矿产资源与地壳、地幔结构及深部物质运移的动力学响应。通过几个典型矿床和其形成要素分析了成矿作用的深层动力过程。文中主要讨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金属矿产资源成矿和分布与地壳、地幔结构及深部物质运移和成矿带。第二,金的形成与深层过程。第三,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与深部物质及能量的交换。第四,地幔热柱与成矿作用。第五,地球内部深层动力过程与流体运移和必须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滕吉文
关键词:地球深部物质矿产资源地壳地幔圈层耦合
青藏东缘三维Moho界面的位场遗传算法反演被引量:9
2006年
针对波数域中Parker-Oldenburg位场迭代反演方法中存在向下延拓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三维Moho界面反演的位场遗传反演方法。通过模型试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利用该方法反演了青藏高原东缘三维Moho界面的分布。
柯小平王勇许厚泽胡小刚
关键词:遗传算法反演青藏高原
地球深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动力过程与矿产资源的形成
地球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这一科学问题的提出,乃是近年来地球科学发展与逐步向量化"进军"的必然,它是探索一系列地学前沿课题的基础。地球表面所见到的一系列地球物理场异常,地质构造格局,地球化学组分变异,无一不受...
滕吉文
关键词:圈层耦合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与深部过程的研究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记录了高原约50 Ma演化历史中物质东流的构造史,因此受到地学界的广泛重视.现代大地测量与地质研究结果给出了该区现代地壳运动的图像,为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了重要的边界约束条件.利用重力异常计算的高原...
熊熊滕吉文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
文献传递
岩石圈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集聚的深层动力学响应被引量:28
2009年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发展和经济腾飞必须有大量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在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其根本出路在于立足本土.因此提出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 m)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新理念.通过对国内外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的概况分析和研究提出:①金属矿产资源的集聚和分布受控于地壳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其深层动力过程;②在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型和超大型矿床;③必须充分发挥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效能,并进行综合技术集成.
滕吉文杨立强刘宏臣闫雅芬杨辉张洪双张永谦田有
关键词:金属矿产资源第二深度空间深层动力过程
用变密度模型反演青藏高原的莫霍面深度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密度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变密度模型来反演莫霍面深度,给出了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在波数域中计算重力异常的正演公式及界面深度的反演公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呈现出边缘浅、中部深,边缘变化快、梯度大,中间变化梯度趋缓的特点。通过对常密度模型、变密度模型及地震反演得到的莫霍面的比较,证实变密度模型更适合于莫霍面结构的反演。
柯小平王勇许厚泽
关键词:莫霍面重力反演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