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KG001)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华罗敏邹后曦粟慧王茜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考古
  • 4篇远古
  • 4篇考古发现
  • 3篇远古时期
  • 3篇巴文化
  • 2篇学术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学术研究活动
  • 2篇盐业
  • 2篇遗址
  • 2篇制盐
  • 2篇蜀文化
  • 2篇夏商
  • 2篇夏商时期
  • 2篇考古研究
  • 2篇功能分析
  • 2篇巴蜀文化
  • 1篇盐场
  • 1篇盐业考古
  • 1篇遗存

机构

  • 1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文物考...

作者

  • 8篇杨华
  • 2篇罗敏
  • 1篇唐小勇
  • 1篇王茜
  • 1篇粟慧
  • 1篇丁建华
  • 1篇邹后曦

传媒

  • 4篇三峡论坛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南方文物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长江文明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峡地区远古时代的盐业考古
2012年
从考古文化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三峡地区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生产食盐的地区,产盐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三峡地区古代盐业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制盐工具,早期以圜底罐(釜)为主,商周时期除圜底罐以外又出现了大量的尖底缸和尖底杯。这一考古新发现引起了世界盐业考古专家的高度重视,从而证实了过去史学界研究认为的三峡地区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开始有了生产食盐历史的推测。
杨华
关键词:盐业考古盐场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上)被引量:2
2013年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里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于“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于“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述.
杨华粟慧
关键词:巴文化巴蜀文化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活动
长江三峡地区远古时期渔业的考古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长江三峡地区鱼类资源丰富,共有各类鱼种多达100余种以上。在三峡地区远古时期的一些人类居住遗址中普遍都发现有大量的鱼类骨骼,不少的遗址中甚至堆积有成层的鱼骨层,鱼骨骼最长的可达1.7米以上。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还发现有专门用大鱼为墓主人随葬的现象。经比较发现,三峡长江沿岸地区古居民的肉食生活主要是鱼类,其次是哺乳动物类,而清江流域沿岸古居民的肉食生活多是哺乳动物(兽类)动物,鱼类动物次之。这些丰富的鱼类资源为远古时期居民们的肉食生活提供了方便,从而弥补了三峡地区农业生产经济落后的不足之处。
杨华罗敏
关键词:远古时期渔业考古
三峡地区的船形杯及其制盐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一.船形杯的考古发现 近年来,由于三峡地区盐业考古所取得的进展,船形杯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但是,关于船形杯的系统介绍却并不多,笔者在此作一简单介绍,以就教于方家。
白九江邹后曦
关键词:制盐考古发现
三峡地区先秦时期陶窑的考古发现与窑业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对三峡地区先秦时期陶窑的考古发现材料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介绍了这批陶窑的丰富类型,其中以升焰窑居多,半倒焰窑次之,龙窑又次之。三峡地区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一样,是升焰窑的发源地之一。继升焰窑之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龙窑,三峡地区也是龙窑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其龙窑技术源自当地新石器时代的土著文化——哨棚嘴文化。之后升焰窑继续发展,至东周时期因外来技术的影响而出现了半倒焰窑,且在数量上迅速占据上风,但半倒焰窑技术在当时只到达了三峡东部地区,尚未影响到三峡西部腹地。另外,根据对窑业技术发展和演变情况的分析,本文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和社会经济状况。
罗敏
关键词:先秦陶窑考古发现
三峡地区的船形杯及其制盐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船形杯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陶器,目前在重庆的多个遗址中均有发现,其器形演变有序,时代从商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从船形杯的形态和使用残痕看,它可能是与古代制盐业相关的一种器具,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盐业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白九江邹后曦
关键词:盐业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下)被引量:1
2014年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况。
杨华何怀红
关键词:巴文化巴蜀文化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活动
三峡地区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的甲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三峡地区一些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常发现有用于占卜的甲骨,甲骨的原料主要选用于鱼鳃骨和龟腹骨,与北方中原地区的甲骨原料多用牛肩胛骨、龟甲及鹿、羊、猪骨等有一定差异。三峡地区甲骨上的钻孔数量是由早期数量少到晚期逐渐增多。甲骨的制作方法除了受到北方中原甲骨文化的影响外,其自身特色也十分明显。三峡地区的甲骨无文字,而北方中原地区甲骨上多刻有文字。从甲骨使用的时间上看,甲骨延续时间长。通过对三峡地区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的甲骨研究和分析,可明显观察出其甲骨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而为"巴文化土生土长说"的观点提供出一些佐证材料。
杨华刘屏曾启华
关键词:商周时期甲骨巴文化
三峡地区夏商时期青铜器研究
2010年
三峡地区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青铜器。虽然出土的多为小件青铜器,偶有大件青铜器。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在夏商时期三峡地区已经有了铸造青铜器的技术。对于三峡地区夏商青铜文化的研究对于了解三峡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端和青铜冶铸技术在三峡地区的传播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小勇
关键词:夏商时期青铜器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被引量:2
2010年
宜昌至宜都段长江河床地质结构复杂,河槽、平缓河床、缓坡、河漫滩、江心洲无所不有。大约从距今1万年以来,人类开始在长江两岸定居,由于长江洪水历年来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迫使两岸的居民们不断向后坡、后岗移居。本文从地质、地理、水文、生态环境、历史文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等方面综合对此段河床沧桑变迁历史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为党和人民政府在治理长江时提供翔实的资料依据。
杨华朱永禄
关键词:远古时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