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G13A05)

作品数:39 被引量:222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川汪益纯石京秦加合陶立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长安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交通安全
  • 10篇驾驶
  • 5篇汽车
  • 5篇教育
  • 4篇动车
  • 4篇虚拟现实
  • 4篇宣传教育
  • 4篇换道
  • 4篇仿真
  • 4篇车道
  • 4篇车驾
  • 3篇道路交通
  • 3篇机动车
  • 3篇机动车驾驶
  • 3篇驾驶人
  • 3篇驾驶员
  • 3篇交通安全教育
  • 3篇交通安全宣传
  • 3篇交通安全宣传...
  • 3篇交通工程

机构

  • 10篇长安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教育部
  • 1篇江苏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武汉市公安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吉林警察学院
  • 1篇北卡罗莱纳州...
  • 1篇太原市城市规...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作者

  • 5篇陈川
  • 4篇石京
  • 4篇秦加合
  • 4篇汪益纯
  • 3篇王畅
  • 3篇付锐
  • 3篇陶立
  • 2篇任刚
  • 2篇郑楚清
  • 2篇任爱珠
  • 2篇罗元
  • 2篇白云
  • 2篇郭应时
  • 2篇吴超仲
  • 2篇贺宜
  • 2篇缪小冬
  • 2篇郭明华
  • 1篇张良力
  • 1篇杨轸
  • 1篇牛增良

传媒

  • 8篇交通信息与安...
  • 6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公路与汽运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道路交通与安...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安全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 1篇汽车实用技术
  • 1篇Journa...
  • 1篇城市交通
  • 1篇陕西交通职业...
  • 1篇第八届中国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1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交通安全游戏互动方案设计与实现
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手段单一,教育内容枯燥的现状,提出用游戏互动的方法来创新宣教模式。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认知能力,将交通安全常识、危险交通场景、日常不文明交通行为融入互动游戏,设计交互体验方案,通过界面设计和...
刘君周穆雄胡伟超丛浩哲
关键词:交通安全教育互动游戏宣教方法
文献传递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系统被引量:4
2013年
为最大限度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效果,需要让驾驶人在接受教育后如同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目睹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该系统以此为目标,基于交通事故再现技术和3D动画制作技术,将因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的典型交通事故进行3D再现,影片在3D环境中播放,重点表现了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事故的过程和事发过程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系统还基于教育心理学设计了情感铺垫、珍惜感悟教育区域,以增强警示教育效果。该系统目前在杭州、中山等市已开展示范应用,教育效果明显。
张爱红常宇李帅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
一种基于时间加权和用户特征的协同过滤算法被引量:12
2012年
协同过滤算法是目前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应用最成功的推荐算法之一,但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很少考虑到用户兴趣随着时间变化以及用户特征与兴趣的关联性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加权和用户特征的协同过滤算法,首先通过定义时间指数函数反映兴趣随时间增长的变化,然后建立用户的特征矩阵,最后采用一种新的相似度度量方法计算出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集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推荐平均绝对误差(MAE)比传统算法降低了12%,推荐质量较传统算法有明显提高。
刘东辉彭德巍张晖
关键词:协同过滤用户特征推荐系统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介绍了智能手机中传感器类型,提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预警系统体系框架,设计了安全预警功能.采用道路实验横向测评了两款智能手机安全预警软件和一款专业设备在功能、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前碰撞和车道偏离预警结果表明:智能手机可以实现专业系统的主动安全预警功能并进一步拓展,预警信息发布精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金茂菁
关键词:交通安全智能手机多传感器融合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复杂网络理论的双向行人流建模被引量:16
2012年
通过设计行人行走倾向性调查实验,分析了行人的行走倾向性特征.引入前进系数、右倾系数、超越系数以及影响修正系数等对元胞自动机(CA)基本模型中的转移概率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行人行走倾向性特征的CA行人仿真模型.针对该模型中的行人群体,依据k-近邻作用原理,构建行人复杂网络.通过计算机仿真,揭示了行人流密度、速度和流量的关系以及仿真过程中出现的自组织现象.进一步分析仿真输出的行人流基本参数和行人复杂网络主要特征参数,发现对同一行人流,其平均速度和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均随着行人流状态的改变而变化.最后,通过平均路径长度和平均速度的数据拟合,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线性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即具有较小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行人流具有较高的平均速度.
任刚陆丽丽王炜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复杂网络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车道变换阶段划分被引量:1
2013年
车道变换过程的精确划分对车辆智能控制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细化车道变换的各个阶段能够为换道决策提供可靠理论支撑。针对车道变换的不同阶段以及车辆各个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存在的差异性,基于实车试验,提出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车道变换过程进行划分。在分析各个换道指标的基础上,确定方向盘转角和车辆横摆角速度作为换道表征指标,考虑到方向盘转角和车辆横摆角速度的在性态和类属方面存在着中介性,具有亦此亦彼的特性,因此,选用聚类分析中的软划分对实车换道过程进行在线划分。该分类方法表现出良好的可分性。
詹盛徐远新石涌泉王畅
关键词:智能控制车道变换模糊聚类中介性
一种机动车驾驶人道路考试智能评判监测系统被引量:5
2011年
道路考试是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科目之一,目前的路考全部采用考试员人为判断考生的操作情况,从而判定考生是否合格。这就造成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评判标准不统一。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将智能化移动考试车辆和考试监控中心作为整个考试监测系统的两大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系统提供了路考过程的科学测试数据和定量的评分依据;提高了路考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改善了考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了路考工作的效率。系统的成功研制有力的补充了目前科目三无电子评判的空白。
贺宜吴超仲吴业福张良力石永辉
关键词:硬件系统信息采集
城市信号交叉口助动车违法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信号交叉口违法行驶的助动车对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了解助动车在交叉口的违法特征,利用心理学行为观测与分析的方法,利用视频在国内观测上海市、武汉市和临沂市的3个信号交叉口的助动车行为并进行违法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个交叉口非机动车违法率分别为50%、70%和40%,违法情况非常严重。助动车驾驶员性别、车辆动力特征、交警执法与助动车在交叉口的违法存在相关性,男性助动车骑行者较女性有更高的违法率,燃油/燃气动力助动车骑行者较其他动力类型(电力和人力)有更高的违法率,无交警执法时较有交警执法时助动车更易违法。助动车交通设施、助动车交通法规和管理、助动车骑行者、混行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助动车交叉口运行安全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改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措施、骑行者安全教育、规范车型是提高交叉口交通安全性的可行措施。
许逸伦王雪松杨东援
关键词:信号交叉口助动车交通违法统计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初驾者驾驶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在国内外驾驶行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事故案例总结导致事故发生的不良驾驶行为,进行归纳与分类后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调查的驾驶行为分类进行公共因子提取.分析公共因子与初驾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社会经济特征的关联性.考虑到日常驾驶情况、生活态度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文中引入了生活态度指标以及日常驾驶情况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到不同类型初驾者在驾驶行为分类上的差异.
汪益纯陈川
关键词:驾驶行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评价研究
2016年
为了提高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道路行车安全性,首先依据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了驾驶人应激反应的运行机理和反应特征。其次,提出了一种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反应时间算法模型、操作准确度算法模型以及评价算法模型。最后,采用自主研发的应激反应模拟驾驶系统,选取安全驾驶人和多事故驾驶人对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评价算法模型可有效评价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评价方法可以为驾驶人的筛选、培训和安全管理提供支撑,进而提高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水平。
吴初娜于鹏程付锐郭应时
关键词:交通工程驾驶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