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12)

作品数:5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许刘兵周尚哲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阶地
  • 3篇河流阶地
  • 2篇抬升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构造抬升
  • 2篇冰川
  • 1篇第四纪冰川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宇宙
  • 1篇宇宙成因
  • 1篇宇宙成因核素
  • 1篇宇宙核素
  • 1篇青藏高原东部
  • 1篇青藏高原东南...
  • 1篇铍10
  • 1篇下切速率

机构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周尚哲
  • 4篇许刘兵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理科学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地表岩石剥蚀速率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地表剥蚀速率是衡量地貌演变的一个重要因子。本研究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表岩石剥蚀速率进行了首次测定。结果显示,自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地表岩石剥蚀速率不超过60mm/ka,平均剥蚀速率值约为27.1±10.2mm/ka,这一结果与其他高海拔地区基岩剥蚀速率值一致。高原东南部地区地表岩石剥蚀率同时受构造活动和气候尤其降水量等因素的制约。与高原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剥蚀速率偏大,但均在同一个数量级范围内。高原东南部地区较高原内部干旱区剥蚀速率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差异所致。
许刘兵周尚哲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部剥蚀速率
川西硕曲河流阶地及其对山地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1
2007年
山地抬升和气候变化是影响内陆地区河流地貌发育的两个关键因素,不同地区的河流对它们的响应方式多种多样.位于川西高原西部活动构造区的硕曲河谷下游亚金段保留有6级河流阶地,运用ESR和TL技术对其中T2到T6级阶地的砾石层及邻近的冰碛物进行了测年,并结合阶地沉积物特征分析了阶地对山地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亚金T2~T6级阶地砾石层均堆积于冰期;阶地基座均形成于间冰期-冰期过渡时段;形成这些阶地的下切过程均开始于冰期晚期,可分别与深海同位素阶段的MIS 2、6、8、14和16阶段晚期相对应.自MIS16阶段晚期以来,硕曲河谷亚金段平均下切速率约为1.22 mm.a-1,小于该地区山地同期平均抬升速率2 mm.a-1,这与"河谷下切速率不大于山地抬升速率"一致.
许刘兵周尚哲
关键词:河流阶地气候变化第四纪冰川
青藏高原东部牙着库河流阶地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是制约内陆地区河流阶地发育的两个关键因素,而不同地区的河流对它们的响应方式多种多样。研究区海子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沙鲁里山中段,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大幅度构造抬升及第四纪冰川作用。海子山北缘牙着库河谷保留着6级河流阶地,南缘稻城河谷完好地保留着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本研究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对牙着库4级高阶地(第3~第6级)的砾石层及稻城河谷的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测年,并对这4级阶地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牙着库3~6级阶地基座及相应的砾石层均形成于冰消期,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2、6、12、16阶段晚期相对应。待气候进一步变暖而逐渐进入间冰期,海子山冰川消融殆尽,下伏地壳负荷锐减,构造抬升效应的释放结合冰川均衡抬升使得牙着库河谷梯度增大,而同期的河流沉积物通量较小,结果导致流水切割前期加积的沉积物及其下伏基座形成一级新的河流阶地。牙着库河谷自深海氧同位素16阶段后期以来的平均下切速率为0.43mm/a左右,小于海子山的平均抬升速率2mm/a,与"河谷下切速率不大于山地抬升速率"一致。
许刘兵周尚哲
关键词:河流阶地构造抬升气候变化
Cosmogenic ^(10)Be dating of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被引量:29
2007年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are two previously recognized local glacia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for classifying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untains. However, the numerical chronologies of both glaciations have been lacking. In this study, cosmogenic 10Be dating was undertaken to define the timing of these two glaciations. The surface boulders deposited by the glaciers of the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have exposure ages of 112.9±16.7―136.5±15.8 ka BP and 11.1±1.9―18.5±2.2 ka BP, respectively. It is likely that the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correspond to marine isotope stages 6 and 2, respectively.
ZHOU ShangZheXU LiuBingPATRICK M. ColganDAVID M. MickelsonWANG XiaoLiWANG JieZHONG Wei
关键词:宇宙核素铍10测年冰川作用
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被引量:24
2007年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在内因(河流内部动力变化)和外因(低频和高频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基准面变化)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受单一气候变化制约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可以解释由于沉积物通量和径流量变化引起的河流堆积-侵蚀过程,但它难以解释形成多级阶地的逐步(或间歇性)下切过程。多级阶地的形成可能同时受到构造抬升和周期性气候变化的制约。由于下切过程的滞后效应,侵蚀和冰川均衡抬升、河谷的侧向侵蚀过程等影响,山地的构造抬升与河谷的下切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应当慎用河谷的下切速率来代表山地的抬升速率。
许刘兵周尚哲
关键词:河流阶地气候变化构造抬升下切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