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1NZ0001)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谢潮添纪德华徐燕陈昌生李兵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坛紫菜
  • 5篇紫菜
  • 2篇胁迫
  • 2篇高温
  • 1篇叶状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生理响应
  • 1篇失水
  • 1篇失水胁迫
  • 1篇热激
  • 1篇热激蛋白
  • 1篇热激蛋白90
  • 1篇种质
  • 1篇种质鉴定
  • 1篇静水
  • 1篇抗逆
  • 1篇抗逆性
  • 1篇抗氧化

机构

  • 5篇集美大学

作者

  • 5篇徐燕
  • 5篇纪德华
  • 5篇谢潮添
  • 4篇陈昌生
  • 3篇李兵
  • 1篇张元
  • 1篇代真真
  • 1篇梅高尚
  • 1篇谢小雪
  • 1篇谢佳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坛紫菜叶状体对失水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被引量:11
2014年
失水胁迫是潮间带中高潮区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主要胁迫因子。本研究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探讨其在不同失水程度下细胞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O?·)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坛紫菜叶状体生理适应的关键转变点在失水率达到60%时。当失水率低于60%时,细胞内的活性氧成分以毒性较低的H2O2为主,APX活性、ASA含量和GSH含量无显著变化,SOD、CAT和GR活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但当超过60%时,细胞内的活性氧成分转变为以高毒性的2O?·为主,抗氧化酶SOD、CAT、APX活性无显著上升,但GR活性、ASA含量和GSH含量均有显著上升。由此间接说明,坛紫菜细胞在高度失水胁迫时所产生的活性氧成分,主要是由GR、ASA和GSH作为清除剂去除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细胞抗氧化系统在坛紫菜失水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坛紫菜失水耐受性的生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谢佳徐燕纪德华陈昌生谢潮添
关键词:坛紫菜失水胁迫活性氧抗氧化系统
DNA序列标记在坛紫菜种质鉴定中适用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是我国南方沿海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准确的种质鉴定是避免种质混淆和实现其良种化栽培的基础.为筛选出适合于坛紫菜品系间种质鉴定的序列标记,本实验参考动物和植物条形码的构建方法,以11个坛紫菜种质品系为材料,对4种常用于种质鉴定的序列标记(Cox1、Cox2-3、UPA和ITS-5.8S)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和构建基于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只有ITS-5.8S序列标记能将11个品系完全分开,而其他3个标记均存在多个品系序列同源性为100%,无法区分的问题;而通过基于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Cox1、Cox2-3和UPA序列标记无法将11个坛紫菜品系完全区分开,而ITS-5.8S序列标记除了8-Ⅰ和9-Ⅳ外,对其他品系均可以很好地区分.由此认为ITS-5.8S是适用于坛紫菜品系间种质鉴定的理想分子标记.
谢小雪陈昌生徐燕纪德华谢潮添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坛紫菜种质鉴定
高温静水胁迫培养对坛紫菜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以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Z-61F4代叶状体为实验材料,野生型坛紫菜(WT)叶状体为对照,研究了常温(21℃)静水和高温(30℃)静水培养不同天数(0、2、4、6、8、10d)后,坛紫菜藻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和4种主要呈味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常温静水培养对坛紫菜耐高温型品系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甚至短时间的常温静水培养还有利于提高野生型品系藻体的品质;但高温静水培养会显著降低耐高温型品系和野生型品系的品质,只是耐高温型品系的品质下降速度要慢于野生型。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耐高温型坛紫菜品系还可以通过调节藻体细胞内别藻蓝蛋白(AP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来增强自身对高温胁迫的抵抗能力。本研究结果为全面认识坛紫菜的抗逆性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后续坛紫菜抗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兵徐燕纪德华张元谢潮添
关键词:坛紫菜抗逆性
坛紫菜两种Hsp9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以坛紫菜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获得了坛紫菜的两条Hsp90基因序列:PhHsp90-1和PhHsp90-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hHsp90-1序列全长2 572 bp,包含一个2 427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80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0.2 ku,等电点为4.79,属于Hsp90内质网亚家族(登录号:KF732651);PhHsp90-2序列全长2 510 bp,包含一个2 280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76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6.2 ku,等电点为4.81,属于Hsp90细胞质亚家族(登录号:KF732652)。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和失水胁迫对两条PhHsp90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但在表达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高温胁迫不同时间水平下,两条PhHsp90基因的表达均表现为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而在失水胁迫下,当失水率小于60%时,两条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当失水率大于60%时,两条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说明两条PhHsp90基因均在应答高温胁迫和高度失水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代真真李兵徐燕纪德华陈昌生谢潮添
关键词:坛紫菜热激蛋白90RACE荧光定量PCR
坛紫菜核糖体蛋白S15a基因的克隆及高温胁迫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坛紫菜栽培中经常遭遇高温胁迫危害而产生烂菜现象,为研究坛紫菜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分子应答机制,分离并克隆高温胁迫应答的相关基因,应用引物退火控制(ACP)技术对耐高温型纯系Z-61叶状体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时,获得一条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的基因片段,通过5′-RACE技术获得了它的全长,命名为Phrps15a(GenBank登录号:JN991055.1)。该基因序列全长676 bp,包含一个39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0个氨基酸的核糖体S15a蛋白(PhRPS15a),蛋白分子式为C664H1066N188O180S7,由3条螺旋、7个片层及8个环状连接组成,与多个物种的RPS15a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78%~8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动物、高等植物、绿藻和坛紫菜PhRPS15a蛋白均享有独立的进化分支,但坛紫菜PhRPS15a蛋白与团藻和莱茵衣藻的亲缘关系更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hrps15a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高温胁迫密切相关,在高温胁迫条件下,Phrps15a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
梅高尚纪德华李兵徐燕陈昌生谢潮添
关键词:坛紫菜高温胁迫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