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010KJCX015-01)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任顺祥王军李波孙思朱方丽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桉树
  • 4篇树枝
  • 4篇桉树枝瘿姬小...
  • 4篇小蜂
  • 3篇寄主
  • 2篇植物
  • 2篇青枯
  • 2篇青枯病
  • 2篇枯病
  • 2篇寄主植物
  • 2篇分子
  • 1篇多角体
  • 1篇多角体病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子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英文
  • 1篇诱导剂
  • 1篇诱导抗病

机构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浙江经贸职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4篇任顺祥
  • 4篇王军
  • 3篇邱宝利
  • 3篇孙思
  • 3篇李波
  • 3篇朱方丽
  • 2篇韩鹏飞
  • 2篇伍慧雄
  • 1篇韦春梅
  • 1篇万方浩
  • 1篇康丽华
  • 1篇刘莉
  • 1篇吴建辉
  • 1篇郎国俊
  • 1篇冯皓
  • 1篇彭正强
  • 1篇苏忠亮
  • 1篇林同
  • 1篇马海宾
  • 1篇王胜坤

传媒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桉树枝瘿姬小蜂产卵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喜好在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新生部位产卵。本研究以尾赤桉为寄主研究其产卵模式发现,当天羽化且没有产卵经验的雌成虫在经过寄主识别(116.87 s)和寄主评估(208.27 s)后即进行产卵循环(平均5.87次),每个产卵循环产2粒卵,且搜索行为的发生一般伴随产卵位置的变换。在被观察的15头雌成虫中,平均每头产卵13.60粒,每次产卵持续17.31 s。在产卵过程中,其刺探行为所占总时间的比例和发生频次最大,而静息行为最小。在不同寄主植物间,桉树枝瘿姬小蜂喜好在尾赤桉的叶柄和叶脉处产卵,且2个部位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尾叶桉、巨尾桉、隆缘桉和小果灰桉上,其喜好在叶柄处产卵且显著大于其它2个部位。
朱方丽邱宝利任顺祥
关键词:桉树枝瘿姬小蜂产卵行为寄主植物
植物激活剂苯丙噻重氮(ASM)的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苯丙噻重氮(ASM)对病原物没有直接的杀菌作用,但能够诱导植物产生免疫活性,起到抗病、防病的作用。对ASM的功能、作用范围、施用方法以及诱导抗病的机理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目前ASM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其进一步应用发展的前景。
冯皓单体江王军
几种生化制剂诱导桉树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筛选能够显著提高桉树对青枯病抗性的诱导剂,用4种化学诱导剂和2种生物源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下对桉树水培苗进行诱导处理,3 d后挑战接种青枯菌。结果显示,各诱导剂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桉树苗的抗病性,其中1.0 mmol·L-1的苯并噻二唑(BTH)诱抗效果最高,达50.4%;0.50 mmol·L-1β-氨基丁酸(BABA)次之,达46.1%;BTH与无毒青枯菌菌株(AYX22)混合诱导处理桉树苗可进一步提高诱抗效果,达71.0%。以BTH+AXY22组合作为诱导剂,对桉树盆栽苗采用注射、浸根、灌根、喷雾4种方法进行诱导处理,结果表明,以喷雾法最佳,最大诱抗效果可达40.4%。以喷雾法测定BTH+AXY22组合对桉树盆栽苗不同诱导处理与挑战接种间隔期以及诱导次数对诱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处理7 d的间隔期为最佳,最大诱抗效果达58.9%,以7 d间隔期连续3次诱导处理可使诱抗效果增加到87.3%。试验证明BTH+AXY22组合为最佳抗桉树青枯病诱导剂。
李波孙思伍慧雄王军
关键词:桉树青枯病诱导抗性诱导剂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耐寒性测定被引量:6
2012年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Salle是一种新入侵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明确其对极端低温的耐受性,以了解其适生范围,测定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蛹、成虫及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条件下雌雄成虫以及广东、广西、海南3省6地越冬幼虫12—3月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由低到高顺序为:蛹<幼虫<成虫。蛹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分别为(-24.93±0.10)℃、(-22.81±0.14)℃,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为(-20.93±0.24)℃和(-17.33±0.27)℃。随着纬度的升高,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过冷却点和冰点都呈现降低的趋势。海南地区不同寄主桉树枝瘿姬小蜂过冷却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湛-201<小叶桉<广林9号。在12—3月,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越冬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以广东广州地区1月份的越冬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为最低,其数值分别为(-25.44±0.17)℃和(-24.04±0.21)℃,个体过冷却点的最低值为-26.9℃。由实验结果可知,桉树枝瘿姬小蜂蛹和幼虫的耐寒力最强,以幼虫和蛹越冬。地区、寄主、温度对其耐寒力均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其有向现疫区以北的区域扩散的潜能。
韩鹏飞吴建辉邱宝利任顺祥
关键词: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过冷却点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随着壳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不同寻常的抑菌活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极其拮抗菌的抑制活性,在研究中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桉树青枯病的生防菌302-多粘类芽孢杆菌、199-蜡状芽孢杆菌及桉树白枯病的病原菌76-茄青枯拉尔氏菌、RS-桉树青枯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菌的抑制效果,利用了系列稀释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同时研究了分子量为2200的壳聚糖在不同pH条件下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76-茄青枯拉尔氏菌和RS-桉树青枯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分子量为2200和5万的壳聚糖对青枯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壳聚糖的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最小抑菌浓度在0.05%以上。而这2种分子量的壳聚糖对302-多粘类芽孢杆菌和199-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上述2种病原菌要明显弱很多,最小抑菌浓度在0.1%以上。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探讨了分子量为2200的壳聚糖在不同pH条件下对4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pH在5.5~6.5时,对受试菌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壳聚糖对上述4种菌的作用效果尚未见文献报道。
马海宾翟婵婵王胜坤康丽华苏忠亮
关键词:壳聚糖抑菌作用病原菌生防菌
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di108基因的分子克隆和细胞定位(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同安钮夜蛾Ophiusa disjungens(鳞翅目,夜蛾科)是危害桉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diNPV)是从O.disjungens中分离到的新病毒。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该病毒。【方法】对一条PstⅠ的酶切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在基因数据库中通过对碱基序列的比对,发现了一个Ac108的同源基因,命名为Opdi108(GenBank登录号为EU732666)。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含有225对碱基,其编码蛋白与其他已知杆状病毒同源物有16%~37%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起始密码子ATG上游有一个晚期启动子TAAG。C末端含有His-tag的Opdi10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Escherichiacoli进行了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8.7kDa。以荧光蛋白EGFP为标记物,构建了Opdi108与EGFP的重组体,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实现了与AcMNPV的重组,用该重组病毒vEGFP-Opdi108感染斜纹夜蛾Trichoplusiani细胞。感染24和72h后分别用共聚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Opdi108定位在细胞质内。【结论】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OpdiNPV,为进一步利用该病毒防治包括同安钮夜蛾在内的害虫,以及构建重组杀虫剂等奠定基础。
常润磊刘莉韦春梅郎国俊许雯毛珊珊林同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细胞定位
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综述了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拮抗细菌、内生菌、益生菌防治桉树青枯病等方面。指出了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一方面应加强抗菌作用机制研究,提高防效稳定性;另一方面应加强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生物因子,以期高效、简便、经济、安全地防治桉树青枯病。
李波王军孙思伍慧雄
关键词:桉树青枯病生物防治
植物诱导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3年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植物抵御病害侵染的重要机制,并且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病策略,在农林业可持续病害防控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从组织结构、生理生化乃至分子生物学的一系列变化,阐述了植物诱导产生抗病性的机制。同时,指出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李波王军孙思
关键词:诱导抗病性生理生化
桉树枝瘿姬小蜂连续世代种群生命表被引量:10
2013年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且世代重叠,其越冬期为11月中旬到翌年3月底,越冬虫态为大龄幼虫和蛹。在广州自然条件下,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桉树枝瘿姬小蜂在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共完成4个世代。利用生命表的方法分析桉树枝瘿姬小蜂连续世代可知,第1代的净增值率R0最大,而第2代的最小;第3代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大,其世代平均历期T最小;第4代的rm和λ最小,其T最大。这说明第3代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种群增长能力最大,对桉树的危害最强。该代害虫的发生时间为7—9月,因此在防治上要注意该阶段的防控和监测。
朱方丽邱宝利任顺祥
关键词:桉树枝瘿姬小蜂生命表
寄主植物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是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重要枝叶害虫。自2007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对广西、海南及广东地区的桉树种植已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海南和广东地区共5种桉树上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虫体大小、寿命及怀卵量。结果表明,桉树品种能够显著影响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虫体大小;用40%蜂蜜水进行补充营养时,不同寄主植物上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的寿命差异显著,而桉树枝瘿姬小蜂雄虫在不同寄主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寄主植物上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的怀卵量不同,并且随着日龄的延长,其怀卵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朱方丽韩鹏飞任顺祥彭正强万方浩
关键词: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植物怀卵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