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02)

作品数:6 被引量:143H指数:6
相关作者:方伟华国志兴王宗明王志强何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三江平原
  • 2篇气候
  • 2篇小麦
  • 2篇小麦产量
  • 2篇净初级生产力
  • 2篇EPIC模型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低产
  • 1篇地区植被
  • 1篇遥感
  • 1篇野火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风险
  • 1篇灾害风险评估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数据集
  • 1篇农田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因子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方伟华
  • 4篇国志兴
  • 3篇王宗明
  • 2篇宋开山
  • 2篇刘殿伟
  • 2篇徐宏
  • 2篇何飞
  • 2篇王志强
  • 1篇林伟
  • 1篇钟兴春
  • 1篇史培军
  • 1篇曹鑫
  • 1篇张晓宁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39
2009年
为了提高农田生产力,该文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5年的MOD17A3数据集,分析了21世纪初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间动态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显示,2000~2005年三江平原旱田净初级生产力(换算成碳量)平均值为348.06g/(m2·a),水田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339.90g/(m2·a)。2000~2005年三江平原旱田年均净初级生产力下降率为7.2%,水田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下降率为9.9%。研究表明,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下降有一定影响,同时随着该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加剧,亦导致农田生产力的下降。旱田和水田生产力空间分布与降水分布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7和0.156,表明降水对农田生产力空间差异影响显著。
国志兴王宗明刘殿伟宋开山宋长春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气候因子三江平原
基于自然脆弱性的中国典型小麦旱灾风险评价被引量:17
2010年
虽然中国的粮食产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可能导致的干旱的增加,将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自然脆弱性农作物旱灾风险理论,在利用中国40年的日气象数据刻画出我国小麦的旱灾致灾因子强度,利用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中的农作物生长模块模拟出典型小麦品种的自然脆弱性曲线的基础上,对中国小麦旱灾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小麦旱灾产量损失率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中国农牧交错带是小麦旱灾产量损失率的界线;小麦旱灾脆弱性的非线性特点,对灾情损失具有一定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王志强方伟华史培军何飞徐宏
关键词:脆弱性旱灾EPIC模型小麦产量
野火蔓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野火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野火灾害风险评估和火蔓延研究对防火、灭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可燃物模型、可燃物类型图的制作方法,野火蔓延模型、蔓延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火灾风险评估的最新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对野火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综述分析表明:①基于遥感信息和地面调查数据,建立较完善的可燃物模型,为全球或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火蔓延研究提供有效数据信息成为必然趋势;②利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解决火灾模拟海量数据问题,实现火行为的实时、动态模拟仿真的监测系统和网络信息发布系统;③结合可燃物模型,蔓延模型评价火灾区域的脆弱性和致灾因子,利用"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野火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④我国应建立集成化、实用化、多维化、标准化的野火蔓延的模型体系、决策支持系统和国家火险等级系统,为我国野火火灾的预测与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国志兴钟兴春方伟华曹鑫林伟
关键词:野火可燃物模拟技术风险评估
中国北方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基于EPIC模型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5
2008年
中国的粮食产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农业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加,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不同的影响。选用美国农业部提出的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农作物生长模型评价了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基于EPIC模型,模拟了中国北方80个典型站点的春小麦和冬小麦1961-2005年期间的生长过程,分析了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灌溉类型和不同农业区域小麦产量的波动,以及生长季辐射、水分胁迫因子和温度胁迫因子对产量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农业技术因素的条件下,辐射的波动是导致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温度胁迫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的增产。
王志强方伟华何飞徐宏
关键词:气候变化EPIC模型小麦产量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遥感模拟与变化规律被引量:30
2010年
使用1982—2003年GIMMS-NDVI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东北地区不同植被NDVI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分段式Logistic函数模拟了东北地区不同植被物候期,分析了1982—2003年不同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针叶林、阔叶林、草丛、草甸和沼泽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提前,生长季延长,其中沼泽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提前和生长季延长的趋势明显,针叶林次之;结束日期的变化趋势表现不一,针叶林和沼泽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推迟,阔叶林、草丛和草甸植被呈现微弱提前趋势;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和农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推迟,生长季缩短,其中农田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推迟和生长季缩短的趋势明显,草原次之;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和农田4种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呈现提前的变化趋势,其中灌丛结束日期的提前趋势明显。
国志兴张晓宁王宗明方伟华
关键词:NDVI植被类型物候
基于MOD17A3数据集的三江平原低产农田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提高三江平原的农田生产力,该文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5年的MOD17A3数据集,采用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道路、河流、居民点等空间数据,对三江平原低产农田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阴坡农田低产率(32.16%) 高于阳坡(25.49%),说明阳坡更有利于农田植被生长。随着海拔的升高,旱田低产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100~200 m高程带,旱田低产率最高,为39.62%。旱田和水田低产率与距居民点的距离(≤5 km)、距道路的距离(≤3 km)、距河流的距离(≤12 km)呈反比,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p<0.01)、-0.999(p<0.05)、-0.935(p<0.05)和-0.980(p<0.01)、-0.998(p<0.05)、-0.923(p<0.05)。研究结果为确保区域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志兴王宗明刘殿伟宋开山宋长春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三江平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