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1N0013)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永标黄建忠陈丹霞刘艳如吴小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拟青霉
  • 4篇液体发酵
  • 3篇细脚拟青霉
  • 3篇菌丝
  • 3篇活性
  • 2篇学成
  • 2篇中国被毛孢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细条病
  • 2篇培养基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细条病
  • 2篇菌丝体
  • 2篇花脸香蘑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古尼拟青霉
  • 2篇发酵
  • 2篇发酵液
  • 2篇氨基酸

机构

  • 1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1篇郑永标
  • 8篇黄建忠
  • 4篇陈丹霞
  • 3篇刘慧娟
  • 3篇吴小君
  • 3篇刘艳如
  • 2篇李军进
  • 2篇林琳
  • 1篇王明兹
  • 1篇林清强
  • 1篇黄颢
  • 1篇鲁春华
  • 1篇沈月毛
  • 1篇居晨玉
  • 1篇苏文金
  • 1篇施国伟
  • 1篇黄杨
  • 1篇许莉
  • 1篇刘晋
  • 1篇郑忠辉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拟盘多毛孢菌中新倍半萜的分离与结构解析(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一株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ilica gel,Rp-18 silica gel)和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其结构由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和NOESY)和HR ESI-Q-TOFMS解析。结果:从拟盘多毛孢菌的静置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到一个倍半萜化合物(1)和一个已知化合物4-羟基苯乙醇。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郑永标陈丹霞李军进黄建忠
古尼拟青霉液体发酵液有机粗提物产量的研究
2012年
目的:培养基成分对古尼拟青霉液体发酵液有机粗提物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古尼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菌丝体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300g/L,蛋白胨8g/L,葡萄糖30g/L时,古尼拟青霉液体发酵液有机粗提物产量可达到136.3mg/L。结论:培养基成分对古尼拟青霉液体发酵有机粗提物产量有显著影响,该文结果对指导古尼拟青霉液体的深层发酵具有参考价值。
李军进郑永标侯协锦黄建忠
关键词:古尼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
细脚拟青霉液体栽培及氨基酸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细脚拟青霉进行液体栽培研究,并对其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进行液体栽培试验,测定孢梗束产量,并对液体栽培的细脚拟青霉孢梗束和摇瓶培养的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液体栽培的干孢梗束产量为2.50 g/L;氨基酸分析表明,细脚拟青霉孢梗束的芳香族氨基酸是菌丝体中的2倍,但菌丝体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孢梗束。[结论]该研究为细脚拟青霉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刘慧娟郑永标陈丹霞林琳黄建忠
关键词:细脚拟青霉液体栽培菌丝体氨基酸
中国被毛孢液体发酵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采用反相硅胶、正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层析技术对中国被毛孢液体发酵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1D-NMR(1H NMR、13C NMR、DEPT)、2D-NMR(HSQC、HMBC、1H,1H-COSY)和ESI-MS、HR-EI-MS解析鉴定,从其菌丝体中分离到腺苷(1)、2'-脱氧腺苷(2)、2,3-二羟基丙基壬烷酸酯(3)和4-羟基-6-戊基-四氢吡喃-2-酮(4),从发酵液中分离到4-甲基-1H-咪唑-5-乙醇(5)。化合物3和5首次以天然产物形式分离得到。
郑永标庞海月刘晋刘慧娟黄建忠
关键词:中国被毛孢化学成分
从细脚拟青霉分离的新环二肽与新十元环内酯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反相色谱、凝胶色谱和硅胶色谱从细脚拟青霉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新环二肽[(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5-二酮哌嗪],化合物2为新十元环内酯[(4S,10R)-4-羟基-8-氧代-10-甲基癸内酯],化合物3为Cepharosporolide C,化合物4为Cepharosporolide E.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5μmol/L的化合物1对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DU-145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38.6%,5μmol/L的化合物2对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DU-145的抑制率分别为32.5%和40.6%,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郑永标庞海月王继峰陈丹霞施国伟黄建忠
关键词:细脚拟青霉内酯细胞毒性
发酵时间对花脸香蘑抑制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相关,发酵时间约在第12 d时花脸香蘑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刘艳如吴小君郑永标
关键词:花脸香蘑发酵时间
培养基组分对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生物量与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主要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生物量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400g/L的土豆,11g/L的蛋白胨和40g/L的葡萄糖时,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生长较佳,其菌体生物量可达30g/L;培养基成分为200g/L的土豆,8g/L的蛋白胨及40g/L的葡萄糖时,其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较高,可达36mg/L。
陈丹霞居晨玉郑永标黄颢黄建忠
关键词:培养基组分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生物量
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12年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对其发酵产物与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花脸香蘑不同培养方式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作用,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和液体摇瓶3种培养方式对花脸香蘑进行发酵培养,比较3种培养方式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液体摇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抑制量为6.25μg,而液体摇瓶发酵的菌丝体及固体平板发酵、液体静置发酵培养的花脸香蘑有机粗提物对水稻细条病无抑制活性。由此可见,花脸香蘑不同发酵培养方式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液体摇瓶发酵培养的发酵液中含有抗菌组分。
刘艳如李小明李军进吴小君郑永标
关键词:花脸香蘑水稻细条病抑制活性
猴头菌液体静置发酵液的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被引量:1
2012年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进行猴头菌液体静置发酵。利用萃取、中压液相色谱(RP-18 gel)、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硅胶柱层析(Silica gel)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并结构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解析与质谱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为Erinacine P(1)、Orsellinaldehyde(2)、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Erinacine P(1)为首次从猴头菌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二萜糖苷化合物,MTT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Orsellinaldehyde(2)为首次从猴头菌中分离到的苯甲醛衍生物。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为4个吡喃酮衍生物。
郑永标鲁春华许莉郑忠辉苏文金沈月毛
关键词:猴头菌液体发酵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深层培养产菌丝及虫草素的发酵工艺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对蛹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适的碳氮源是葡萄糖和蛋白胨;培养的适宜条件:装液量100 mL,初始pH值5.0,发酵周期为8 d;对于虫草素产量影响最显著的无机盐是FeSO_4。Plackett-Burman设计从8个因子中筛选出4个显著因子,经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设计,结果表明,葡萄糖31.58 g/L,蛋白胨34.48 g/L,腺嘌呤0.88 g/L,甘氨酸15.48 g/L为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优化条件下,虫草素的产量为917.53 mg/L,生物量为30.06 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08.30%和29.06%。
蔡水淋郑永标王明兹林清强黄杨黄建忠
关键词:蛹虫草虫草素响应面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