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RE1213)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韦恒叶遇昊汪建国曹丰龙黄宝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湖北省恩施地区二叠系低丰度草莓状黄铁矿的两种成因被引量:10
- 2015年
- 湖北省西部恩施地区恩施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氧化环境与赵家坝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还原环境中草莓状黄铁矿丰度均较低,甚至缺失。通过对比这两个剖面中富草莓状黄铁矿与贫草莓状黄铁矿层位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以及总铁含量,结果展示在恩施剖面栖霞组缺乏草莓状黄铁矿的氧化碳酸盐岩层段中TOC含量较低而富草莓状黄铁矿层位TOC含量较高;在赵家坝剖面大隆组缺乏草莓状黄铁矿层段的还原的硅质岩中总铁含量较低而富草莓状黄铁矿层段总铁含量较高。分析认为氧化层段中缺乏草莓状黄铁矿是因为较低的有机质导致细菌硫酸盐还原反应形成的硫化氢浓度较低,从而形成的草莓状黄铁矿丰度较低;还原层段中缺乏草莓状黄铁矿是因为较低的总铁浓度导致细菌硫酸盐还原反应生成的硫化氢与铁直接生成黄铁矿单晶,没有胶黄铁矿的生成,从而由于较弱的磁性没有聚合形成草莓状黄铁矿。
- 曹丰龙韦恒叶
- 关键词:二叠系
- 海平面变化在湖南西部桑植地区栖霞组富有机碳沉积物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湖南西部桑植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旋回性明显,有机质也呈周期性变化.研究其有机质聚集堆积控制因素将有助于理解海平面变化在富有机碳沉积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选择其中一个旋回作为研究目的层段,通过黄铁矿形态以及地球化学参数有机碳TOC、硫同位素、DOP以及微量元素的研究发现,初级生产力参数Ba、Ni、Cu和Zn的变化与TOC含量的变化一致,有机质聚集堆积主要受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的控制,底部水体氧化还原条件与初级生产力有关.有机质的堆积最终归因于高频相对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快速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海洋表层生物生产力,海底有机质的分解消耗大量氧气,氧需求量的增加形成底部水体贫氧-厌氧环境.
- 韦恒叶汪建国遇昊黄宝华
-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栖霞组相对海平面变化
- 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南方发育的中二叠统地层最为完整,该台地浅海环境的碳酸盐岩地层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重构尤为重要。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地层旋回发育,是层序地层分析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的理想地层。本文通过地层的旋回性分析,将栖霞组和茅口组下部地层划分出三个三级层序S1、S2和S3。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相和相对水深分析结果,重构出桑植地区栖霞期至茅口早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该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叠加四级海平面波动,与全球三级绝对海平面变化旋回有着良好吻合性,说明该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有关,主要受晚古生代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影响,反映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百万年级别的气候变化。
- 韦恒叶遇昊郭兵汪建国
- 关键词:栖霞组二叠系海平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