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741)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孟然吉训明李国青贾建平孙智善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脑缺血
  • 3篇细胞
  • 3篇急性
  • 2篇凋亡
  • 2篇动脉
  • 2篇多普勒血流仪
  • 2篇血流
  • 2篇血性
  • 2篇溶栓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脑卒中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多普勒
  • 2篇激光多普勒血...
  • 1篇丹奥
  • 1篇丹奥治疗

机构

  • 11篇北京世纪坛医...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孟然
  • 7篇吉训明
  • 3篇李国青
  • 2篇孙智善
  • 2篇贾建平
  • 2篇王丽英
  • 2篇任长虹
  • 2篇岳云龙
  • 2篇刘宇
  • 1篇张彤
  • 1篇罗玉敏
  • 1篇张鸿祺
  • 1篇周晋
  • 1篇曾现伟
  • 1篇闫峰
  • 1篇张菁
  • 1篇李思颉
  • 1篇李占元
  • 1篇焦力群
  • 1篇陈健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脑缺血致脑损伤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近年来,对慢性脑缺血的研究不断深入,创建并不断改进了慢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其病理学及行为学改变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的实验和临床证据,为探究慢性脑缺血致脑损伤的机制及临床治疗措施奠定了基础。我们系统介绍了慢性脑缺血的概念、动物模型、脑损伤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实验性新进展。
李国青任长虹孟然吉训明
关键词:脑缺血脑损伤细胞凋亡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脑缺血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神经元凋亡是脑缺血过程中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与坏死根本不同。神经元凋亡是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受多种因素调节。主要讨论神经元凋亡的可能机制及其防治措施,以期指导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包括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NO、Ca2+等,以及一些诱导凋亡的基因过度表达有关。细胞内钙超栽在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钙超载及其所触发的一系列有害代谢是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一些凋亡抑制剂、亚低温和高压氧等均可抑制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
李国青孟然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凋亡脑缺血
间断性常压低氧后适应对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大鼠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间断性常压低氧后适应(intermittent normobaric hypoxia postconditionning,INHP)对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大鼠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NHP1组和INHP2组,每组8只。Morris水迷宫用于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Klüver-Barrera染色用于评价脑白质损伤的严重程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Iba-1抗体分别用于免疫标记脑白质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中髓鞘脱失、空泡形成,并有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与模型组比较,INHP1组大鼠参考记忆力较差、脑白质损伤较重,脑白质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较多(P<0.05),而INHP2组大鼠参考记忆力较好、脑白质损伤较轻,脑白质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较少(P<0.05)。结论延迟INHP可改善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脑白质损伤,而早期INHP是有害的。
李国青孟然任长虹冯兴中曹金强李宁马林吉训明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脑白质疏松症胼胝体
丹奥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丹奥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72h内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奥和银杏叶静脉输注,对照组仅给予银杏叶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d的NIHSS评分、BI指数、血小板聚集率、FIB和INR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丹奥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14d时丹奥治疗组NIHSS评分为(3.80±3.64)分,BI值为(83.80±9.23),血小板聚集率为(41.92±3.35)%,INR值为(1.094±0.843),FIB值为(3.45±0.33)g/L;而对照组NIHSS评分为(6.64±4.89)分,BI值为(75.6±1.90),血小板聚集率为(49.86±5.72)%,INR值为(1.003±0.090),FIB值为(3.77±0.28)g/L。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肝肾功能的异常、血小板数量、过敏现象、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出现比例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药物。
王丹孟然
关键词:丹奥脑卒中
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评估急性卒中误吸风险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对急性卒中误吸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200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 h内分别按普通检查法(颅神经检查和洼田饮水试验)及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颅神经检查、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同步的脉搏血氧监测法)评估患者的误吸风险。结果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发现存在误吸风险的患者47例(40.2%),常规检查法为25例(21.4%),该方法评估误吸风险的比率明显高于普通检查法(P<0.01)。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预测吸入性肺炎的敏感度是82.4%,普通检查法预测吸入性肺炎的敏感度是41.2%,两种方法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是一种评估误吸和吸入性肺炎风险的敏感方法。
李巍孟然李占元张彤
关键词:急性卒中误吸脉搏血氧饱和度
癫痫性眼震临床视频脑电图及核磁影像学特征
2013年
目的分析癫痫性眼震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和核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癫痫性眼震患者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发作时表现为双眼水平同向性眼震和眼球偏斜,其中伴头偏斜3例,视物不清2例,视幻觉1例,眩晕1例。脑电图特征:致痫灶主要位于颞-顶-枕交界区,和眼震方向相反;位于左侧3例,右侧2例。起源于枕、后颞、顶区(枕区为著)的10-14HZ棘波节律。MRI影像特征:左顶枕叶软化灶1例,右侧颞叶软化灶1例,右侧额、顶、颞叶大片状软化灶1例,2例头部核磁未见异常。结论癫痫性眼震是一种少见的痫性发作,病灶主要位于枕或颞-顶-枕交界区,痫性放电多起源于枕、后颞和顶区,眼震的方向偏向病灶和/或癫痫样放电的对侧。
王丽英岳云龙孟然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神经影像学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32岁。13例(76.5%)为急性起病,3例(17.6%)亚急性起病,1例(5.9%)慢性起病。起病原因:3例(17.6%)为感染因素,12例(70.6%)为非感染因素,2例(11.8%)不明。首发症状:头痛16例(94.1%),癫发作4例(23.5%),意识障碍2例(11.8%),头晕及精神症状各1例(5.9%)。神经系统体征:视盘水肿8例(47.1%),偏身感觉障碍3例(17.6%),偏瘫2例(11.8%),面瘫及复视各1例(5.9%)。15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的患者中,10例(66.7%)脑脊液压力增高。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均增高。头颅CT示脑梗死或出血4例(23.5%),静脉高密度和条索征3例(17.6%);14例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均显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血流信号缺失;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显示受累静脉窦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为急性起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少数患者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但缺乏特异性;MRV及DSA检查可以确诊。
张菁孟然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静脉成像
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早期再梗死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尿激酶溶栓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早期再梗死的关系。方法接受动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16例,剔除无效和出血病例后共204例。按疗效标准分为溶栓后早期再梗死组(15例)和溶栓成功组(189例),用Clauss法经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溶栓前后血浆Fg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其与溶栓后早期再梗死的关系。结果①溶栓前再梗死组低密度脂蛋白、全血低切黏度,均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再梗死组患者溶栓前血浆Fg为(6.1±0.7)g/L,成功组为(4.1±0.3)g/L;溶栓后24h,再梗死组Fg为(5.2±0.4)g/L,成功组为(3.8±0.5)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5例再梗死患者中,10例再梗死发生于溶栓后12~24h。④溶栓后,再梗死组的血浆Fg水平下降幅度较小,并于溶栓后12h开始回升,24h达到最高峰,发生再梗死时的平均如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4.0g/L);成功组血浆Fg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约12h左右达最低,此后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结论血浆如水平增高是尿激酶溶栓后早期再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孟然吉训明周晋贾建平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纤维蛋白原
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比较这2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按照症状体征演进过程进行分型,将本组215例大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非进展性大灶梗死和进展性大灶梗死2组,比较这2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根据脑缺血灶的解剖部位将患者分4组:脑干、皮层各叶、基底节区及小脑,比较各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6.74%)高于腔隙性脑梗死(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7.72%)高于非进展性大灶脑梗死(7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病灶位于脑干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3.53%)高于缺血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各叶(48.99%)、基底节区(22.22%)及小脑(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类型和部位相关,脑心综合征提示脑梗死进展或累及脑干。
孙智善孟然冯兴中曾现伟贾建平吉训明
关键词:卒中脑心综合征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观察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观察硫酸镁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重280-300 g的雄性SD大鼠24只,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MCAO模型后根据硫酸镁处理时间不同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缺血20 min、30 min、40 min硫酸镁处理组(25%硫酸镁160 mg/kg腹腔注射)和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实时动态监测各组不同时段的脑血流变化。4组动物模型均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脑,TTC染色观测脑片梗死灶体积。结果:再灌注后硫酸镁处理的各组脑血流均缓慢恢复至基线而后保持稳定,对照组脑血流随心跳波动明显,平均血流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平均脑梗死体积为:硫酸镁组26.5%、36.5%和24.5%,对照组为54.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硫酸镁组5.670±1.003、8.670±1.211和7.170±1.472,对照组11.170±0.983。结论:缺血早期给予硫酸镁对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刘宇孟然吉训明王晓英
关键词:硫酸镁缺血再灌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