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901A05)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 相关作者:阮培均梅艳王孝华杨远平陈坤浩更多>>
- 相关机构:毕节学院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毕节地区水土保持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等高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种植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筛选适宜坡耕地的耕作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威芋3号,玉米毕单15号,地埂植物路春花为供试材料,设顺坡聚垄、等高聚垄和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3个处理进行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等高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种植试验。[结果]与对照顺坡聚垄处理相比,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处理的马铃薯产量14392.05 kg/hm2、玉米产量5417.25 kg/hm2、马铃薯与玉米复合产量19809.30 kg/hm2、复合经济效益12223.65元/hm2,分别增加了17.04%、11.22%、15.39%、13.61%;土壤容重降低0.04 g/cm3;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分别增加1.77个百分点和0.009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0.05%和4、1、3 mg/kg。[结论]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种植法能提高坡耕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保水、保肥效果好,是坡耕地理想的耕作方式。
- 梅艳阮培均杨远平王孝华赵庆洪王荣方
- 关键词:坡耕地
- 潜在石漠化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不同方式的效果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大区对比法,在15°左右潜在轻度石漠化坡耕地上进行马铃薯套玉米横坡聚垄配置地埂绿肥、马铃薯套玉米横坡聚垄和马铃薯套玉米顺坡聚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玉米横坡聚垄配置地埂绿肥种植处理的马铃薯单产15 853.95 kg·hm-2,玉米单产6 285.75 kg·hm-2,马铃薯+玉米复合产量22 139.70 kg·hm-2,复合产值13 878.90元·hm-2;与马铃薯套玉米顺坡聚垄种植处理相比,马铃薯产量增10.94%,玉米产量增8.29%,复合产量增10.17%,复合产值增9.36%;能有效减轻土壤水分、养分流失。
- 王孝华阮培均梅艳杨远平钱德钊林英邓学品张以明
- 关键词:坡耕地马铃薯玉米
- 生态足迹模型在评价毕节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结合毕节地区区域实际,应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该地区2004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总体上该区域生态足迹需求远小于其生态容量,生态盈余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但从生态足迹分量看,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远远超过相应的生态供给,生物生产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而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却极不充分。同时引入“生产性生态足迹指数”的概念,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盈余不可持续”,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的客观实际。
- 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
- 关键词:生态足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 贵州大方喀斯特区领春木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21
- 2007年
- 采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对典型喀斯特区大方福建柏自然保护区内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极为分散,区系成分复杂。科级地理成分热带性质较强(45.28%),属级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为主(39.44%)。群落外貌以中、小型叶面积、单叶、落叶草质、革质、非全缘的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垂直结构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并有一定层间植物伴生。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2.5561、2.6954、1.9145。
- 陈坤浩骆强谢永贵周应书吴诚
- 关键词:植物区系
-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垂直变异被引量:5
- 2009年
- 应用地统计学对地处滇黔桂连片喀斯特腹地,海拔垂直梯度变化范围广的贵州省毕节地区石漠化指标垂直梯度的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基岩裸露率的半变异函数最佳理论模型为线性有基台模型,植被覆盖率、砾石含量为球状模型。植被覆盖率的空间异质比为22.32%,具有强烈的垂直梯度空间相关性,主要受到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自然性控制因素作用;基岩裸露率、砾石含量的空间异质比分别为34.38%、25.97%,均具有中等程度的垂直梯度空间相关性,受随机因素作用较大。砾石含量、植被覆盖率的变程分别为968.10m、859.48m,受因素影响的海拔范围都较宽;基岩裸露率的变程为52.28m,受因素影响的海拔范围很窄。基岩裸露率、植被覆盖率的Moran′s I系数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趋势相类似,但砾石含量的差别较大。
- 罗林周应书何兴辉谢永贵王敏吴明艳
- 关键词:石漠化
- 毕节市漆树品种产量与树皮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015年
- 为漆树优良品种的选择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在林业林木品种评价上的运用提供参考,对毕节市8个漆树品种红漆大木、粉皮大木、灯台大木、红尖大木、肤胭皮、粉红皮、白杨皮、青杠皮等树皮解剖中6个主要性状与产漆量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漆树树皮解剖的单个性状对产漆量有直接影响,其中以漆汁道直径的大小关系最重要,直接关联度达0.796 4;其次是活皮漆汁道单位面积与活皮厚度。从树皮解剖的综合性状看,漆树品种最好的依次是红尖大木>红漆大木>肤胭皮>灯台大木>白杨皮>粉皮大木>粉红皮>青杠皮。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基本一致,表明在林业生产中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 刘崇欣周应书毕宁
- 关键词:综合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 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大区比较法,在坡度27°左右的坡耕地上进行马铃薯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顺坡聚垄种植相比,横坡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绿肥种植的马铃薯增产2 253.6 kg/hm2,玉米增产657.0 kg/hm2,马铃薯和玉米的复合产量增加2 910.6 kg/hm2,纯收入增加1 887.78元/hm2;而且,横坡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绿肥种植能有效减轻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提高坡耕地产出率。
- 梅艳阮培均王孝华杨远平顾尚敬罗才军王萍郑元忠赵明勇
- 关键词:坡耕地
- 毕节试验区亮叶桦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毕节试验区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群落外貌以中小型叶面积单叶、落叶草质、革质、非全缘的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垂直结构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并有一定层间植物伴生。
- 陈坤浩袁伟蔡波周涛
-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植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