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50601-2)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许志晋毛宝铭宋艳葵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历史考察
  • 1篇民主
  • 1篇民主治理
  • 1篇技术创新
  • 1篇技术创新之路
  • 1篇和谐社会
  • 1篇创新之路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许志晋
  • 2篇毛宝铭
  • 1篇宋艳葵

传媒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5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支撑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从"人与自然"或"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一共生的大系统中来研究技术创新,就不能把技术创新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过程,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社会、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整合的共生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它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早期的适用技术创新,都有了质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真正表征和体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关系,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过程,越来越成为我们构建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正确的技术抉择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许志晋
关键词: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识会议的实质及其启示被引量:7
2006年
作为一种科技风险的治理模式,共识会议赋予了专家与公众在面对科技风险问题时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协商民主的规范原则,为科技风险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许志晋毛宝铭
关键词:民主治理
论科技风险的产生与治理被引量:21
2006年
现代社会的风险主要源自科技发展副作用所导致的科技风险。科技风险是科技政策研究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所谓的科技风险民主治理模式已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而遵循公众参与性、共识性及民主规范性则是现代社会科技风险民主治理的基本原则。
许志晋毛宝铭
论适用技术共生创新能力被引量:3
2006年
适用技术共生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引入或开发适用技术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并实现“共生”创新的能力。它是由不同层次或方面的能力要素相互关联组合而成的能力共生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或灵魂。科学、系统地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这对于有效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许志晋
走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的技术创新之路——来自于对国外适用技术创新理论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06年
“适用技术”创新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殊途同归的发展结果,要求我们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的技术创新———“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之路。作为“共生”的技术创新,“适用技术共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许志晋宋艳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