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12010022002100277)

作品数:3 被引量:155H指数:3
相关作者:万传彪刘志宏柳行军张宏任延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乌尔逊
  • 3篇乌尔逊-贝尔...
  • 3篇海拉尔盆地
  • 3篇凹陷
  • 3篇贝尔凹陷
  • 2篇地层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成藏
  • 1篇地层层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断层
  • 1篇断层相关褶皱
  • 1篇油气成藏规律
  • 1篇油气聚集
  • 1篇生长地层
  • 1篇褶皱
  • 1篇层序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刘志宏
  • 3篇万传彪
  • 2篇李春柏
  • 2篇任延广
  • 2篇张宏
  • 2篇柳行军
  • 1篇王芃
  • 1篇朱德丰
  • 1篇吴相梅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110
2006年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中新生代盆地。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孢粉组合,确定下白垩统自下而上的地层层序为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研究区主要发育4个方向的构造带,其中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南北向断层带形成较早且长期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北西向断层带形成较晚,对上述3个方向构造主要起改造作用。研究区的构造主要是在早白垩世经历了4个变形阶段形成的,不仅控制了油气运移、成藏和分布,而且晚期构造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主要起破坏或改造作用。研究区的不整合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和良好的储集空间。乌尔逊-贝尔凹陷的4个方向构造带和不整合面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刘志宏万传彪任延广李春柏张宏柳行军
关键词:地层层序油气成藏规律海拉尔盆地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64
2007年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中新生代盆地,主要发育白垩系和第三系、第四系,其中以下白垩统为主。乌尔逊-贝尔凹陷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期变形作用,构造特征十分复杂,主要发育4个方向的构造带,其中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南北向断层带形成较早且长期活动;北西向断层带形成较晚,对上述三个方向构造主要起改造作用。研究区的构造不仅影响了烃源岩的分布、油气运移和聚集,而且影响了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分布,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刘志宏任延广李春柏柳行军张宏万传彪
关键词:油气聚集乌尔逊-贝尔凹陷海拉尔盆地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挤压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2009年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乌尔逊凹陷、贝尔凹陷是位于贝尔湖坳陷凹陷南部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研究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在早白垩世大磨拐河期—伊敏期早期、伊敏期末期分别经历了北西-南东向、近东西向两次较长时间的挤压作用,使伸展断陷中的部分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新的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以及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突发构造、构造三角带等。由于挤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不同及隆升速率与同构造生长地层沉积速率的比值在空间上的差异,同挤压地层层序在不同构造部位也表现出不同的沉积特点,其构造特征与造山带十分相似。乌尔逊—贝尔凹陷中两次挤压构造的发现,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厚度在早白垩世并非一直处于伸展减薄状态,而是在上述两次挤压时期地壳处于叠置增厚的特点,在空间上形成挤压坳陷型盆地和陆内(板内)造山带相间分布的构造格局。
刘志宏柳行军王芃吴相梅朱德丰万传彪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生长地层地质意义乌尔逊-贝尔凹陷海拉尔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