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0RCB15)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邓佳佳于洪春王雨薇宋龙腾张鑫琳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夜蛾
  • 2篇甘蓝
  • 2篇甘蓝夜蛾
  • 1篇多角体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条件
  • 1篇增殖因子
  • 1篇滞育
  • 1篇滞育诱导
  • 1篇温度
  • 1篇活体
  • 1篇光周期
  • 1篇核多角体病毒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于洪春
  • 2篇邓佳佳
  • 1篇张鑫琳
  • 1篇宋龙腾
  • 1篇王雨薇
  • 1篇房丹丹
  • 1篇赵奎军

传媒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活体增殖因子及最佳增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Mabr NPV)是甘蓝夜蛾最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影响Mabr NPV在甘蓝夜蛾体内增殖的主要因子及因子的主次顺序,确定互作因子并筛选病毒增殖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Mabr NPV产量的因子及互作因子主次顺序为C(饲毒虫日龄)>C×D(饲毒虫日龄与收毒时间互作)>B×C(饲毒剂量与饲毒虫日龄互作)>B×D(饲毒剂量与收毒时间互作)>B(饲毒剂量)>D(收毒时间)>A(温度)。明确因子C对病毒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因子C和D存在互作且对产量有显著影响。确定Mabr NPV增殖生产的最佳条件为25℃下、以500 PIB/虫的剂量饲喂12日龄幼虫,9 d后提取病毒,平均单虫病毒产量为1.921×109 PIB,幼虫孵化到收集幼虫提取病毒的生产周期为21 d,病毒增殖3.842×106倍。
于洪春房丹丹邓佳佳赵奎军
关键词:甘蓝夜蛾增殖条件
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测定5个温度和7个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有显著影响,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有联合作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甘蓝夜蛾光周期反应类型不同,在20、22、25及30℃其光周期反应属于长日照反应型,在28℃则为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甘蓝夜蛾临界光周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影响最大,在20~30℃,光周期L16 D8与L18 D6是抑制甘蓝夜蛾滞育发生的主要条件。
于洪春邓佳佳王雨薇张鑫琳宋龙腾
关键词: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温度光周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