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6803)

作品数:32 被引量:306H指数:10
相关作者:邓超熊尧王远航吴军闫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机械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有限元
  • 4篇数控
  • 4篇机床
  • 4篇300M钢
  • 3篇有限元仿真
  • 3篇数控机
  • 3篇数控机床
  • 3篇铣刀
  • 3篇残余应力
  • 2篇动力学建模
  • 2篇遗传算法
  • 2篇切削力
  • 2篇重型数控机床
  • 2篇轴承
  • 2篇子群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包
  • 2篇立铣
  • 2篇粒子群
  • 2篇粒子群优化

机构

  • 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常州信息职业...
  • 2篇信息产业部电...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常州工程职业...
  • 1篇镇江中船瓦锡...

作者

  • 9篇邓超
  • 5篇王远航
  • 5篇熊尧
  • 4篇吴波
  • 4篇胡友民
  • 4篇吴军
  • 4篇闫蓉
  • 3篇王二化
  • 3篇熊良山
  • 3篇彭芳瑜
  • 3篇李斌
  • 2篇毛宽民
  • 2篇金超
  • 2篇黄创绵
  • 1篇杜煦
  • 1篇蔡飞飞
  • 1篇孙耀宗
  • 1篇涂智萌
  • 1篇田红亮
  • 1篇贾广飞

传媒

  • 6篇计算机集成制...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Chines...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机械与电子
  • 1篇航空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Scienc...
  • 1篇Fronti...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切削颤振识别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切削颤振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提出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切削颤振识别方法。通过对颤振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获得一系列本征模函数,筛选出对颤振敏感的本征模函数进行带通滤波,对滤波后本征模函数作Hilbert变换,绘制Hilbert谱;提取Hilbert谱幅值标准差进行颤振定量识别。用仿真及实测振动信号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用小波包分解方法进行对比。
贾广飞吴波胡友民
关键词:HILBERT-HUANG变换切削颤振
考虑切削条件变化的刀屑摩擦因数反求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Advant Edge FEM分析了刀屑摩擦因数对工件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仿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有限元仿真实验数据建立切削力与刀具几何参数(前角、钝圆半径)、切削用量和刀屑摩擦因数之间关系的经验模型,从而通过切削力的实验值来反求刀屑摩擦因数的方法,以提高工件残余应力分布的有限元仿真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软件默认的摩擦因数和平均库仑摩擦因数相比,用文中方法所求得的摩擦因数仿真得到的车削45钢工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与实验结果更为接近。
邢万强熊良山汤祁
关键词:残余应力有限元仿真
可测正负压的燃料电池单片电压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实时掌握燃料电池堆的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VC10.0和双CAN网络技术且可检测正、负压的燃料电池堆单片电压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基于光继电器的分布式单片电压采集方法,并且利用电压抬升的方式解决了燃料电池单片正、负压检测的问题,同时利用USB高速通信方式实现了燃料电池堆网络控制单元与上位机的实时通信。该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简单可靠,精度高,实时性强。
邓坚王姣邓超全书海
关键词:燃料电池光继电器分布式检测USB通信
EMD和BPNN-GA在微铣刀磨损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提高智能制造过程中微铣削刀具状态监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Genetic Algorithm,BPNN-GA)的微铣刀磨损预测方法。在此方法中,首先对微铣削振动信号进行EMD分解,提取各个IMF分量的均值、均方根、峭度、偏态作为微铣刀磨损特征。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选择与微铣刀磨损特征密切相关的特征,并选择相互之间相关度最小的几个特征作为微铣刀磨损特征,这样既保证了特征对于研究对象的灵敏度,又保证了特征之间的独立性,不会造成信息冗余。最后利用BPNN-GA模型进行特征分类,实现微铣刀磨损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微铣刀磨损预测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磨损状态,可以为其它刀具状态监测方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王二化郭伟赵宇航刘颉
关键词:刀具磨损经验模态分解
Wavelet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NARMA-L2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a Feed System被引量:9
2011年
Research of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a key iss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feed system. Most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thus far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rectly mapping the thermal error against the temperature of critical machine elements irrespective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But recent researches show that different se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genera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rror values even thoug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 elements generated was similar.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generic thermal error model which is capable of evaluating the positioning error induced by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This paper ultimately aims at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model that can predict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feeding speed, load and preload of ballscrew) in a feed system. A novel wavelet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feedback linearization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ing (NARMA-L2) model is introduced to predict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sensitive points and thermal positioning error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s the model input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algorithm is brought in as the training method. According to ISO230-2 Positioning Accuracy Measurement and ISO230-3 Thermal Effect Evaluation standards,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a self-made quasi high-speed feed system experimental bench HUST-FS-001 by using Pt100 as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positioning errors were measured by Heidenhain linear grating scale.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mmended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emperature rise of sensitive points and thermal positioning errors with good accuracy.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ermal error predic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a feed system based on vary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machine tool characteristics.
JIN ChaoWU BoHU Youmin
基于点云的超精密铣削加工三维表面形貌仿真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刀刃扫掠点点云方式,提出一种超精密加工三维表面形貌模型.通过对加工部分刀刃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学描述,将三维表面形貌用离散点云数据表达.根据加工曲面信息和采样点数目对仿真区域进行划分并建立随动包容盒,对包容盒内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和空间变换计算以获得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算法仿真与表面轮廓仪测量结果表明:该仿真算法能够表征超精密铣削加工下工件表面双向残留高度特征,并体现出刀具切入相位角对表面形貌的影响,为三维表面形貌超精密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彭芳瑜方正隆吴警闫蓉
关键词:三维表面形貌
基于性能退化的机械设备寿命预测被引量:12
2015年
为解决小样本机械设备的故障预测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性能退化的机械设备寿命预测方法。考虑机械设备退化过程受工况影响,提出局部退化规律的概念,并利用指数回归进行拟合表征,从而获得所有潜在的退化规律。通过表征局部退化规律的指数函数,计算局部寿命样本,进而获得各个时刻的局部寿命观测。鉴于机械设备在寿命周期的极限工况对应的剧烈退化少、中等工况对应的中等退化多,假设局部寿命来自某正态分布,并利用参数经验贝叶斯方法实现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的估计,全局寿命预测为最新观测对应的后验分布。通过仿真案例和数控机床的精度退化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王远航邓超胡湘洪高军黄创绵
关键词:机械设备指数函数
基于多故障模式的复杂机械设备预防性维修决策被引量:19
2015年
目前,复杂设备的维修维护往往是基于多部件的,然而单个部件往往具有多故障模式,且故障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关系,导致基于多部件的维修决策方案并不一定合理。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复杂机械装备预防性维修决策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多部件的预防性维修决策不同,从故障模式的角度切入分析。根据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进行关键故障模式辨识,并将其分为突发类和退化类两类。讨论了复杂机械设备故障模式之间的依赖性、维修级别和维修效果等,进一步利用故障时间分布即寿命分布构建预防性维修决策的目标成本函数,并通过遗传算法实现含整型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所提出的方法在某镗床滑枕进给传统子系统中得到验证,并表现出良好性能。
王远航邓超胡湘洪高军黄创绵
关键词:预防性维修遗传算法
滚珠丝杠模态试验及其有限元法动力学建模
2013年
根据动力学有效模型原则,确定了丝杠轴和螺母的有限元单元类型和单元尺寸,其中丝杠轴的螺纹部分采用了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参数不同的特殊梁单元,以模拟由于螺纹造成的刚度损失.比较了丝杠轴有限元模型与用有限元软件自由划分的丝杠轴模型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本研究所用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通过子结构的离散说明了滚珠丝杠结合部的简化处理方式,并通过频响函数法识别了结合部的动力学参数.比较螺母在不同位置处的模态试验结果与相应的模型仿真结果,误差和不超过4%,证明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李斌涂智萌毛宽民余训星
关键词:滚珠丝杠动力学建模有限元法
不同载荷下的球轴承内部接触热阻计算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球轴承滚动球体与内、外滚道之间的不完全接触而引起的接触热阻,结合半空间椭球坐标系拉普拉斯温度分布方程,提出了滚动球体与内、外滚道之间接触热阻的理论计算方法.以赫兹接触理论为依据,研究了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和椭圆接触区域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不同载荷对轴承内部接触热阻的影响.高速进给系统平台的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值和实验测试值的最大误差仅为4.62%,该方法为不同载荷条件下球轴承内部接触热阻的解析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金超吴波胡友民程瑶
关键词:球轴承接触热阻赫兹理论温度分布热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