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1145)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占新华周立祥顾锁娣袁嘉韩梁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根系
  • 4篇多环芳烃
  • 3篇小麦
  • 2篇作物
  • 2篇作物根系
  • 2篇污染
  • 2篇根系吸收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形态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真空渗透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系
  • 1篇质外体
  • 1篇鼠李糖脂
  • 1篇转运
  • 1篇苜蓿
  • 1篇污染场地
  • 1篇污染土

机构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占新华
  • 4篇周立祥
  • 2篇徐仁扣
  • 2篇李金凤
  • 2篇杨青青
  • 2篇易修
  • 2篇梁宵
  • 2篇袁嘉韩
  • 2篇顾锁娣
  • 1篇洪俊
  • 1篇徐君君
  • 1篇李锦
  • 1篇乐乐
  • 1篇王红菊
  • 1篇沈羽
  • 1篇张晓斌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菲与NH4-N和NO3-N共存对作物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2014年
作物根系多环芳烃(PAHs)与氮素吸收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通过施肥措施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与强化PAHs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菲为PAHs代表,采用活体测定法研究了小麦、大豆和莴苣根系硝酸还原酶(NR)活性对硝态氮和铵态氮与菲共存下的响应。结果表明:无论菲处理与否,两种形态的氮素均能明显提高作物根系NR活性,硝态氮促进根系NR活性效果更好;铵硝混合氮处理中,小麦和莴苣根系NR活性随着硝态氮比例增加而增大,而大豆在硝态氮和铵态氮比为1∶1时NR活性最大。同一氮素水平,菲或无菲处理的作物根系NR活性因作物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在单一硝态氮或单一铵态氮存在下,根系NR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小麦、大豆、莴苣;铵硝混合氮存在下,作物根系NR活性大小顺序与硝态氮或铵态氮处理相同。与无菲处理相比,菲处理对小麦、大豆、莴苣的NR活性都有促进作用;在硝态氮和菲处理下,米氏常数从小到大为小麦、大豆、莴苣,而亲和力从大到小是小麦、大豆、莴苣;菲处理作物根系NR的米氏常数均小于相应的无菲处理,而亲和力则相反。表明,菲增强了根系NR与NO-3的亲和力是菲与不同形态氮共存促进作物根系NR活性的重要原因。
袁嘉韩易修顾锁娣占新华周立祥徐仁扣
关键词:氮素形态硝酸还原酶作物根系
鼠李糖脂洗脱氯丹和灭蚁灵污染场地土壤的工艺参数被引量:4
2014年
优化了鼠李糖脂洗脱氯丹、灭蚁灵污染土壤的工艺条件,为开展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洗脱修复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洗脱剂———鼠李糖脂浓度的增加,氯丹和灭蚁灵的洗脱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洗脱时间和液固比对洗脱效果的影响趋势与浓度相同;在0~120 r/min范围内,氯丹和灭蚁灵洗脱量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80、120和200 r/min的洗脱量间差异不显著;单次洗脱量随洗脱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累计洗脱量则逐渐增大。综上所述,氯丹、灭蚁灵污染场地土壤鼠李糖脂洗脱的适宜工艺参数为鼠李糖浓度10 mmol/L,搅拌速度80 r/min,固液比1∶10,洗脱时间20 min,洗脱3次。
洪俊徐君君李锦黄焕阳占新华
关键词:氯丹灭蚁灵污染场地鼠李糖脂
菲污染土壤黑麦草/苜蓿间作修复效应被引量:5
2013年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因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业已引起各国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菲为PAHs的代表,研究了黑麦草/苜蓿间作对多环芳烃(菲)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通过温室盆栽模拟实验,观察到5 mg/kg和50 mg/kg污染水平没有明显抑制黑麦草和苜蓿的生长;黑麦草/苜蓿间作促进了植物对土壤菲的吸收,且间作体系根系富集系数大于单作;土壤中菲的可提取浓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在菲重度污染土壤上,黑麦草/苜蓿间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作,菲去除率可高达90.53%。因此,对于重度PAHs污染土壤该体系是一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间作修复体系。
张晓斌梁宵占新华周立祥谭成海
关键词:多环芳烃黑麦草苜蓿
不同作物根系多环芳烃吸收特征差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选育不/少或超量吸收多环芳烃(PAHs)的植物品种进而进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PAHs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以菲为PAHs的代表物,比较了水培条件下3种常见农作物(大豆、小麦、胡萝卜)根系吸收菲的动力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3种作物根系对水培液中的菲有明显的吸收和累积作用,且菲的吸收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整个吸收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和慢速吸收2个阶段;3种作物根系菲吸收能力的大小为大豆>胡萝卜>小麦;作物根系吸收菲量与吸收时间的关系可以用Elovich方程拟合,大豆、胡萝卜和小麦根系菲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4.31、4.10和2.84 mg.(kg.h)-1;作物根系菲吸收的动力学曲线可用米氏方程表征,大豆、胡萝卜和小麦根系菲的Km值分别为0.117、0.124和0.540 mg.L-1;根系菲吸收会导致营养液pH升高,pH升高的趋势和吸收速率常数k与Km值相对应,且与3种作物根系吸收能力的大小一致.因此可用根系吸收速率常数k、米氏常数Km值和水培液pH的变化表征作物根系吸收PAHs的能力差异,且从受影响因素的多寡角度考虑,吸收速率常数k和米氏常数Km较pH变化更适合.
梁宵占新华周立祥
关键词:多环芳烃大豆小麦胡萝卜
小麦根系菲与磷吸收及转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作物根系对多环芳烃(PAHs)与磷吸收及转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PAHs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强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菲为PAHs的代表,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磷、菲水平下小麦根系菲、磷吸收及其转运的效果,旨在揭示植物根系吸收PAHs与磷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0~1 200μmol·L^(-1)磷浓度范围内,小麦根系、茎叶菲含量在低磷浓度(10μmol·L^(-1))时最高,分别为36.87 mg·kg^(-1)和2.07 mg·kg^(-1);磷含量总体呈现随磷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成对数据t-检验显示无论加菲与否,根系、茎叶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磷可促进菲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而菲对磷转运没有显著性影响。在低磷浓度下(10μmol·L^(-1)),随着菲浓度的升高,小麦根系、茎叶菲含量呈现显著升高趋势(P<0.05)。磷、菲共存处理介质pH升高幅度大于单一处理。
杨青青陆守昆王红菊李金凤沈羽占新华
关键词:多环芳烃磷素小麦根系吸收转运
小麦根系吸收萘、菲、芘的动力学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植物根系吸收多环芳烃的动力学特征对控制其进入食物链、保障农产品安全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小麦根系对萘、菲、芘吸收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小麦根系对水培环境中的萘、菲和芘均有明显的吸收和累积作用,且吸收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整个吸收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和慢速吸收两个阶段.小麦根系对萘、菲和芘的吸收速率快慢表现为芘>菲>萘,且萘、菲、芘吸收的动力学曲线可用米氏方程表征,相应的Km值分别为759.30、12.89和3.59μmol·L-1,即小麦对萘、菲、芘的亲和力大小为芘>菲>萘,结果与其Kow值大小顺序一致.小麦根系吸收萘、菲、芘均会导致营养液pH值升高,吸收单个萘、菲、芘分子产生的pH升高幅度表现为芘>菲>萘.上述结果显示,萘、芘的根系吸收特征与菲相似.
易修袁嘉韩顾锁娣占新华周立祥徐仁扣
关键词:小麦根系吸收
植物根系质外体溶液的提取方法研究:以多环芳烃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根系质外体溶液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对于阐明植物根系PAHs吸收运移机制及阻控意义重大.然而,迄今鲜有便捷成熟的植物根系质外体溶液提取方法的报道.为此,本研究以小麦为材料,菲为PAHs的代表,探究了植物根系质外体溶液的真空渗透离心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小麦根系质外体菲提取量随真空度、真空时间、离心速率、离心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小麦根系质外体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随真空度、真空时间、离心速率、离心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依据质外体溶液受原生质污染程度小于1%且尽量提取完全的原则,真空渗透离心提取法的最佳真空度为70 k Pa,最佳真空时间为10 min,最佳离心速率为3 068 r·min-1,最佳离心时间为15 min.研究结果可为污染物的植物根系质外体运输研究提供有效、简便的方法支撑.
朱满党都江雪乐乐李金凤杨青青陆守昆占新华
关键词:多环芳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