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DJ2013-13)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史保平刘博研申文豪雷建设仲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5篇断层
  • 4篇汶川地震
  • 3篇余震
  • 3篇发震
  • 3篇发震概率
  • 3篇M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变化
  • 2篇库仑应力
  • 2篇库仑应力变化
  • 1篇地震对
  • 1篇地震发生
  • 1篇地震发生概率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评...
  • 1篇地震余震
  • 1篇应力状态
  • 1篇余震序列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史保平
  • 8篇刘博研
  • 4篇申文豪
  • 3篇仲秋
  • 3篇雷建设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及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大震后区域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常常被用于解释区域地震活动性速率的变化、主震断层外余震的发生以及即将失稳断层的地震发生概率的变化.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的发生重新引起了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的热议.利用含(滑移)速率和状态的摩擦定律,结合汶川大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水平,定量化计算了汶川地震后雅安地区发震概率的变化,并着重解释了芦山地震发震的可能根源.此外,还对库仑应力明显增加的鲜水河断层和熊坡断层进行了发震概率的定量化计算,计算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目录基本符合.鲜水河断层从汶川地震后至今近5年来未发生M>6.0地震,而M>6.0的发震概率已约为60%;熊坡断层自汶川地震以来尚未发生M>4.0地震,芦山地震后M>4.0的发震概率已接近90%.所以,我们认为鲜水河断层附近将成为M>6.0地震的重点防范地区,熊坡地区将来仍旧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
刘博研史保平雷建设
关键词:地震发生概率库仑应力变化
与特征断层结合的地震活动空间光滑模型在衡水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在衡水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应用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数据建立恰当的分布式地震活动性空间光滑模型,并结合断层对周边地震危险性的影响,计算前磨头断裂和衡水断裂在不同超越概率下上限震级分别为6.5、6.0级的区域基岩峰值加速度。研究发现,研究区域内50年超越概率为63%的基岩峰值加速度略有增加;50年超越概率为10%、5%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在断层附近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在较低超越概率的情况下,断层周围如深州市、冀州市和衡水市辖区的地震危险性大于其他地区;利用仪器记录资料得到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结合断层资料计算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能够反映衡水地区现今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危险性水平。
刘博研仲秋史保平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评价
2008年和2014年于田地震对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大震后区域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直接影响地震活动性速率的变化、主震断层外余震和即将失稳断层的发震概率的变化.利用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定律,结合2008年3月21日于田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水平,定量计算了2008年于田地震后该地区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变化,着重解释了2014年于田地震发震的可能根源.此外,本文还对库仑应力明显变化的周边三条断层进行了发震概率的定量计算.贡嘎错断裂中段、贡嘎错断裂西南段和康西瓦断裂中段分别经历了发震概率先降后升、先升后升和先降后降两个阶段,充分显示了库仑应力的细微变化造成的周边断层的危险性的变化.这三条断裂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概率超越95%均需要500年左右;贡嘎错断裂西南段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大,而康西瓦断裂中段活跃度较低.
刘博研史保平雷建设
关键词:发震概率库仑应力变化
随机振动有限断层方法计算衡水市强地面运动参数
2015年
主要介绍了随机振动的有限断层模型在强地面运动研究中的应用,考虑V30(地下30m的平均剪切波速)对强地面运动结果的影响。以衡水为例,计算了6条周边断层设定地震在衡水市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时程曲线。对衡水市区危害相对最小的是新河断裂和护驾池断裂,峰值加速度值在50~90cm/s2左右,峰值速度在10cm/s以下,对应到中国地震烈度表为Ⅵ~Ⅶ度;对衡水主城区危害最大的是衡水断裂,峰值加速度值在200~360cm/s2左右,峰值速度在30~45cm/s之间,对应的烈度值为Ⅷ~Ⅸ度。
刘博研申文豪史保平
关键词: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汶川M_W7.9地震余震序列触发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余震触发机制的Dieterich解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分析以及依赖时间的概率地震预测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基于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定律和弹簧-滑块模型,从Dieterich断层滑移速率方程出发,给出了静态应力扰动下触发地震的时钟提前或推后的近似解,从而明确地阐明了触发地震的产生机制与断层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并与传统位错模型下库仑应力扰动时间提前或推后量作了比较.采用对数线性拟合方法求得了汶川MW7.9主震后余震序列持续时间,符合Dieterich理论结果.以汶川余震序列为例,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应力扰动模式在该余震序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经典Dieterich扰动解无法给出主震发生后即时余震数量的异常增加,而考虑主震前后剪应力速率变化的Dieterich分段解则可反映出余震发生率及个数随时间的演化特征.
申文豪刘博研史保平
关键词:汶川地震余震序列持续时间
近断层应力变化快速计算方法及对强余震空间分布的指示意义:以M_w7.9汶川地震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构造地震一般由断层摩擦失稳所致.断层内部及周边所累积的剪切形变则通过同震滑动位移得到局部释放.因此,震后断层内部及近断层周边的静态剪切应力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可通过断层面上的滑动位移分布计算得到.本文采用傅氏变换方法(FTM)计算单一有限断层同震滑移场所形成的静态剪切应力变化分布,近断层两侧的应力变化计算可由波数域内应力近似算法获得.结果表明,FTM快速有效、易于实现,有效地避免了常规应力计算中奇异值的出现.以2008年Mw7.9中国汶川大地震为例,采用前人所得有限断层滑动位移模型,得到了断层面和近断层周边准3D剪切应力分布解,并同主震后中强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的中强余震震源位置处于剪切应力变化值为正的区域,由同震位移所产生的局部应力降峰值和均值大小同应力变化的正值大致相当,从而表明了快速且有效地计算断层内部及近断层附近的应力变化分布可以为主震后强余震发生的潜在区域提供指示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应力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的获取强烈地依赖于有限断层滑移模型解.有关滑动位移反演解的多解性对应力变化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作了必要的讨论.
仲秋申文豪史保平
基于改进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进行区域烈度速报被引量:5
2013年
一次地震发生之后,地震烈度的迅速圈定对于总体灾情评估、地震应急响应和救灾物资调拨分配等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已经成为定量化估计强地面运动的重要手段.在众多震源数值模型中,随机有限断层模型以其时效性和精确性成为烈度速报的首选模型.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原有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进行改进,实现了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峰值位移(PGD)的区域网格化计算,并且加入了浅层速度结构V30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在2004Parkfield MW6.0地震、2008年汶川MW7.9地震以及1976年唐山MW7.6地震的实例应用中,数值模拟得到的烈度分布与野外调查烈度在整体分布特征、极震区烈度分布等方面均符合较好,该数值模型单个网格点的计算时间在0.3~0.5s左右,并且随着并行计算技术的引入计算耗时会进一步缩短.随机有限断层模型有效弥补了其他震源数值模型的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做到了快速且准确,可以作为烈度速报的一种数值模拟手段.
申文豪仲秋刘博研史保平
关键词:烈度速报PARKFIELDMW
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应力状态与余震空间分布规律
2016年
本文利用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断层面滑动位移分布的运动学反演结果,通过傅里叶变换法得到了主断层面上的两分量应力状态,并研究了余震的空间分布和断层面上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发现滑动位移分布与应力状态分布都相对较为集中,大约70%的余震分布在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而其余发生在应力降区域的余震,又大多发生在应力变化梯度较大的地区.为了得到一个更符合实际的滑动模型来解释余震的触发机制,我们计算了波数域中滑动位移和应力状态的傅里叶谱,发现此次地震的滑动位移和应力状态近似满足k-3和k-2衰减.我们利用简化的圆盘模型说明了非均匀应力变化下的衰减过程,计算了圆盘模型的有效半径re约等于0.7倍的圆盘半径.这就说明圆盘模型中应力增加的部分应该占整个圆盘破裂面积的51%.在本次尼泊尔MW7.9地震实例中,断层面上应力状态为负的区域比滑动位移为正的区域有了明显地缩小.事实表明,余震可以发生在有滑动位移的区域,非均匀应力降模型比均匀应力降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震源破裂过程.
刘博研史保平雷建设
关键词:余震
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及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影响
<正>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的中段,震源深度14km(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破裂延着北东走滑、西部倾斜的龙门山逆冲断层带向前扩展。地震引起的地壳深部的岩石破裂长达300多公里[1,2]。汶川...
刘博研史保平雷建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