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06FZZDSF01500)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任秀宝曹水于津浦任宝柱李慧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6篇肿瘤
  • 4篇疗效
  • 4篇免疫
  • 3篇调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 3篇晚期
  • 3篇节性
  • 3篇肺癌
  • 3篇癌患者
  • 3篇CIK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粒细胞
  • 2篇疗效评价
  • 2篇免疫抑制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基因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天津市肿瘤研...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13篇任秀宝
  • 10篇于津浦
  • 10篇曹水
  • 5篇任宝柱
  • 5篇李慧
  • 3篇杨莉莉
  • 3篇韩颖
  • 3篇张维红
  • 3篇安秀梅
  • 3篇张新伟
  • 3篇王运良
  • 2篇沈春
  • 2篇康红刚
  • 2篇曹杉
  • 2篇于文文
  • 2篇张静
  • 2篇张乃宁
  • 1篇熊艳娟
  • 1篇杜春娟
  • 1篇孙敬岩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6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进展性肿瘤显著的特性是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躲避免疫系统的杀伤、抑制自体免疫系统。肿瘤在进展过程中一群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在肿瘤微环境、引流区淋巴结大量聚集,其能够促进肿瘤的发展同时抑制机体的免疫作用。其机制概括为:髓系细胞向正常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的分化受阻,分泌促进肿瘤生长的细胞因子,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诱导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产生,从而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沈春任秀宝
关键词: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肿瘤血管形成
原发性肝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8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早晚期H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不同分群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比例,Kaplan-Meier法检验T淋巴细胞亚群对HC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138例HCC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1%,2年生存率为39%,早晚期HC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12个月。晚期HCC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低于早期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与NK细胞比例高于早期患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淋巴细胞亚群中Treg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在进一步分析影响Treg的因素时发现有肝硬化的HCC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及绝对数高于无肝硬化的HCC患者(P=0.029),铁蛋白(Ferr)正常的HCC患者外周Treg绝对数高于Ferr水平高的HCC患者(P=0.027)。结论:HCC患者的Tre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预后,Treg比例>7%是影响晚期肝硬化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樊永丽于津浦李慧曹水任宝柱张乃宁于文文任秀宝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预后
大剂量IL-2活化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10例晚期难治性肾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传统的免疫治疗对晚期难治性肾癌的疗效非常有限,因为肿瘤自身产生了免疫耐受,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剂量IL-2活化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晚期难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晚期肾癌患者以及作为供者的其HLA半相合的亲属入组。所有患音均接受1个疗程的haplo-PBSCs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和免疫学反应。结果:经IL-2活化后获得的HLA半相合的haplo-PBSCs总数为(2.3~5.5)×10^(10)。活化后,NK细胞和活化淋巴细胞亚群(CD69^+和CD25^+)比例明显升高,而且对肾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也明显增强。治疗后,2例部分缓解(PR),6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5个月(3~14个月)。结论:传统的免疫治疗无效的晚期难治性肾癌患者,采用IL-2活化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曹水王运良任宝柱张新伟张维红韩颖于津浦任秀宝
关键词:IL-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肾癌抗肿瘤效应
重组人白介素18的发酵、纯化及功能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利用构建的重组菌株Pichia pastoris X-33/hIL-18,在3.7L发酵罐中表达重组人白介素18(hIL-18),探讨其大规模发酵及纯化工艺。方法:复苏工程菌X-33/hIL-18于BMGY培养基,在其A600达到6左右时转入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发酵液经过滤浓缩柱、疏水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结果:工程菌在3.7L发酵罐采用甲醇诱导补料批式发酵,在pH6.0,溶氧值(DO)20%~30%,温度28℃,甲醇诱导48h重组hIL-18的表达产量为202mg/L,发酵液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7%以上,并初步证明重组hIL-18能协同IL-2诱导PBMCs分泌IFN-γ和协同IL-2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利用Pichia pastoris分泌型表达系统和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重组hIL-18,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和功能奠定基础。
安秀梅杨莉莉李慧曹水任秀宝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毕赤酵母发酵培养基
大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术后CIK治疗疗效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大细胞肺癌(1arge cell lung cancer,L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术后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L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术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LCLC患者术后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22例,Ⅲ期28例,Ⅳ期9例。29例患者术后未行任何全身治疗,35例行单纯化疗,5例行IFN-α联合化疗,11例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ell,CIK)联合化疗。80例LCL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5.6%、31.0%。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02)、M分期(P<0.001)、临床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01)、术后不同治疗(P<0.001)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01)、手术方式(P=O.034)、术后不同治疗(P=0.001)是L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治疗方式组的生存期进行分析,单纯化疗组、CIK联合化疗组与无治疗组的生存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43例Ⅰ/Ⅱ期LCLC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CIK联合化疗组分别与无治疗组、单纯化疗组之间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44);对37例Ⅲ/Ⅳ期患者的生存期进行分析后发现,单纯化疗组、以CIK联合化疗组、IFN-α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与无治疗组患者生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1、0.011)。结论:影响L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是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方式;早晚期LCLC患者接受术后治疗均可获益,且CIK联合化疗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
张静于津浦熊艳娟曹杉曹水任秀宝
关键词:大细胞肺癌术后治疗生物治疗CIK治疗
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被引量:1
2009年
肿瘤细胞瘤苗是最早的瘤苗形式,至今仍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近些年随着基因转染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增强用于疫苗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采用了转基因的方式提高肿瘤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众多转染细胞因子的瘤苗中,转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肿瘤疫苗效果相对显著。GM-CSF是一种强烈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成熟和趋化的细胞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用放射线灭活后体内注射,可增加局部炎性反应,大量多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浸润,促进了肿瘤抗原的呈递,能够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GM-CSF转导疫苗为GVAX系列肿瘤疫苗,对GVAX肿瘤疫苗进行了大量的I/Ⅱ期临床研究,其中包括黑色素瘤、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肾癌。这些临床试验均证实这种方法是十分安全的,并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
杨莉莉任秀宝
关键词:肿瘤疫苗
GM-CSF修饰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前后肺癌患者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其中鳞癌28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10例,早期(Ⅰ~ⅢA期)23例、晚期(ⅢB~Ⅳ期)62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析治疗前后Treg比例变化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3%、48.2%,治疗后外周血Treg比例明显下降[(4.86±2.52)%vs(5.52±2.68)%,P<0.05]。患者血清LDH水平正常组治疗后Treg比例明显下降[(4.50±2.23)%vs(5.59±2.76)%,P<0.05],而LDH增高组治疗后Treg比例上升[(6.04±3.07)%vs(5.31±2.48)%,P<0.05];GVAX治疗超过1个疗程者较治疗1个疗程者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更明显[(-0.39±2.39)%vs(-2.11±1.62)%,P<0.05]。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升高组(21个月vs 10个月,P<0.05),晚期肺癌患者中Treg比例下降者的OS延长更明显(18个月vs 8个月,P<0.05)。结论:肺癌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变化可能成为评价GVAX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免疫指标,GVAX治疗后患者Treg比例的下降提示其疗效和预后都较好。
杜春娟于津浦李慧张乃宁滕艳华李蓁安阳曹水任秀宝
关键词:肺癌调节性T细胞乳酸脱氢酶疗效疗效评价指标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肾细胞癌临床疗效的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免疫治疗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治疗的119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治疗组,IL-2联合IFN治疗的119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119对患者确诊时临床分期为:Ⅰ期21对,Ⅱ期21对,Ⅲ期49对,Ⅳ期28对。配对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性别、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KPS评分等,两组配对因素均衡一致。随访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11年4月,临床疗效的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5年PFS率分别为44%、42%(P=0.056),5年OS率分别为72%、51%(P<0.01)。两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54和43个月(P=0.088),中位OS时间分别为134和60个月(P<0.01)。两组中Ⅰ+Ⅱ期患者的PF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患者中,治疗组5年PFS、OS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vs 18%,P<0.01;58%vs 31%,P<0.01),且中位PFS、OS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6个月vs 13个月,P<0.01;68个月vs 33个月,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IK治疗的疗程数与患者PFS(HR=0.95,95%CI:0.92~0.99,P<0.05)和OS(HR=0.79,95%CI:0.71~0.87,P<0.001)相关,最佳CIK治疗的疗程数为7次以上。结论:CIK免疫疗程可以显著改善Ⅲ、Ⅳ期肾细胞癌患者预后,增加CIK治疗疗程数可以提高疗效。
张静刘亮于津浦曹杉刘蕊曹水任秀宝
关键词:肾细胞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IL-2IFN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评价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采用DC+CIK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对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单纯常规化疗组同期配对NSCLC患者各61例,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生物治疗联合常规化疗组患者预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29.6%、21.80。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常规化疗组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37.3%,2年生存率分别为27.0%和10.1%(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实了DC+CIK联合常规化疗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杨莉莉曹水李慧于津浦任宝柱安秀梅任秀宝
乳腺癌患者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鉴定与免疫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体内一群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型特点及它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10例体检正常健康者外周血,通过流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DSCs的表型特点及比例。采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乳腺癌患者肿瘤中的MDSCs,通过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分别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其对自体淋巴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有一群具有髓系前体细胞形态的MDSCs,表面标志为CD45+CD13+CD33+CD14-CD15-。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组织来源的MDSCs显著抑制自体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其调亡,并显著抑制其分泌IFN-γ,促进TGF-β、IL-10释放。结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一群具有独特表型特点的MDSCs,不仅抑制自体淋巴细胞增殖和因子分泌,同时促进细胞凋亡。
沈春于津浦李慧曹水刘俊田孙敬岩辛宁安秀梅于文文任秀宝
关键词: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乳腺癌免疫抑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